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实施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更是高等院校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等院校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旨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培养目标的大学生就成为了国家的珍贵财富。大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辅导员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推动学生的思维及三观的构建。辅导员对事物的选择及判断是学生参考借鉴的百科全书,是学生规划自身判断力的导向目标。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着学生的未来。
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对每个辅导员的基本要求。它主要体现在敬业精神上,一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二是关心爱护学生。
首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在工作中体会无穷的乐趣,才会积极主动、任劳任怨,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工作做得深入、细致。
其次,关心爱护学生。辅导员和学生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二者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輔导员工作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学生,因此要做好辅导员工作,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求真务实、兢兢业业的职业态度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保证
学生工作无小事,上对国家、社会、学校负责,下对学生、家长负责,因此任何时候都要牢记求真务实、兢兢业业的职业守则。既然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而应该从小处着眼,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比如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一定要按照求真务实的原则处理。如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勤工俭学,申请助学贷款,还有奖学金评定、发展党员等事情。辅导员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以一颗公平、公正的心对待学生和每一件事情。辅导员必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三、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关键
工作方法是否恰当也是决定工作成效的重要原因。辅导员的教育和管理是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抓住“培养人”这一核心,不断探索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
1.制订系统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
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前提。辅导员在学校的领导下,应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良性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制度建设,使管理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
2.形成有针对性的工作机制
对一年级学生,重点抓好入学教育和优良学风养成教育;对二年级学生,重点抓好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三年级学生,重点抓好引导与技能培养;对毕业班学生,重点抓好就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对学生党员和干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意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艺术和工作效率。辅导员需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以及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学生。对于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查找原因,激发学习的内动力;对于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除了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之外,要注意引导他们树立自立、自信、自强的意识;对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3.增强服务意识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工作,应该在引导和服务的同时,贯彻教育管理的理念。辅导员工作应该树立服务意识,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才。
参考文献:
[1]田海斌.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3):48-50.
[2]王珺楠,等.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问题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6(20):194-195.
[3]魏娅敏,韩冰.浅析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所承担的责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7).
[4]王新生.高校“辅导员-自媒体-大学生”模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26).
[5]石志强,司汉武.从“学生工作”到“社会工作”——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与方法的新路径[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1):132-134.
作者简介:王凌姬(1977— ),女,中共党员,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