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威
摘 要:少数民族民居是传统建筑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仅形制多样而且展现了当地的人文风貌。黑龙江流域横跨三国,流域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有着著名的松花江以及乌苏里江等。在黑龙江流域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如满族、朝鲜族等,传统民居建筑成为彰显特色的重要载体。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民居建筑装饰既丰富了建筑样式,还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和保护。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建筑设计给传统民居建筑带来较大冲击。因此,对民居建筑装饰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加大传播力度,推动少数民族民居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
0 前言
在新时期,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民族融合进一步加深。尽管经济发展有效改善了少数民族的经济条件,使得少数民族的生活愈加舒适,但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消亡,其中传统民居在少数民族地区是较为重要的彰显当地特色的载体,不仅凸显了本地区独有的文化魅力,还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民居建筑既满足了人们的居住需求,而且有效传承了民族文化。在分析民居建筑装饰时,可以更好地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民俗等,具有深远意义。
1 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概况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并且这些少数民族分布较为广泛,使得民居形式较为多样化。例如,蒙古族的毡帐可以反复拆装,有效解决了迁徙途中的居住问题;藏族的碉房主要是依山而建,其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大多运用木结构,外墙通过石块砌筑,整体形状类似碉堡,有着良好的防寒以及防震效果;[1]苗族的吊脚楼,下层架起,有着较强的通风效果,能够达到防潮的目的。通过对上述民居建筑的了解可知其不仅是地域环境中独特的产物,还使民族智慧得以充分展现。传统民居中的格局以及建造方式都全面反映了地域文化。其中,家族结构对于传统民居有着重要影响。例如,鄂伦春族不仅保留了以大房子为主的格局,还体现了大家族聚居的场景,从中可以看到文化属性渗透带来的结果。
住宅观念也会给民居形制带来一定影响,在北方地区,如黑龙江流域受合院式影响较深,大多都是中轴对称,正房朝北,厢房相对建立,最终形成一正两厢风格,这也体现了封建家族制度。再如福建土楼有效体现了客家文化,主要源于家族聚居这一习俗,土楼大多都是环形建筑,能够容纳几十户人家,不仅能够有效储备或者防守,还能提高民居建筑整体的安全性。朝鲜族是黑龙江流域中重要的少数民族,其民居外观样式较为美丽,屋顶坡度相对缓和,屋身較为平矮,这与当地民俗有着一定联系,朝鲜族舞蹈较为优美,不仅刚柔相兼,而且雅而不俗。[2]总而言之,民俗以及住宅观念都会给建筑风格带来一定影响,建筑形式是人民智慧的重要体现,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2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现状分析
现在乡村逐渐向城市化发展,现代文明给少数民族原有的文化带来较大冲击,使得原生态文化面临衰亡的危险,主要原因:其一,原有特色逐渐消逝。目前各民族间交流越来越频繁,开放程度提高,信息设施越来越完善,有的少数民族追求更好的生活,脱离当地文脉,不仅滥用新型结构以及建材,还给环境带来一定破坏,[3]使得新旧建筑无法有效融合,与少数民族生活格格不入。其二,政府缺乏保护力度。有的地方政府重视城镇化发展,没有对地域文化进行充分保护,缺少对原始风貌的重视以及维护,导致历史信息发生遗失,各地区文化出现断层现象。在黑龙江一些地区,当地对矿产进行大力开采,不仅给自然生态造成较大破坏,还影响了地形地貌。其三,原住民流失。现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居民开始到大城市发展,使得原住民流失较为严重,造成人文土壤越来越贫瘠,并且政府部门没有颁布相关保护政策,一些开发商拆除传统民居建筑,导致民居建筑逐渐减少,民俗风情越来越淡。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中的年轻人到城市发展,不能及时整修传统民居,使民居面临坍塌风险。其四,大多数少数民族民居中的建筑材料以青石结构为重要组成部分,但封山育林政策的颁布使得木料价格不断上涨,伐木建屋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与此同时,青砖生产量不断减少,使得传统民居材料日益紧缺,不能满足供给的需求。自然与人文要素对于传统民居有着重要影响,是其长期发展的重要根基,一旦两者受到破坏,就会造成民居建筑不断衰退。传统民居作为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人们应该给予尊重与保护,尽可能还原传统民居原有的文化生态,从而使人文性、艺术性得以有效传承,丰富我国文化样式,彰显我国文化的多样性。现在各个国家已经达成共识,不仅出台了相关公约,而且启动了一定资金,把其用在保护建筑遗产等方面,促使民居建筑可以更好地传承与保护。
3 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保护价值
3.1 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情感,还原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作为延续与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分支,是确保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得以彰显与传承的中坚力量。从宏观角度上来看,加强对民族建筑的保护基本上可以有效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加强民族内部的团结力量。[4]与此同时,适当还原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找出各民族发展脉络,追溯其根源,这对于维护民族文化历史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加大民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保护力度,大体上可以确保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得以延续与传承,具备重要的时代意义。以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民族乡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践,该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民族乡建设与改造活动。由当地政府统一规划与设计,建造出一批具备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住宅建筑。无论是外观表现,还是潜在内涵,这批住宅建筑都可以充分体现出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具有重要的弘扬意义。
3.2 延续与发展民族历史内容,形成地区文化特色
实行少数民族民居保护,基本上可以达到延续与发展民族历史内容,形成地区文化特色的效果。以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为例,加强对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大体上可以彰显所处州县或者城市的民族文化特色,游客或者当地居民可以充分意识到当地具备的民族文化内涵与特色,利于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激发我们的民族情感。最重要的是,合理地开发与建设可以进一步彰显建筑物具备的内在品质,利于实现地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要求。与此同时,建筑文化本身就具备叠加性特点,即具备历史性特点,必须加以严格保护,以期确保当地多年形成的民族文化得以有效传承与弘扬,尽早实现民族文化伟大复兴。[5]
3.3 呼唤起民俗寄托情感力量,产生文化认同感情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对少数民族民居实施保护,不仅可以达到及时修复民族心理与民族生活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达到激发人们的民族情感的目的,具备重要的保护价值。结合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国内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侧面带动了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有效提升。而社会的急速变迁严重削弱了各民族文化的弘扬力量与传承力量,民族信仰基本上遭到多重价值观的严重冲击,这样的发展趋势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建设。而通过实行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保护工作,基本上可以有效唤起人们的民族宗教情感与民俗寄托力量,[6]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延续与传承。由此可以看出,推广与加强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必须予以严格贯彻与落实。
4 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应用
4.1 屋顶
普通民居建筑主要是在正脊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图案,如铜钱或者如意头,有的居民为了方便,仅仅通过瓦片进行装饰,使瓦片呈现出品字形图案,整体造型仿佛大鹏展翅,不仅使建筑看起来轻盈灵巧,而且花费的资金相对较少,[7]可以节省装饰成本。一些大家族对于民居建筑装饰有一定的讲究,会对正脊进行装饰,安放祥云或者脊兽等,这些装饰物有着一定寓意,代表平安喜乐、吉祥如意。一些苗族居民会在屋顶上进行造型,安放葫芦,保佑家人平安。在今天看来,尽管这些装饰物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但也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特色,人们对于神兽的信仰,希望屋顶的装饰物可以起到保佑作用。
4.2 构架
黑龙江流域沿袭了木框架结构,体现了本地区独特的结构样式。从古代开始,木构架就开始使用,其种类相对丰富,有着多种形式,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叠梁式以及穿斗式,后者有一定优点,不仅耗材较少,而且有着较强的抗风能力。结构样式主要以房屋为基础进行立柱,并且柱距较密,柱径相对较细,各柱间不需要通过梁架连接,主要以穿枋把立柱连接起来,[8]有机联系。虽然该种结构形式有效反映了黑龙江少数民族民居的特点,但也有一定缺陷,室内的柱子较多使得空间不够开阔。古代建筑大多运用木材作为建筑原材料,因此木结构又被称为木作,其中梁以及柱起到承重作用,被称为大木作,而一些门或者窗起到装修作用,被称为小木作。但无论是大木作还是小木作,都体现了民居建筑独有的形式,不仅使建筑风格更加多样化,还对现代建筑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4.3 门窗
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门窗有着一定民族特色,很多民居建筑门窗都具有较强的装饰特点,通过材料或者色彩进行表现,使门窗显示出独特的风格,彰显地域特点。苗族民居中的门窗结构简单,只是利用简单门板搭建而成,装饰主要体现在门头上,其具体形式为在门两边利用材料进行砌筑,使墙面墩柱较为突出,并在大门上方进行一定装饰,与屋顶有着紧密联系。其中梁枋布满雕刻,手工艺人加以彩绘,这样会使其样式较为丰富,有着良好的装饰效果。门窗装饰还体现了居住者身份以及财富,一般大户人家会注重门的装饰,雕刻龙凤或者狮子等。黑龙江位于东北地区,冬天较为寒冷。因此,需要窗户有着良好的防风功能,能够对大风进行有效抵御,以此确保室内的温度,使其达到适宜的效果。并且窗户不仅要具有防风、御寒等作用,还需要对窗棂格进行装饰,起到观赏作用。由于北方地区有制作窗花的习俗,很多少数民族都在窗户上贴窗花,其样式可繁可简,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可以使室内有着良好的采光,避免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在装饰窗户时,会选择有一定寓意的图案,如谷穗代表五谷丰登。黑龙江地区大多种植水稻,利用谷穗作为装饰物不仅体现了居民内心的期盼,还丰富了窗户结构样式。
5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居民建筑装饰的研究
5.1 鄂温克族
在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研究时,必须遵循民居保护原则,尽可能减少历史环境衰败给民居建筑带来的影响,从而达到动态管理的目的。与其他艺术相比,建筑具有较强的独特性,伴随时间不断推移,建筑会受到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面貌发生改变,这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保护,使其保持自身特色。其中,“原真性”是对民居建筑保护的重要特点,其并非对某一种形态的保护,而是涉及多方面内容。[9]具体来说,在对建筑创作初衷进行尊重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还原其特色,使民居价值得到充分展现。鄂温克族聚落有着一定组织结构特征,其中养殖驯鹿是该民族主要生产劳动以及经济来源。由于其在地理上有着一定优势,大兴安岭有着良好的森林资源,动物繁殖速度较快,驯鹿不仅满足了他们对衣食的物质需求,还成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不同季节,鄂温克人会选择不同的居住区域,并且在不同營地往返迁徙,驯鹿踪迹存在一定的动态性,需要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通过迁徙来紧跟驯鹿的脚步。这就需要营地有着充足的食物以及用具,能够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在春秋营地中,鄂温克族人主要活动是对一些小鹿进行接生,使驯鹿能够有良好的繁殖能力;在夏季营地中,日常活动是在傍晚点火生烟,有效驱赶蚊虫,保护驯鹿;在冬季时,鄂温克族人不需要对驯鹿进行细致的保护,生产活动也发生了一定变化,逐渐向狩猎活动转变。
5.2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活动,其处于沿河流域,在聚落时主要沿着河流不断迁徙,其中渔猎经济占据重要经济地位,渔业发展速度较快。建筑构筑方式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主要以移动性建筑为主,在冬季则是季节性建筑,移动性建筑大多以斜仁柱为主要内容,季节性建筑大多都是乌墩柱或者雪屋,从这些构筑方式能够看出渔猎文化对于该民族的影响。具体来说,春、夏、秋季需要人们根据猎物踪迹不断迁徙,这与鄂温克族有着一定相似性。因此,鄂伦春族通过斜仁柱构建建筑,不仅能够使构架与表皮进行相互分离,还易于拆除,可以根据迁徙区域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满足渔猎需求。冬季外界温度较低,大雪天气较多,猎物相对较少,鄂伦春族人需要选择一个相对林密的场所居住,既可以遮挡大风,还能让阳光照射到室内。所以,民居建筑要有较强的保温性能。[10]乌顿柱是该少数民族较为常见的一个固定居所,主要通过半覆土以及木构架构成,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达到冬季渔猎的目的。
5.3 郝哲族
郝哲族主要呈现几种聚落,如屯落式聚落以及网滩聚落等。其一,屯落式聚落。该种建筑方式是为不需要远行或者通过浮网捕鱼的人们构建的定居的场所,在狩猎活动中,只有主要劳动力不断迁徙,跟随猎物步伐,而老人或者孩子不需要迁徙,[11]只需要在固定场所居住。外出渔猎人群在获得猎物后会立刻回到居住地,把猎物与家人分享,和家人团聚。对于赫哲人来说,他们主要选择沿江的区域,并且聚落会向阳,确保聚落内温度适宜,满足居住需求。其二,网滩聚落。在鱼汛时期,居民会搬迁到捕捞场生活。这样不仅捕鱼较为便捷,还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网滩主要是以鱼的活动规律为主,确定捕鱼地点,当鱼汛即将来临时郝哲人会大量迁徙。在该阶段,很多郝哲人都会居住在网滩上。长此以往,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一个聚居区,在满足郝哲人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为他们带来一定经济利益。
6 结语
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以及风俗,因此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和装饰与汉族相比也有较大差异。黑龙江流域作为我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居建筑装饰的研究有着积极意义,不仅可以加深现代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还能丰富建筑样式,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民居建筑可以充分体现出经济水平以及民族特色,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有效保护民居建筑,避免传统民居建筑消融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李潇楠.川西北阿坝县阿曲河流域藏族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2] 王晓丽.边缘文化视角下的黑龙江传统建筑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3] 金正鎬.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
[4] 付爱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形象设计中的景观色彩设计[D].中央民族大学,2006.
[5]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
[6] 栾斌.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文化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的风格化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
[7] 栾斌,马本和.风格化——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03):102-109.
[8] 马晶.新疆和田维吾尔族民居中的木雕装饰艺术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
[9] 刘希.吉林民居建筑元素在当代室内设计应用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3.
[10] 刘广鹏.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居住文化的特点及变迁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8.
[11] 刘晓静.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民居建筑文化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8,2(2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