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智能互联网时代手机对教与学的影响,提出将智能手机用于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利用几年的跟踪数据对手机用于航海学教学的效果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航海学教学;智能手机;应用
一、概述
手机成为集办公、娱乐、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度智能平台。随着手机的高度智能化和普及化,其正在冲击着传统课堂。
二、智能手机对高职院校教与学的影响
智能手机对高等院校的教与学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这些冲击主要是负面的。笔者与多所高校的教师进行交流,总结出智能手机对各高校的影响是普遍的,但对高职院校的影响更大,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很多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和小说难以自拔
现在手机配置越来越高,其速度甚至快过电脑,再加上移动网速越来越快,使得本来只能在电脑上运行的游戏大都可以在手机上操作。此外,某些游戏开发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游戏试玩者在试玩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后就会上瘾。在精彩的游戏和相对枯燥的课堂之间,很多学生选择了手机游戏,最终越陷越深,甚至将学业抛于脑后。
2.学生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
智能手机普及以来,学校里学生上课看手机,自习课看手机,走路也在看手机。正常的生活作息被打乱,课堂上不能专心上课,课后没有时间预习和复习,吃饭和锻炼的时间也被大大挤压,导致学习一塌糊涂、身体每况愈下、镜片越戴越厚。
3.智能手机严重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手机的冲击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即使教师知识再渊博、讲课内容再精彩,也很难保障智能手机时代的学生上课不开小差。因为手机在身边,干扰因素太多,包括微信和QQ是否有新信息,好友动态是否更新,要买的新品是否降价等。这些因素让学生很难集中精力,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是教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院是一家民营航海类高职院校,2008年、2009年还能够招到文化素质较高、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但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部分本科院校转变为高职院校;同时因独生子女政策显现期的出现,导致生源锐减。从2011年开始,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自控能力一般成为我院大多數学生的特点。由于生源的影响,智能手机对我们这类院校教与学的影响就更加明显。降低这种影响,利用学生智能手机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已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三、智能手机用于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智能手机对传统课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但是我们不可能没收每一名学生的手机。我们要研究怎样抑制其消极影响,扩大其积极影响,使其服务于教学,增强教学效果。要使智能手机服务于教学,就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解决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监督与控制
要想使手机服务于我们的课堂,就必须在上课时对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进行监控。要知道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是在进行与教学相关的学习,而不是利用手机在玩游戏,或做其他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只有有效监控才能有效管理,才能让手机服务于教学成为可能。这种监控最好能通过相关的软硬件来实现。当然,这种监控不应该涉及隐私,并且仅限于课堂。
2.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上解决课程教学手机化的问题
要想将学生的精力放在教学上,必须根据课程特点对课程知识点进行规划,使之模块化,并通过视频、动画、图片、音频、小程序、小链接、文字等适合手机表现的形式,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优化,使之能在手机上流畅表现出来,并且要兼具教学性、趣味性和新颖性。
3.要在手机上实现对课后环节的监控和评估
教学不单单是课堂上的45分钟,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和复习等,这些都是教师应该要掌握的。因此,要通过新的App或利用手机上现有的App实现对这些环节的监控,可以在线布置课后作业,在线解答课堂和课后出现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探讨,解决课程难点和重点。
四、将智能手机用于航海学课程教学的效果说明
航海学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最核心的课程,也是航海技术专业最难学的课程,并且是通过ISO标准考试的一门必修课程。
1.智能手机对航海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
从2011年开始至今,正是3G和4G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由于智能手机的强烈冲击和生源基础普遍变差,我院航海学课程甲类三副的首次通过率持续降低。2009届、2010届航海学课程甲类三副首次通过率都在76%以上,而2011届、2012届、2013届该课程的首次通过率降至33%左右,2013届甚至跌到了30%的最低点。这些数据可以从国家海事局官网上查到。这里有生源基础变差的原因,但是智能手机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是非常突出的。
2.对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由“堵”变“疏”,将智能手机引入教学后航海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我院航海技术2014届共有四个班。由于2011~2013届学生学习成绩逐渐下滑现象非常严重,教研室探讨在其中两个班仍然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另外两个班则将智能手机引入航海学的教学过程。具体情况是在课堂通过硬件和软件让学生的手机与教师电脑上的教学内容实现同步,对于没有与教师同步的手机会及时在讲台上的屏幕显示出来,这样就杜绝了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在教室做其他事情的可能。同时,我们根据知识板块,将航海学课程浓缩成295个知识点,并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表现方法和手段整理出548个适合在手机上运行的讲课资料。在教学中以知识点为模块,让学生扫描相关模块的二维码就可以加入教学和自学,同时也可以用于课后复习和自学。课后,我们通过微信和QQ群等布置学生课后作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在试验了一年后,2014届学生在2017年1月份参加了航海学课程甲类三副的考试,没有引入智能手机的两个班航海学甲类三副的首次通过率为28.2%;而引入智能手机的两个班该课程首次通过率达到了532%。可以看出,将智能手机引入教学的两个班成绩有显著提高,而没有引入智能手机教学的两个班成绩与前三届学生相差无几。
五、总结
智能手机对学校教学的冲击是强烈的,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我院虽然在将手机用于教学方面做出了一些初步尝试,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实验的样本很少,时间很短,效果评判也很单一,且教学资料还比较粗糙,所使用的硬软件实用性、可靠性和系统性不足,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胡燕红.“互联网+”航海技术专业教学研究[J].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7(7).
注:本文系2014年福建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虚拟现实的航海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AS14921)。
作者简介:胡燕红(1974— ),湖南衡阳人,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航海技术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