从陌生化原则浅析中国公路电影的空间塑造

2018-07-23 08:54万新月
艺术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内部空间无人区陌生化

摘 要:本文以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陌生化为分析工具,探索了中国公路电影的空间建构艺术,从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两个方面揭示公路电影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审美体验。通过对中国公路电影叙事空间的分析,揭示了空间陌生化不仅是公路电影的重要叙事策略,更是地缘文化于冲突中并行的普遍性结构在电影艺术中的典型呈现。

关键词:公路电影;陌生化原则

1 中国公路电影的空间与陌生化原则

空间是叙事艺术的重要元素,在戏剧电影艺术中格外重要。公路电影是以空间为主要叙事手段的电影类型,空间总谱的设计和转换尤其重要。公路电影的空间转换不是幻灯片式的风景展示,而是在契合影片基调的前提下,利用空间调度在陌生化场域中完成叙事。空间总谱的塑造是公路电影的重要内容。在空间总谱的塑造方面,陌生化原则被广泛应用。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像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在这里,什克洛夫斯基把陌生化作为艺术的最高原则。换言之,陌生化是实现艺术的常用途径。公路电影在连串的陌生场域中叙事,甚至讲述一个老套的故事,也使这老套的故事展现出新意。

2 中国公路电影空间的陌生化建构

空间建构是重要的叙事艺术,其叙事功能和艺术价值在公路电影中获得了充分表现,主要体现在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两个既独立又关联的叙事空间中。内部空间主要指人物的心理空间,外部空间主要指具体场景构成的视觉空间。外部空间是内部空间发生转移的视觉载体,内部空间是外部空间的意义指向。陌生化原则指首先在公路电影的外部空间实现视觉艺术效果,进而转向内部空间的陌生化体验。然而,内部空间的陌生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陌生到渐熟悉再到熟悉。这个从“陌生”到“打破陌生”的过程,体现了观众借助剧中人物的内部空间回顾、审视、重塑或完善自身心理經历的观影体验。

2.1 中国公路电影内部空间的陌生化建构

中国公路电影的内部空间以“寻找”为主题展开,追寻一个具象或抽象的“缘由”基本成为国产公路片开端的范式。“缘由”是激发人物踏上旅程的动因,而旅途的经历和反省才是关键,最终将实现人性的救赎与价值重塑。宁号导演的《无人区》里象征文明、法理的律师驾驶着装着隼的红色轿车驶入无人区,在无人区中分别经历了“驶入无人区”“加油站”“夜里无人区路段”“二道梁子”这四个空间。在一点点了解到无人区的“恶”之后,律师也完成了从自私懦弱的形象到为救出舞女而与犯罪分子同归于尽的英雄形象的转变。在最后一层内部空间中,潘肖几乎获得了悲剧式人物身份的命运,已经超出了一个小人物道德界限。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救赎,从而演化成一个高大的形象,彰显出崇高感。

2.2 中国公路电影外部空间的陌生化建构

中国公路电影的外部空间常常表现为一系列地域空间的转换,导演对地域文化选择上的差异造成了影片的不同精神气质。路上景观不断发生的变化,需要深深契合人物的心理即每一层次的内部空间走向,因此,外部空间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外部空间的选择与塑造是内部空间转换的依托。

电影《心花路放》讲述两个怀着不同目的上路的人物共同完成了一趟旅途。在旅途的四个外部空间,主人公完成了连续的内部空间叙事和心理旅程。第一个外部空间——天门山。耿浩在这里开始思考与审视自己在失败的婚姻中存在的问题。从这一点来看,旅程是以这一站为正式起点的。而后随着旅程的继续,空间建构不断变化,空间内也不断出现新的人物,这些新人物的出现必然将带来新矛盾。第二个外部空间导演选择了夜巴黎,耿浩开始直面自己爱情中的问题。向来软弱的耿浩情绪爆发,他开始痛骂过去的自己。第三个外部空间是在前往大理的路途上,耿浩开始察觉自己可以喜欢其他人,重新开始是最好的治愈手段。影片最后的外部空间是宾馆,耿浩与郝义发生了冲突,耿浩认为钱可以让女人轻易地说出爱,但却无法获取真心。而也是在这个外部空间中,耿浩最终独自回到了大理,并说:“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得正面面对。”(第三个外部空间阐述的道理)这说明第四个外部空间已经与前三个外部空间发生连接,而连接的最终反映是呈现出第四个外部空间所映射的内部空间——与自己、与过去实现大和解。所以才能说出“你们侮辱我前妻,就是在侮辱我的人生”。

至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正是外部空间不断发生的一切矛盾,为内部空间的层层塑造提供了可能。

什克洛夫斯基指出文艺的美感特征首先是惊奇陌生的新鲜感,导演在旅程中设置了发廊、夜店这样观众日常接触却又带有一定私密性的场景空间,并在这层空间中又锦上添花地设置了如“杀马特”女孩与豪放不羁的酒吧女等形象,继而通过这两人引发两场打斗,戏剧矛盾达到高潮,主人公也在这样的空间中完成对心灵的“治愈”,从而达到了公路片的最终目的。这样的场景与人物设置优点,一是强化了空间的立体感,使电影里的人物更加饱满和丰富;二是加重了电影的喜剧氛围;三是充分调动了观众的观影兴趣。

3 结语

中国人对“家”文化的情感追求与公路电影最后的“回归”与“团圆”不谋而合。中国公路电影发展的背后是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白天快节奏的生活需要一部公路电影来为观众提供一场心灵层面的旅游。在一以贯之的寻找、叛逃、转变、治愈、疗伤的叙事主题下,自身的反叛精神被逐渐消解,烦躁、困顿、苦恼的情绪在电影里找到共鸣,之后又得到抚慰。公路电影的空间既是真实存在的地缘空间,也是公路电影创作者们利用陌生化手法创作过的“形式空间”,其服务于所有叙事内容,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被导演们用艺术思维建构出来的空间,是电影创作者倾诉艺术追求和艺术价值的“壳”。

参考文献:

[1] 姚睿.《心花路放》:公路、喜剧与屌丝叙事[J].电影艺术,2014(06).

[2] 张春萍.电影《无人区》的寓言性探析[J].电影文学,2016.

作者简介:万新月(1995—),男,安徽铜陵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猜你喜欢
内部空间无人区陌生化
公共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象探讨 以河南省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为例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徒步穿越无人区
情感化设计在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应用
行走不需要借口 穿越四大无人区纪实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
《无人区》点映 粉丝感叹4年没白等
地球第三级——西藏无人区的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