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下,公共基础英语(EGP)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话题陈旧,内容不够新颖,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较少,导致“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目前,有很多本科院校引入了ESP教学,但效果不明显。为提高外语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增强就业竞争力,外语院校引入了金融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本文对公共基础英语改革进行了可行性策略研究,以期使高职高专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EGP;改革
由于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部分教学内容重复,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严重的懈怠和厌学情况。教育学认为兴趣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高专EGP急需引入ESP进行变革。
一、高职高专EGP教学过于强调词汇、语法和字面意义
笔者通过了解,高职高专EGP教学因为学生基础较差,教师对文章的分析只停留在文章表面。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没有新鲜感,再加上教材选取题材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大学生提出了培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要求。虽然教师在讲解词汇、语法时让学生充分了解文化知识背景,培养了他们海纳百川的学习态度,但学生的综合素养仍有待加强。
二、部分高职高专EGP教学平台相对落后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设计了小组教学活动,但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小组讨论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许多高校进行了相应的变革,如引入云端课堂、iSmart平台进行教学。但是校园数字化建设薄弱的学校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时比较困难。
三、高职高专EGP教学引入ESP的注意事项
1.ESP的概念
ESP全称是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按照Jordan的二分法,ESP可分为EAP(学术英语)和EOP(职业英语),而EAP又可以分为EGAP(通用学术英语)和ESAP(专业学术英语)。如上所述,通常我们讲的专业英语教学属于ESP下面的分支,所以不能简单地将专业英语等同于ESP。
2.ESP教学具备可行性
众所周知,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一般。鉴于此,很多教师认为ESP教学会加大学习难度,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教师将ESP等同于专业英语。首先,在ESP教学中,学生基础与教师是否具备专业知识没有很大的相关性。这一点在蔡基刚的论文中已经得到了论述。其次,ESP教学题材与学生的专业相关。最后,ESP中学术英语教学使学生具备了批判性思维,树立了国际视野的意识,这将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受益匪浅。高职高专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基于教育学终生学习理论的观点,毕业后不论学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还是其他行业的工作,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都是必不可少的。
3.ESP如何选取英语教材
以适合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的公共基础英语为例,所选题材有面试、打电话、接待等主题。内容主要以对话形式出现,辅以相关礼仪等,拓展部分是一些句子和单词。单就内容而言,让学生反复操练书上的对话难免有些单调。在学习礼仪相关内容时,判断题的形式过于简单。笔者认为目前的教材应该加入相关题材的专业文章,这样可以增加相应题材句型的出现频率,避免课堂内容过于枯燥,同时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也许有教师认为,学习ESP下的EGAP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据了解,部分留学生也存在英语不是很好的情况,但他们在国外读语言班也能聽懂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学术讨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EGAP是一般性的学术,包括写作、学术讨论等,不是ESAP专业英语的讨论。因此,笔者建议高职院校在进行ESP教学时可以融入以学生专业为背景的EGAP内容。
四、结论
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公共基础英语教学时应选取话题较新、适用性强的教材进行教学;同时根据学校开设的专业,选取相关题材的EGAP内容。
参考文献:
[1] Jordan R. R.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 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Jarvis, J. Two Core Skills for ESP Teachers [J]. The ESP Journal, 1983, 2(1).
[3]蔡基刚.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ESP教学发展的关键[J].外语教学,2013(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