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霄晗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疯狂崛起,传统媒体面临传播转型的拐点。报纸体育记者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其职业转型成为体育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媒介融合为背景,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受众四个维度剖析报纸体育记者职业转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制约其转型的因素。最后针对问题,从转变思维、提升素养、升级技能和尝试数据可视化报道探求其职业转型的路径,以期为报纸体育记者职业转型和体育媒体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媒介融合 体育记者 职业转型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媒介融合的时代真正到来。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纷纷借助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进行信息发布与扩散。
据CNNIC年初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手机网民规模高达7.53亿。作为处在体育新闻一线的报纸记者,最能深刻体会媒介融合所带来的变化。“专一型”体育记者已无法应对当下纷繁复杂的信息传播,“全能型”成为体育记者职业转型的目标。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纸媒体育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从单一的文字记者向集文字、编辑、摄影等技能于一身的全媒体记者的转型;二是对体育赛事的报道既有时间性的消息发布,又有评论等深度报道。
一、媒介融合起源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促使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借助新技术相互连接,手机等移动媒体的出现更是加剧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全媒体”“数字媒体”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者浦尔在其著作《自由的技術》中提出的,他认为网络技术淡化了传统媒体的媒介形态界限,使多种媒介趋于一体化的“融合”。
国内外传播者如我国的彭兰教授、美国学者李奇·高登等逐渐丰富了这一概念,一致认为媒介融合的基础是技术。媒介融合是基于Web2.0和4G技术上,新媒体等诸多因素带来的媒介间的相交,包括物质层面的融合、操作层面的融合和行为理念层面的融合。
二、基于媒介融合的报纸体育记者职业转型原因
在媒介融合时代,报纸的发行量、传播的影响力远不及从前。传统的报纸体育文字记者主要职能是采写,一般采编分离。媒介融合的出现使体育记者的职能界限愈发模糊。
如平昌冬奥会报道中,《羊城晚报》特派记者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记者,还承担编辑、摄影等任务。除用电脑撰写文稿,他们还拿起手机拍摄比赛和采访视频,发布在报纸客户端“羊城派”上。可见全媒体记者再不是“一招鲜吃遍天”,其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主体:“公民记者”冲击记者的地位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握通信设备的受众在赛场拍下比赛精彩的图片、视频,用新闻5W的模式发布在微博、微信上,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普通民众虽然不是专业的体育记者,但他们的出现,冲击着报纸体育记者的地位。
自媒体时代,这种随时随地发布讯息的“公民记者”在赛场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他们对于体育新闻抓取的角度和速度,明显优于传统的体育记者。由于“公民记者”大都是非职业记者出身,他们的传播也存在如存在传播虚假新闻的可能、新闻传播碎片化等弊病。报纸体育记者唯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深报道的准度和深度,方可应对冲击。
2.传播内容:媒介融合改变固有的新闻生产方式
媒介融合的速度加快,新旧媒体间既竞争又相互交融。当下我国的传统媒体发展远不如十年前的光景,以报纸为例,多少开办几十年的知名报纸停刊,或通过裁员、削减部门等来维持生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比,从信息量、传播时效和受众反馈等方面处于劣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保持借鉴融合的状态。
因此,拥有多项技术和高素质的复合型报纸体育记者呼之欲出,成为时代的宠儿。报纸体育记者向全媒体体育记者转型是时代所需,也是不可抗拒的。《羊城晚报》体育部致力于打造“无时不有的全媒体”,表明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和提升自我生产能力的重要性。2018年平昌冬奥会,报纸与网络融合,带动报纸网络版的盛行;报纸与手机的融合,又推动手机报的风靡,报社的新闻生产不再限于报纸一种模式。
3.传播渠道:传播渠道选择多样化
传统报纸体育记者受新媒体的冲击,其采写模式发生改变。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成为报纸体育新闻传播的辅助工具。报纸体育记者采集信息,通过加工和资源共享,衍生出以报纸为主的副产品,通过新媒体向受众传递。
如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2018年平昌冬奥会等大型赛事报道中,《羊城晚报》不仅扩大报纸版面,同时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客户端实时更新发布讯息,打造全媒体赛事报道盛宴。数字技术助推体育传播,手机、iPad等移动端的兴起,使体育传播渠道多样化。在4G技术成熟、即将迈入5G的今天,体育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展,颠覆了传统体育记者的从业模式。体育记者必须考虑如何借助已有的渠道,全方位报道体育赛事。
4.传播受众:由“大众”到“分众”
媒介融合环境下,受众因精力有限或阅读兴趣等因素,逐渐由被动接受体育信息到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即“大众”向“分众”的转变。受众分化程度的加深,报纸体育记者的工作也随之细分,综合类的报纸体育版很难满足受众需求,项目专版或专业报纸应运而生。
如《羊城晚报》开辟了高尔夫专版、《体坛周报》旗下的《篮球先锋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子报《足球报》……应对受众细分,报纸体育记者当树立精准传播思维,提供精准的新闻服务。报纸体育记者须在有闻必报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到个性化,满足受众对不同内容的需求。报纸体育记者要将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再细分受众,以提供全面精准的新闻服务。
三、报纸体育记者职业转型困境
新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发展。媒介融合于报纸体育记者而言,是转型的机遇,亦存在如同质化、缺失人文关怀、跨平台技能不足等困境,成为桎梏其职业转型的因素。
1.部分体育记者欠缺职业素养
报纸体育记者始终是为受众筛选、检验新闻的初级“把关人”。然而,为抢时间发布讯息,部分体育记者在未到现场或未经采访的情况下,将网站或自媒体的相关新闻信息拿来使用,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此外,为增加报纸新媒体平台的点击率,用不实夸张的标题博人眼球,导致体育新闻过度娱乐化。某些体育记者更是放弃了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精简稿件内容,只做消息、通讯;对新闻发布会等策划性活动,记者更是直接使用通稿……报纸体育记者欠缺职业素养的案例比比皆是。
2.体育报道缺失人文关怀
体育比赛成王败寇,举国体制下媒体的关注点自是赢得掌声、为国增光的胜利者。运动员一旦在国际大赛上争金夺银,必将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报纸体育记者多年来依旧是“唯金牌论“者,体育新闻的报道失去了本该有的生命力,成为枯燥的奖牌展示板。
平昌冬奥会武大靖夺冠的当晚,广州六大报体育版中,武大靖夺冠的消息铺满全屏;而当天中国队遗憾在男子5000米短道速滑项目中摘银的新闻几乎只有短短一两百字的消息,存在严重的版面失衡,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更是不复存在。
3.跨媒介业务技能生疏
如果体育记者的工作环境发生了改变,那么他们必须运用科技建立新的工作模式。老一辈报纸体育记者仍习惯于原来的新闻制作模式,对新技术和新媒体的使用抱有偏见,业务技能学习速度无法适应时代所需。报纸体育记者在赛事新闻报道中多单兵作战,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各司其职,协同能力较弱。尽管术业有专攻,但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体育记者必须要成为样样涉猎的“杂家”。须明确报纸是体育记者施展才华的空间,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同样也是。
四、报纸体育记者转型路径
媒介融合使原本涇渭分明、不同形态的媒体有融合之势,这对报纸体育记者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体育处在成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变迁的新时期,体育媒介传播环境的变革,亟待传播者之一——报纸体育记者主动转变传播理念和方式,实现职业转型的路径:
1.转变思维,树立全媒体意识
媒介融合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点滴,报纸体育记者首先要转变思维和态度,树立全媒体意识。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记者要考究多种媒介形态的利弊,满足受众不同的新闻需求。
其次,树立团队意识,记者不再是单兵作战,团队的凝聚有利于全面报道赛事。“融合新闻”的出现直接表现是媒介集团打造多种媒体平台的新闻服务。
如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由羊城晚报、新快报两大子报的报纸、电子版、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和客户端等构建的全媒体集团。
因此,体育记者必须悉知多种媒介的运行和操作,成为真正的“全媒体体育记者”。只有打破既有的工作模式,体育新闻才能实现跨领域发展。
2.提升素养,报道彰显人文关怀
作为专业的媒体人,报纸体育记者当提升职业素养和责任感,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杜绝一切虚假新闻,坚持正面报道,树立批判意识。坚持发挥报纸深度报道的特性,依靠专访、评论等文体影响受众。信息转载共享的时代,“内容为王”是提升报纸的核心竞争力的唯一途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当成为报纸体育记者追求的目标。
体育是政治的,体育新闻无法与政治剥离,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属性。大型赛事如奥运会,承载着构建国家形象、引导舆论的任务,报纸体育记者要守住新闻底线、坚守社会责任,加强对体育新闻采集、遴选的把关。
其次,人文精神也不应被抛诸脑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体育新闻价值的基石。报纸体育记者在讴歌胜者的同时,当不忘对失利者的鼓舞,客观评论比赛,既关注新闻的影响力,又将着眼点回归传播的主体“人”上。
3.一专多能,实现全面发展
报纸体育记者职业转型,核心是在保持“一专”基础上,拥有“多能”的实力,全面协调发展。“一专”是精通于某个领域或熟练运用某项技能,“多能”则是涉猎各领域的知识,掌握新技术。
《羊城晚报》体育版新闻采编的流程,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编辑各司其职,但在大型赛事或突发性新闻报道中,记者必须独当一面,采写编摄随意切换。某一领域的专业记者还须通晓其他类型项目。
在全媒体环境下,报纸体育记者要学会运用新媒体“发声”,抢占报道先机,整合文字、图片、视音频,增加新闻的可读性。此外,报纸体育记者要开阔视野,提升外语沟通能力。
4.尝试数据可视化报道
媒介融合时代,海量数据铺天盖地,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系统翔实分析,用可视化数据展现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趋势和动态。大数据在体育新闻领域的应用是借助指数采集和分析工具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资讯。以《羊城晚报》客户端羊城派数据可视化报道,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报道《为何隋文静/韩聪落败》为例,文章用视频截图拼接的图片还原“韩隋”组合的动作,分析其出现的两个单挑失误,最终以0.43分遗憾摘银的原因。
报纸体育记者应树立数据意识,具备挖掘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在新闻报道中恰当使用数据可视化报道方式,让新闻生动、更具说服力。
五、总结
随着数字化、全球化的推进,媒介融合纵深化发展。本文通过对传播主体——“公民记者”冲击记者的地位;传播内容——媒介融合改变固有的新闻生产方式;传播渠道——传播渠道选择多样化;传播受众——由“大众”到“分众”四个维度概述了报纸体育记者职业转型的原因。提出报纸体育记者的职业转型是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大势所趋。进一步分析对当前报纸体育记者实现职业转型的困境,包括:部分体育记者欠缺职业素养、体育报道缺失人文关怀、跨媒介业务技能生疏。
基于上述原因和困境,本文提出报纸体育记者职业转型的路径:一是转变思维,树立全媒体意识;二是提升素养,报道彰显人文关怀;三是一专多能,实现全面发展;四是尝试数据可视化报道。
(作者学校:广州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治.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新闻报道媒体技术的发展演变[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02):24-25.
[2] 黄思学. 何谓融合: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流变与论争[J]. 东南传播,2016(01):15-19.
[3] 柳邦坤. 试论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职业变化及职业要求[J]. 新闻知识,2013(01):41-42.
[4] 张勇. 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记者多栖化发展研究[J]. 中国报业,2017(03):78-79.
[5] 刘红霞. 数字化时代体育新闻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