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萍,乔菲
摘 要: 本研究基于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分级分类教学情况,配以设置对应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评价体系中借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四六级成绩和英语竞赛成绩等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水平及能力评价;提出的管理机制是主要是对应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而进行的,其目的主要是加强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考试进行管理。
关键词: 分类教学;评价体系;管理机制
一、引言
应“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要求,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呼之欲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主要是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愿望等方面的具体差异实施教学,从而使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程度的班级里学习,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根据分级(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其本质是让学生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最大限度为不同层级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对学生进行略高于现有知识结构的理解性输入,促进其多元智能的发展。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独立学院转设后的普通民办高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整体薄弱,弱中同时还参差不齐,所进行的分类教学是在分级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和实施的。
二、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的情况和特点
学校自2014级学生以来,对大学英语实施了分级教学。最初的分级只是纯粹的按照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即根据学生可能存在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差异分为A、B两级。A班学生为高考英语成绩前10%-15%的学生,B班学生则为剩下的85%-90%的学生。在分级教学的实践中,对不同层级的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提出不同高度的教学目标要求、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形式、使用不同难度的期末考试内容。这样的分级教学似乎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设置和安排,但笔者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虽然在相应层次、教学内容和考试难度的班级里得以进行相应层级的学习和考核,但对于自身的学习目标和能力发展方面,不同层级的学生都比较迷茫,主要存在以下共性问题:1. 学习动机过于单一,很多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意义就是帮助他们通过期末考试,进一步的就是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2. 习惯于知识灌输的课堂,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热情不够,对于需要讨论和发言的课堂表现出了不适应,课外学习更是缺乏主动性;3. 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欲望不够强,学习欲望强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有明确目标的不知道如何实施以达到预期目标;4. 对于英语在生活和以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不够了解。
面对以上教学情况和问题,项目组教师提出在分级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类教学,分基础阶段(不分类)和应用能力提高阶段(分类阶段),将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水平大致相同的学生(即同一分级的学生)编入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经历了一年的基础阶段教学之后,在大二学年结合学生的兴趣、专业和实际应用目标需求,将实验班教学课程分为读写译类和视听说类,日常的教学模式主要由“读写译+视听说+自主学习”构成,根据相应分类对读写译和视听说进行侧重区分。分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语言水平,有针对性地提供教材之外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材料,并加以相应的课外自主学习安排,具体为:除了所使用教材中的材料,教师结合单元话题、专业特点和目标需求(应试需求、交际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等),给读写译类实验班的学生增加提供课外读写译材料和学习任务,如报纸杂志中的文章、网站的新闻报道、四六级作文题和翻译内容等;给视听说类实验班的学生增加相关话题的课外视听说材料并进行任务布置,如VOA、BBC英语新闻音频和TED英语演讲视频等。这样的教学分级和分类,需要配以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
三、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一般包含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笔者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有对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的比例和构成部分做了一定的框架要求,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40%,期末成绩为60%。平时成绩的主要有考勤得分、作业/实验得分、课堂表现得分、随堂测验得分、课堂笔记、其他加分等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情况进行一定的调节。对于期末考试,教务部门对于试卷命题有一定的共性要求,如要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主客观题比例要适当,考查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题目分值比例应高于60%,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理解情况的题目分值比例不高于40%等等。
在学校基本规定的基础上,大学英语教师对教学班级首先就分层进行评价体系设置。在期末考试命题方面,大学英语课程的期末考试命题基本遵循学校的规定,A、B班的考试题型、题量和分值保持一致,不同之处主要是A班的考试内容难度略高于B班的。在平时成绩方面,由于A班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高、学习习惯相对良好,因此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比例保留跟学校教务规定一致,即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拟通过这样的比例设置使学生在保持相对良好的平时学习状态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更加注重知识层面的提高,即一定程度上对应解决之前提到的“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学习欲望不够强”的问题。而对于B类班级,由于学生英语基础水平相对较低、学习习惯相对较差,教师引入激励机制,给学生提供“最佳情感”条件,增加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具体为:普通本科(不含艺术专业)B类班级占50%,艺术专业本科班级和专科一样占60%。这样的成绩比例设置拟促使学生通过提高平时成绩各项的表现,一方面促使其朝相对良好的学习表现和习惯方向发展;同时有情感导向:即便学生期末成绩不是很高,只要在平时的考勤、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对平时作业和测验的完成度以及记录笔记的情况比较好,所获得的平时成绩也会有助于促成其总评成绩的合格;另一方面,通过相对良好的学习表现和习惯促使自身更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并进一步习得英语及促成知识和文化的获取和应用。
在分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項目组教师根据项目实验的需求增加了评价体系设置。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班和对照班都进行了前测和后测。前测是借助四级考试的模考测试了学生的阅读、写作、翻译和听力水平,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水平和能力是相当的。经过了一年的实验之后,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四级考试成绩发现,实验班学生在总分以及单项(听力、阅读、写作和翻译)上的平均成绩都高出对照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以学习需求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分类教学实证研究》,潘萍,2018)在已进行的实验中,口语测试时采用访谈的形式,暂时缺乏科学性的数据。但是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大学英语考试的口试进行测试和评价。
总结以上各评价模块,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的评价体系可以设置为: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终结性评价(期末成绩)+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笔试和口试;另外还可以借助加以评估的还有英语竞赛的成绩以及在就业中对英语的应用情况等,只是要求实验周期比较长(目前项目组教师在指导一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金融行业对应届大学生从业人员英语要求及趋势调查》,是结合专业进行的一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一项调查研究,以期对大学英语分类教学探索有帮助)。这种接近全方位的评价模块可以比较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学习效果。
四、对应分类教学和评价体系下的管理机制
在有了评价体系之后,需要配以相应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就管理模式,主要涉及到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考试管理三大模块,三者密切相关且并行管理。就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而言,课堂上面对面的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和测验完成情况比较直观的管理和记载的,但对于学生在学习目标确立、课外学习过程落实和管理、教学数据的记载收集及考试管理方面难度较大。面对这样的现实困难,项目组教师提出配以以下的管理机制:
1.对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方面
在分类之前和之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教育,在开学初告知学生总评成绩的各项构成和比例,即考核和评价方式,并引导其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和需求进行学习目标(包括近期课堂学习目标、学期学习目标、学年学习目标及应用目标)的制定。形成文字之后,配以详细的课内外学习计划,上交任课教师进行审核、反馈,必要的进行修改指导。
2.在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方面
以学习内容的不同进行两种管理:一是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借助教材配套的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学习情况管理和记载。二是额外补充的教学材料,根据实验班分类,对读写译类班级的学生,要求其用笔迹记载自己课外学习的内容、进度和完成情况,并在时间节点之前通过拍摄照片上传到网络交际平台(如班级QQ群、群作业或微信群等)的形式向任课老师进行汇报,教师及时进行记载总结和情况通报;对于视听说类班级的学生,要求其在老师的时间节点之前通过录制音频和视频并上传至网络平台。这种形式不仅可以监督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作业,了解其完成情况并及时反馈,而且可以帮助教师阶段性地记录下形成性评价所需要的数据资料。
3.在考试管理方面
一是学生考试资格的管理,对课堂考勤缺勤超过课程总课程量三分之一的学生及完成作业量未达到课程要求量的三分之二的学生,取消其参加期末考试的资格;二是考试过程管理,期末考试考场采用与四六级考试要求一样的标准化考场,除了监考老师外,利用摄像头对学生的考试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构成作弊事实,将当场取消其考试资格和当次考试成绩,并进行纪律处分。作弊和缓考的学生可以在下个学期开学初参加补考;补考不及格的,需求按对应学分缴费后参加重修;缺考的学生不得参加补考,直接参加重修。
五、结语
在实践过程中,以上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的确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强化、学习目标的确立、课堂学习参与度的提升、课外学习过程的落实及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严峻的挑战,如详尽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动态班级管理模式如何实施及后续课程如何设置以适应和满足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这些将是大学英语分类教学工作的参与者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施玲.“大商科”理念下獨立学院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1).
[2]张倩倩,张宁.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3]于三辰.大学英语分层教学中课堂管理的特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