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鑫
【摘 要】信息时代的降临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和居民工作生活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直播内容、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呈现日趋增长模式,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通过直播与人沟通和交流,获取自身所需的目标信息。本文主要从网络视频直播发展概述为切入点,对网络视频新闻直播互动性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强化网络视频新闻直播互动性的有效对策,旨在规范网络视频新闻直播模式,促进新闻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网络视频 新闻直播 互动性 强化对策
美国传播学家Joshua Meyrowitz 在《媒介情景论》中提出:“媒介变化导致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决定了人们的行为,信息媒介的广泛使用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环境。”当前,以网络、移动通讯、数字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新媒体技术给传统的媒介行业带来了巨大转变。根据中国投资咨询网对外公布的《2017- 2022年 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突破3.25亿,在网民总数中占比45.8%,近两年持续增幅约为38.6%,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本年度直播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预计到2020年直播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元。由此可见,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介已不再是新闻信息传播的唯一来源,随着网络视频直播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探讨网络视频新闻直播互动性特征,创新新闻信息传播路径十分重要。
一、网络视频新闻直播互动性特征
1.个性化
网络视频新闻直播通常会将视频长度控制在30min以内,更加倾向于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较强社会性的主题展开直播与互动,网络视频新闻直播互动中,《赫芬顿邮报》下属的Now This短视频新闻网站平台曾在短短四个月内突破了4亿人次的播放量,用户在网络直播平台上了解到关于种族、性别、暴力执法等一系列社会热点新闻后,会深入关注网站,获取更多的相关资讯,同时利用网络具有的高度互联、互通特性,打通了各项社交传媒的渠道,提高了网络用户获取新闻信息的便捷性,促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搜集目标信息,充分显示了网络视频新闻直播注重受众个体性差异需求、增强互动黏性的重要性。
2.互动性
从用户应用和满足角度出发,用户在网络视频新闻直播互动模式下能够充分参与到信息沟通和交流环节中,满足自我参与感,及时得到相应的信息反馈,在满足用户了解新闻内容的基础上,发出自我质疑,有助于用户了解新闻背后隐含的信息诉求,提高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实现双向反馈效果。这种反馈效果主要体现在用户和新闻主持人员、特邀嘉宾之间的答疑解惑、交流讨论等社交沟通方面,在互动流程中,用户极有可能受自身知识、认知因素的差异等影响,与嘉宾观念出现相左情况,从而形成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调动新闻受众对播放信息的关注度,同时部分有着相同关注点和兴趣爱好的受众能够聚集在网络平台进行彼此之间意见的交换和沟通,提高新闻信息互动性,帮助用户更好地更新语境,避免陷入主观臆断状态。
3.体验性
与传统的心理层次的代入感不同,网络视频新闻直播能够促使用户更加直观地接触到新闻资讯,营造真实的“在场”感受,提高视觉和听觉感官效果,促使用户获得更加理想的体验性。用户在打开网络直播界面后能够看到自身登入直播页面的情况,获取第一现场内心感受,实时地跟踪新闻直播动向,形成“身临其境”的真实感,避免出现心理“缺席”感受,而随着虚拟技术的诞生,直播概念得到了有效更新,人们不仅能够在网络直播模式下通过主观视角了解各类社会事件发生情况,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用户现场体验效果。日前美国CNN采用的现场报道模式成为了网络视频新闻直播的重要利器,专线记者在第一时间内于现场为广大受众开设深度延伸的现场报道,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地域限制,促使CNN全球的新闻受众能够通过网络视频新闻直播在最短时间内及时了解到关注事情的动态发展情况,提升用户体验性能。
二、强化网络视频新闻直播互动性的对策
1.提升互动的适度性
网络视频新闻直播在互动过程中必须由专人和相关部门严格把关,近年来,随着全球网络视频直播的蓬勃发展,暴力、色情、血腥等负面资讯充斥在网络直播平台中,我国网络视频直播平台起步较晚,监管力度较为薄弱,部分非法直播视频在受到举报间隔许久后才会被禁止传播或是勒令下架。新闻具有的客观性、真实性、时效性特征,要求其在网络视频直播过程中必须严格监管,采取行之有效的动态监管措施,及时审查各项内容,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于网络直播过程中存在的负面部分,需要及时整改和引导,宣传符合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资讯内容,推动新闻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2.强调互动的平等性
直播媒体在互动过程中必须注重新闻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之间保持平等理性的互动关系,避免不真实新闻带来的短期“爆炸效应”,促使新闻受众在新闻直播环境下回归理性态度,转变过度娱乐等非专业新闻传播效果,注重新闻信息传播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客观性。在新闻网络直播过程中,部分场面尽管能够带给用户充分的视觉现场感,促使用户更加深入地掌握现场发生的各类事件,但是记者在现场解读过程中极易混淆重点,在传统的报刊、广播等新闻报道中,新闻播报通常采取“倒金字塔”模式,将一些重要的事实摆放在前面叙述,但是在网络视频直播状态下,记者通常会就事论事,对看到的事物予以直接表述,无法对信息进行高效的归纳和整理,因此新闻直播记者必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扎实自身新闻信息播报功底,善于提炼现场发生事件中的核心内容,总结出一套适合网络视频新闻直播的专业报道模式。
3.加强互动的素质性
目前,媒介平权化正向着更高层次迈进,用户整体的媒介素质难以跟上网络民主性的进步,这是因为大多数公众并未意识到自身在媒介互动中存在的不足,笃信自我坚信的信息,极易陷入到网络谣言、网络传销、诈骗等新型信息媒体陷阱中,部分民众甚至会公开传播部分混淆视听、具有较高误导性的虚假新闻,引发社会骚乱。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新闻教育机构、新闻机构、政府宣传部门必须帮助公众树立积极、健康的媒介价值观,促使网络用户在传播新闻信息时注重核實信息的真实性,提高公众对虚假信息的辨识能力,净化网络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传统媒介的变革和发展,利用网络视频新闻直播为自己赢得更为庞大的用户群体,提高年轻人对新闻信息的关注度,扩大新闻媒体影响力,成为了信息时代新闻行业发展的有效模式。(作者单位:泉州晚报社)
【参考文献】
[1]周葆华. 谁在使用视频直播?——网络视频直播用户的构成、行为与评价分析[J]. 新闻记者, 2017(3):52-62.
[2]侯韵佳, 邓香辉. 网络直播火爆原因、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 电视研究, 2017(3):30-32.
[3]鲍旖婧. 媒介融合背景下强化时政新闻可读性的对策[J]. 新闻世界, 2016(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