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影秋
摘 要:人脸识别技术就是针对面部器官的不同的位置距离进行计算的一个数学公式,即对输入的人脸图象或者视频流,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的给出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人脸数据库进行对比,从而实现身份识别功能。随着科技进步,安保工作更多的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对人脸识别技术已不陌生,笔者就人脸识别技术在安保工作中的应用做简要阐述。
关键词:人脸识别;安保;信息化
人脸识别技术经历了可见光图像人脸识别、三维图像人脸识别/热成像人脸识别、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三层进化过程,逐渐缓解和解决了光线等环境的变化对于人脸识别的影响,加之算法的不断精准演化,人脸识别技术逐渐进入越来越多新的应用领域。怎样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单位门禁查验,甚至于衍生到综合性安保工作中,是当前安保技术人员需要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现阶段单位门禁系统现状及分析
作为省会城市机关办公区域安保技术人员,在多年的安保工作经历中,深知安保信息化在机关安保工作的重要性。所从服务的办公区域属于大型办公院落,内有办公楼、大型会议室、食堂等功能性建筑,还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院内办公楼宇多、进入通道多、重要会议活动频繁、进出人员复杂、安保等级高、门卫管理多样化、安保信息化施工难度大等特点,2012年以前门卫管理实行人工查验工作证的方式,存在效率低下,人为因素较多,易出现“白日闯”或无关人员混入扰乱办公秩序等现象。
接触式门禁系统的应用情况。2012年,为了加强办公区人员进入管理,解决“认证”管理中的弊端,依托实名制市民卡金陵通卡芯片读取技术,安装了卡片接触式门禁系统,该系统根据机关工作特性,在有效期上对机关单位在编工作人员和临时办事人员给予区分,在编工作人员为内部设定,有效期较长;外来办事人员则须要在门卫传达室,经联系被访单位确认后,对来访人员市民卡信息进行采集,临时设定为当天有效期的通行权限提供进入便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系统的优缺点也随之显现出来。
该系统的优点:
一是管理一视同仁,所有进入办公区的人员必须刷卡进入,杜绝了“认证”管理带来的安全隐患;二是安装成本低、对文物破坏小,由于市民卡在本市常住人员中的普及,减少了卡片制作成本,出于保护文物的初衷,只需在各通道口安装门禁闸机,连线数据库管理即可;三是管理便捷,详细记录持卡人进出地点及时间,便于查询,依托市民卡公司提供的设备和数据支持,可及时采集到持卡人信息。
但该系统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一是管理较为单一,只解决了人员进大门的管理措施,对于进入人员,特别是临时办事人员的行动轨迹难以做到有效管理,会造成在办公区窜访的现象,影响办公区安全,达不到现阶段机关安保工作的要求;二是市民卡的频繁使用极易造成磨损、失效,导致刷卡失误率的提高;三是市民卡损坏丢失后补办周期较长,市民卡一旦丢失,将会有40天左右的补办期,影响机关工作人员正常进入,同时存在冒用风险;四是人员停留刷卡时易造成上下班、重要会议活动等高峰期拥堵,增加交通拥堵,同时提高了门卫识别查验工作的难度;五是门禁系统没有与办公区其它安保信息化设备形成有效契合,在单位内部安保工作中难以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
二、人脸识别技术在重要安保活动中的应用案例
自2016年开始,随着人脸比对与布控技术的日趋完善,人脸识别在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乌镇互联网大会、G20峰会以及各种大型体育赛事等。“人证合一”终端及通道闸机逐渐成为大型活动进出口处的标配设施,不仅构建起坚固的安保防线,同时对成千上万规模的人员出入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行体验,助力活动赛事的有序进行。而基于人脸识别与大数據技术的动态人脸布控系统,近年来在公安实战应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其“战绩”显赫,成为各区域公安部门在治安防控工作中关键性的部署,如今引入到两会安保工作中来,也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助力两会安保的重要表现。
去年“警犬配置全景VR执法记录仪”成为两会安保中有趣亮点,随着安防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今年两会期间,人脸识别相关产品及系统在两会安保工作大显身手。
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近年来大力推动现代科技与治安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提升“两会”安保防控水平,今年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两会”安保工作中,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综合运用,提升发现风险隐患的能力,保障“两会”安保工作周密防范、水滴不漏,保障大会的顺利召开,创造稳定运行、良好优质的社会环境。
三、如何有效地发挥人脸识别系统在单位安保工作中的作用
(一)将现有市民卡门禁系统升级为人脸识别门禁
1.根据区域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区域开阔,又是是文物保护部位的门岗,应考虑减少对文物的破坏,尽量做到设备与文物外观上的协调一致,为此该部位不适于道闸时门禁。拟采用调整摄像机角度、划定识别区域,来弥补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的短板;摄像机读取人脸识别图像的基础上,在安保人员岗位加装声音与图像提示装置,对于是否有准进权限的人员采用不同的声音提示,同时显示屏弹出无准进人员的面部图像,加以区分;其它通道安装道闸式人脸识别门禁,实行近距离采集人脸图像。
2.门卫传达室采用人脸识别访客措施。安装人脸识别访客系统,对来访人员人脸图像、身份证件、目标单位、被访人员、联系方式等进行信息登记,经联系确认后,给予临时进入权限,登记成功的人员可到门口识别进入。
3.寻求民用大数据支持解决人员信息。针对机关单位在编人员涉及单位多、分布散、人员数量大的现状,可从市民卡门禁数据库中提取在编人员姓名、市民卡号、身份证号等主要信息,发送给市民卡职能部门,调集此类人员在市民卡管理系统中的照片数据存入人脸识别数据库,从而解决采集信息要求高,采集工作困难的问题。
(二)优化监控摄像设备
1.在主要通道对可疑人员进行快速鉴别。将办公区域所有通道的摄像机升级为高清数字化摄像机,并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对可疑人员进行快速鉴别。对个别长期非法聚集、无理取闹等影响机关正常办公秩序人员,将其人员图像信息列入可疑数据库,当此类人员在各门口出现,系统将快速发出报警信号,便于安保人员及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及时掌握来访人员行动轨迹。为了对临时办事人员的行动轨迹难以做到有效管理,杜绝在办公区窜访的现象。可将办公区域内各路口摄像机进行升级,并入人脸识别系统,与访客系统协同,适时采集比对行进人员面部图像,以到区域内某单位路线作为参照,设定固定线路,只要来访人员严重偏离路线,识别系统即可通知区域内巡防的安保人员进行管理。
3.在办公区域内重点要害部位增设人脸识别系统。有效区分在编人员和非该区域临时来访人员,做到重点部位精准识别。
4.开发便携式人脸识别装置。充分发挥办公区域内人员巡防的作用,每一位巡防人员配备便携式高清摄像机,与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无线链接,对可疑人员信息采取现场比对。
综上所述,以人脸识别技术为重点,对本单位现有安保信息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弥补市民卡门禁识别的不足,从而切实提高办公区安保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