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峻峰 任薛东 宣海波 宋 鹏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近期,国家电网发生了多起变电站内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的安全事故,再次暴露了部分基层班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生产管理混乱的现状,给一线班组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电力生产是否能够稳定安全地进行。变电运维岗位作为电力生产的第一线,是国家电网安全生产政策和指令落实的关键点,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落脚点。因此,运维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直接决定了国家电网安全生产的水平,是变电站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通用管理规定(试用版)》规定,变电运维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分级负责、精益管理、标准作业、运维到位”的原则。安全第一指变电运维工作应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国家及公司各项安全法律和规定,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和预控,严防人身、电网和设备事故。但是,由于班组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仍有部分班组未能严格执行变电运维管理五项原则,暴露出以下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
班组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决定了班组人员对安全隐患风险的识别能力。人员业务水平的低下是安全管理的严重隐患。部分班组对于本班组成员业务水平要求不严格,班组学习氛围弱。老员工对新上岗人员,不愿或懒于分享经验。这直接导致班组内成员对学习缺乏动力,业务水平差距悬殊,使班组整体安全意识难以建立,无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长期反复发生的作业行为。它容易使人丧失应有的警惕性,是引发事故的必然因素。部分班组对于其员工的习惯性违章不够重视,没有及时进行制止纠正,使其余员工容易忽略身边同事的习惯性违章,甚至加入习惯性违章的行列,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部分班组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欠佳,缺乏风险管控意识,对一些危险性高、风险大的操作没有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同时班组内也缺乏相应的风险管控条例,班组成员的风险意识薄弱。班组成员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忽视隐患风险,直到发生事故才进行事后补救,疲于应付。
提升班组成员安全生产业务水平,能够有效提高班组整体的安全生产水平。为此,班组专门针对各类人员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生产培训方案。针对每一类人员专门制定培训课件和课程进行培训,保证每一名员工都做到安全意识常记于心。
1.新入单位的人员(含实习、代培人员)
针对新入单位的人员,必须经《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实习,并在有经验的班组成员带领下方可进行工作。对于刚进单位的实习人员,考虑到其工作现场经验少,班组组织培训人员在课件制作中多附加现场图片和视频进行讲解,图文结合加强实习人员的理解。
2.新上岗生产人员
新上岗的生产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在现场实际工作中经验仍然较为欠缺。培训安排了进行现场见习和跟班实习,通过选派班组内的技术骨干为新上岗的生产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现场操作、试验培训,为其指明变电站内危险点并说明预防措施,快速提高其安全生产业务水平。
3.在岗生产人员的培训
班组对在岗生产人员安排了定期的现场考问、反事故演习、技术问答、事故预想等安全培训活动。同时班组应组织员工学习自救互救方法、事故疏散以及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尤其应保证每一名班组成员熟练掌握触电现场急救方法。当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时,班组技术员编写相应安全规程并组织专门的培训指导演示。此外,班组内基层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知识、现场安全管理、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等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工作。
班组的安全生产氛围会直接影响班组成员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能够促进员工相互交流工作经验、相互制止不安全的生产行为,进而逐渐养成安全生产的习惯。
班组通过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进一步提升班组的安全生产氛围。安全生产会议中,首先对近期各地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让班组成员及时吸取近期安全生产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提前发现自身生产中存在的危险点,将习惯性违章扼杀在萌芽中。其次,会议对上一周的生产工作进行总结,将前一段时间内暴露出的安全生产隐患及时向班组成员说明,同时点出班组成员发生的不安全生产行为,将习惯性违章扼杀在萌芽中。最后,安全会议上会对下一周的重点生产工作进行妥善的安排,提前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做好风险管控。
班组在生产工作闲暇时,组织班组成员对隐患设备和差异化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并整理相关的设备台账,建立健全高风险隐患设备目录,为日后的风险管控打好基础。
图1 变电站倒闸操作风险管控流程图
对于存在风险的倒闸操作任务,班组在接受倒闸操作指令后就需要开始完整的风险管控流程,包括隐患风险资料的整理,操作前进行特巡并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预防措施,倒闸操作中对风险进行控制,操作完毕后特巡检查隐患风险的变化,进行事后评估与改进。通过对隐患风险的全面控制,降低高风险倒闸操作任务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电力生产安全进行。
从近期屡次发生的安全事故来看,多数事故的发生和变电站内的差异化设备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国家电网大力推行标准化变电站的重要原因。根据国家电网相关标准化文件指示,班组对变电站的标准化改革进行深入的探索实践,从设备、作业和管理三个层面同步进行变电站的标准化改革。
(1)设备层面标准化主要体现在设备命名的标准化和各种工器具的定置定位的精益化。在容易发生误操作的设备上张贴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制作简单明了的操作流程图,提醒运维人员提高警惕。
(2)作业层面标准化主要体现在各种标准化作业卡、巡视卡、运维卡以及风险管控卡的编制。标准化作业卡是以科学规划、安全法规和实际经验为依据编写的,是预防安全生产事故、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
(3)管理层面标准化改革体现在明确各基层管理的安全职责划分,完善安全考核机制,从制度层面推动班组管理以及班组成员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随着变电站标准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将降低员工的生产强度,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运维班组管理人员是变电站工作的直接领导人,时刻履行着班组安全管理职责,需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班组管理层最重要的便是要有扎实的业务技能水平,并与时俱进,保持先锋带头作用。一旦出现技术上的疑问,班组管理人员带头攻关,安全准确地解决问题,避免因技术原因而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同时,班组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相关规程熟记于心,在生产作业现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及时为班组成员解答安全生产相关问题,为班组成员树立榜样。在日常工作中,班组管理对于不安全的生产行为需要抱着零容忍的态度,一旦发现立刻制止,将安全生产事故扼杀在萌芽中。
班组文化氛围的建设应包含班组沟通、主人翁意识建设、班组凝聚力建设。
1.班组沟通是班组管理人员了解班组成员心理动态的重要途径
班组管理应定期在工作时间外开展集体活动,在轻松平等的环境中倾听班组成员真正的心声,了解班组成员的困难和思想波动,及时在工作中做出相应调整。
2.主人翁意识是班组需要重点培养的意识
班组管理应该及时让每一名员工都了解到班组的安全工作安排,适时地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班组管理的过程中来,将班组成员的思想从“我要安全”转到“大家要安全”上来,真正将班组的安全生产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相互督促,共同构建班组的安全生产氛围。
3.班组凝聚力是班组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组管理应尤其重视班组凝聚力的建设,及时关心班组员工的工作动态和家庭动态。对班组员工细心关心,让每一名班组成员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提高安全生产效率。
优秀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将安全教育和安全激励机制合理结合。班组应该建立合理的安全生产激励机制,保证员工在完成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的同时获得合理的安全生产奖励。在日常工作中,班组应该通过奖励机制鼓励班组员工识别危险点和发现安全隐患。实行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公开透明的考评机制,既有利于培养职工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自觉控制不安全行为,又利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真正做到有章可循。
目前安全生产相关的设备数据虽然基本完整,但还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分类汇总,还停留在即用即取的程度。建立安全生产数据库的目标是将所有设备的参数和缺陷进行连锁汇总,一旦发现隐患及时进行连锁反措。建立安全生产数据库,首先需要制定一个通用标准,由班组按照标准对本班组的隐患设备进行完善,然后做到多班组间联网、全市联网甚至全省全网联网,将同一类的设备隐患进行同步警示。安全生产数据库应该要做到在调用任何一台隐患设备的参数和缺陷的同时调取到数据库内同厂家、同型号或同批次设备的相关缺陷信息。班组可以结合相似设备发生过的缺陷或已发现的风险对该设备进行细致排查,减少巡视盲点,有效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
变电运维的安全生产管理是电力生产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安全生产管理在安全生产保障和事故预防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规范班组管理安全活动,建立安全奖励及安全持证上岗制度,借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及数据库体系,有效推动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和监督,不断提高班组安全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