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平面设计理念

2018-07-23 05:37蒋慧伦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平面设计互联网+互联网

蒋慧伦

摘要:众所周知,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所使用的实体物品、虚拟物品,都在人们没有察觉的情况下,被电脑信息技术不断地改变着。平面设计也难逃电脑技术的“魔抓”,被它不断地改造、升级,因此人们头脑里一直固有的平面设计理念也应不断跟着时代的潮流改变,本文则主要讨论了在“互联网+”的情况下,平面设计理念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171-01

一、前言

一种能给人们带来好处的技术的发展,它所涉及的领域是多种多样的,不会是只在一个领域发展,正如“互联网+”的发展,它几乎将与人们有关的所有东西都涵盖了,在这种势不可挡的发展浪潮下,平面设计理念也成为了它目标,因此,平面设计理念的改变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二、平面设计与互联网相兼容

电脑技术的发展,使得平面设计实现一次工具的更换,即在电脑技术未发展起来之前,平面设计的操作工具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笔,而在电脑技术快速发展之后,对于工具的改变,是一次在人们意识中不可思议的、难以想象的改变,它超越了人们的平常认知。因此,平面设计工具的使用要與它相适应。

在电脑技术的影响下,原来的平面设计理念来源与现代平面设计理念来源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矛盾,所以,我们要寻找一个平衡点来解决这个问题。原来的平面设计理念来源于人们在社会上的一举一动,表现人类的内在人性美感;来源于人们在大自然中,与万物和谐相处的自然美感等,这些都是人们内心所追求的真实感觉,它是客观真实的,是人们所认同价值追求,具有人类共识的一致性。尽管,现代平面设计理念来源于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图片及文字等,但这些都是人们内心情感的确切表达,仍然可以引起不同人的感情共鸣,通过现代网络,来获取创作的灵感,减少了人们没有必要的时间成本,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平面设计创作中去。现代平面设计并没有失去原有的平面设计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相反,使人们的情感更加具体化,因此,兼顾原有的平面设计的理念,顺应网络技术的发展,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三、改变平面设计创作的方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巨变是不可估计的。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平面设计的优势主要有:第一,创作信息的取得更加方便,原来人们需要在社会上观察人们的日常行为举止,或者有目的的在自然中搜寻,而现在,人们只需要在网上轻点键盘,便会出现许许多多的情感文字、美景图片等各种信息,这些都是人们在电脑上的另一个内心自我的表现;第二,创作工具的使用各种各样,原来人们进行平面设计时,需要彩笔,纸张等传统物品,在现代,你可以使用电脑上的一切设计工具,智能绘画、涂色、排版,满足作者的设计需求,例如:AutoCAD、photoshop等平面设计软件提供多种工具;第三,创作场地可以随意选择,原来人们进行平面设计需要在固定的场地,实地观察、收集信息等,但现在,你只要电脑在手,无论创作灵感何时产生,你都可以不受场地的束缚,实时进行设计,随时随地,没有所谓的场地限制。网络发展促使平面设计的不断改造、升级,与时俱进是平面设计的必然选择。

任何一种技术的发展,都势必改变工具的使用,使得工具更方便,种类更多,满足不同创作程序的需要,给人们带来益处。平面设计也是如此,电脑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取得更加方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操作工具、打破场所的束缚等等,无不是促进了平面设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要求平面设计理念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这种情况。

四、平面设计审美的改变

在电脑技术的影响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地实时更新变化,由原来对内在人性美好的向往向对奇异图案,多维度立体发生转移,不单单只追求前者,而是实现了“越轨”,在其它的社会领域也有平面设计的身影。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人们的眼界不断扩大,看到的东西也更多,加之人们不断改变的审美欲望,也使得人们追求脸部五官的刺激性审美和思维冲突、碰撞等审美。感情的交流方法的不同,审美的观念也就不同,随着网络视野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解读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观点,进而审美的趋向也就会出现不同。

五、结语

任何一种理念,都不可能永远不改变,只在自己原有、保守的圈子里活动,一味的在自己的阵地里活动,接触不到外面的新技术、新方法等就会逐渐被埋没掉,因此,平面设计理念的更新,必然要在“互联网+”时代下进行,脱离不了时代的轨道。对原有的平面设计理念,舍弃不合理的地方,留下自己的精髓,并根植于网络的潮流中,才能在网络大时代下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

猜你喜欢
平面设计互联网+互联网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