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鹏
摘 要: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但其仍未脱离主体性模式下“单向灌输式”教育机制的范畴。而基于微信平台的“空间重组”和“无标度网络”进一步深化了社群化和圈层化的发展,并迅速推动虚拟空间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由“规定性关系”向“交互建构性关系”转变。高校应当摒弃将微信公众号仅仅视为传播媒介的传统思维,转而在高校治理的总体框架下,通过引导教师、学生和学生工作干部共同参与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积极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合作性社群关系网络,并最终实现思想引领的目标。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群化与圈层化的趋势使高校长期施行的主体性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受到较大冲击,其教育效果亦受到较大影响。如何因应移动互联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已经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社群化与圈层化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意味着传播工具的更新换代,同时也意味着新的社会关系连接方式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发展初期主要表现为以Web网站为核心的“点对面”模式,即由网站面向广大受众进行 “单向发布式”的信息传播。这种传播模式并未对传统的社会关系连接方式造成根本性冲击。
互联网Web2.0的“主动性”与“互动性”特征得到極大强化。在此基础上,“内容生产”和“关系连接”发生融合交互,信息沿着社交关系网络以“裂变式”的方式生产和传播,从而使互联网由Web1.0时代“以人和内容的关系”为中心的媒介工具发展成为一种“以人和人的关系”为中心的新型社会关系网络,并呈现出去中心化、扁平化、分权化、自组织的社会连接模式。在此背景下,人们可以基于互联网构建或嵌入多个以“兴趣”、“需求”或“偏好”为纽带的虚拟社群,并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部落化”。
随着微信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络社交媒体的出现,网络社群化又出现了新的特征。基于微信的网络社群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微信主要依托于手机而运行,其便携性和易用性进一步加强,因而可以帮助用户进一步突破虚拟交往的时空限制而随时随地的嵌入社交网络。其二,网络社群的“节点化”特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微信平台上的个体和组织都被高度节点化,且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呈现平等、开放、互动的技术特性,因而呈现进一步“去中心化”的过程。而另一方面,作为现实主体的不同节点,因为影响力大小所导致的相对位置关系,又造成“再中心化”的结果。其三,社会群体间的交往边界被强化,出现圈层化现象。基于微信平台的关系网络是“建立在节点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的基础之上”[1]。这些节点和链接所承载的传播秩序与微信用户的现实社会关系高度相关。因此,大量的信息交流共享其实都是基于一个个大小不一的“人际圈子”而流动,圈与圈之间的界限在很大程度上被特定节点在现实社会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所划定,因而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区隔状态。由此,虽然自主发表意见的仍是作为社会个体的微信用户,但是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交往边界在微信空间中得到再现或者强化。
二、移动互联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模式属于一种较为典型的科层制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形成了“层”所形成的等级化权力和“科”所形成的专业化权力。等级化权力维护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等级权威地位,而专业化权力则维护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权威地位。等级化权力和专业化权力相互耦合,形成了“单向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该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集中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单向性、正面性和导向性。”[2]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该模式在虚拟空间被迅速解构。
首先,基于微信平台的“空间重组”弱化了高校与学生进行有效连接的能力。在虚拟空间中,人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等进行连接的重要性逐步下降,而通过“趣缘”(朋友)的个人自致性连接逐渐加强。 整个社会连接网络呈现出既开放又相对封闭的状态。其开放性表现为其基于微信的弱联结机制可以与陌生人发生社交连接。而其封闭性则表现为社会交往的群际分化。作为一款私密性很强的社交软件,微信空间的信息流动秩序是由现实社会关系网络的状况所决定。社会群体的交往边界在微信空间中得到再现或者强化。微信空间中的群体内交往更加频繁,而群际分化的垂直结构则造成群体间交往的阻滞。在这种情形下,高校在虚拟空间中与学生的社会连接也被社交圈层所阻隔,其等级权威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
其次,“无标度网络”解构了高校的“中心节点”地位。在基于微信而形成的网络社群“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过程中,形成了大量连接状况不均匀的节点。大量节点具有的连接很少,但极少数“核心节点”却拥有大量的连接。这种呈现幂律分布特征的网络被称之为无标度网络。在无标度网络中,中心节点和“意见领袖”获得了空前的话语和信息引导权,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散点个体的总和。例如微信公众号中的“大V”,其阅读量动辄达到数万乃至数十万。而高校在现实社会中所拥有的“中心节点”地位,则无法平行移植到虚拟空间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权威地位在虚拟空间中被严重削弱。
实际上,在虚拟空间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已经由“规定性关系”向“交互建构性关系”转变。规定性关系是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主客体身份是固定的。而交互建构性关系则是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主客体身份在具体情境中交互作用、不断演化、相互建构。只有一方主动尝试建立联系并获得对方积极回应时,双方之间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关系,并最终在互动中建构主客体关系。在此过程中,双方的主客体地位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处于不断流变或重构的状态,任何扰动因素都有可能打破原有主客体关系的平衡状态,使双方地位发生转化。至此,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自我理性独白式”话语和“单边权威规训式”灌输已经难以为继。
三、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网络合力育人机制的建构
当前,许多高校都积极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据笔者2017年针对三所高校3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76%的学生很少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思想政治教育类信息;83%的学生认为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自己影响不大。这说明上述教育平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无人的教室”。究其原因,这些承载着教育功能的微信平台及其运行机制依然沿袭着与科层制结构相适应的单向度、中心化、灌输性的特征,并未关注和回应微信平台中“交互建构性关系”不断发展的现实。
有鉴于此,我们应当摒弃将微信公众号仅仅视为传播媒介的传统思维,转而在高校治理的总体框架下,通过引导教师、学生和学生工作干部共同参与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路径,积极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合作性社群关系网络,从而一方面通过多元主体合作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共同生产和意义共享,另一方面依托社群关系网络的复杂连接路径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影响力度,并最终实现思想引领的目标。
首先,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认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立基于科层制组织框架的原有秩序与根源于网络赋权的新秩序之间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紧张关系,并进而集中表现为教育关系双方的主体性对立与冲突。而化解这一矛盾的首要步骤,就是高校能够积极回应内外部教育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现实需求,重视和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与学生构建主体间性关系而化解双方之间的主体性冲突。在此基础上,双方才能进一步构建双方之间的良性合作伙伴关系。
其次,高校应当认真研究微信传播的运行规律,积极构建合作引领机制。微信平台所形成的“小圈子”一般具有很强的的思想同质性和过滤功能,无法强行进入、打破或者重组。因此教育者们很难真正融入学生的各种“小圈子”并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教育者们应当采用互联网的共有思维方式,即“信息应该是广泛分享的,问题是可以协同解决的,解决的过程必须是透明的”[3],通过对话、商谈等方法,与学生群体交流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知识、商谈议程、增进合意,激发学生通过微信平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情,从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合作引领的教育目标。
第三,加強线上和线下的机制融合,积极防范网络中的风险。微信平台中的个人自致性使高校几乎无法防范虚拟空间中,且并不总是占有优势地位,因此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过程中极有可能失去教育主导权。但是,由于“互联网增补了真实世界里的社会生活,而不是作为一个替代方案出现。我们的电子化网络没有变成单独的赛博空间,而是深深地嵌入真实的生活之中。”[4]因此这种风险可以通过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机制予以防范和对冲。首先,在宏观层面,高校应当以优化、改善、维护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目标,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合作引领机制的制度框架和运行规则,以期保有对滥用权力和超越底线的行为进行干预、限制和约束的能力。其次,在中观层面,高校应当注重对合作引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协商性诊断”,并引导学生共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第三,在微观层面,高校应当引导和教育学生遵守网络规范,加强自我监督,并对具体的违规行为予以惩处。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马丁·殷斯.对话卡斯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2.
[2]王爱玲.中国网络媒介的主流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0.
[3]蔡文之.网络传播革命:权力与规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2.
[4](美)舍基著.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