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童谣的审美艺术特征

2018-07-21 20:02吴润,张海燕
青年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情感美

吴润,张海燕

摘 要:河北童谣是当地人民在符合本地儿童欣赏趣味、理解能力、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的前提下,用简洁并富有韵律的语言创作出来并长期流传于河北地区的口头短歌形式。它在燕赵大地上产生,历经时间的荡涤和文化的积淀,逐渐形成了朗朗上口的韵律美、稚趣横生的趣味美、率真质朴的情感美和童蒙养正的教化美等审美艺术特征。

关键词:河北童谣;韵律美;趣味美;情感美;教化美

河北童谣,特指流传于河北一带的易于传唱的民间地方歌谣。河北地处燕赵大地,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熏陶和影响下,河北童谣得以孕育和传唱。这些短小的市井歌谣既是河北地区社会生活的镜像,又是河北方言土语的保存载体,更是燕赵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见证。在目前全国积极倡导保护传统文化、传播文化正能量的情况下,研究其审美艺术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朗朗上口的韵律美

童谣是一种韵律和谐,节奏鲜明,易于传唱和记忆的口头文学形式。周作人在《儿歌之研究》一文中说:“凡儿生半载,听觉发达,能辨别声音,闻有韵或有律之音,甚感愉快”[1]P131。因而河北童谣在形式上最鲜明的特征即是其朗朗上口的韵律美。无论是句句押韵还是隔句押韵的形式都使童谣读起来抑扬顿挫,便于口耳相传。

如河北童谣《小黄狗》:“小黄狗,真不离儿,又看鸡鸭又看门儿,钻墙根儿,窜草堆儿,帮着小猫捉耗子儿,管正事儿,管闲事儿,它是我家小宝贝儿。”这首传统童谣每句以“儿”字结尾,构成押韵,且一韵到底,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押韵效果,体现出强烈的节奏感。

又如《扑蚂螂》:“蚂螂蚂螂高,有人招,蚂螂蚂螂矮,没人逮,蚂螂蚂螂卖菜瓜,扫帚底下是你家。蚂螂蚂螂过河来,东边打鼓西边筛锣来。大筛小筛筛筛你婆婆脑袋。”[2]这是一首可以用于儿童嬉戲时的童谣,虽无明显的逻辑关系和教育意义,但读来朗朗上口,体现出纯粹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前两句以“高”、“招”结尾,押“-ao”韵,中间两句以“矮”、“逮”结尾,押“-ai”韵,最后两句“来”、“袋”为一韵,整首童谣韵律错落有致,节奏流畅明快,给人一种音韵和谐之美。

二、稚趣横生的趣味美

关于“趣味”李泽厚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然而并非情感的任何抒发表现都成为艺术。主观情感必须客观化,必须与特定的想象、理解相结合统一,才能构成具有一定普遍必然性的艺术作品,产生相应的感染效果。”[3]P56很显然,这里所说的主观感情就是情,而最终产生的感染效果就是艺术作品得以吸引人的“趣味性”。河北童谣正是以童真的眼光观照大千世界,并将这种带有童真的趣味性灌注到笔调之中,从而使童谣富有稚趣横生的趣味美。

比如《高高山上一棵麻谣》:“高高山上一棵麻,两个知了儿往上爬,我问:‘知了儿扒怎的?‘嗓子干了要吃茶。”[4]P342这首童谣通过聊聊数语形象地展现了夏日活泼好奇的儿童与知了之间的对话。从儿童的视角解释了动物的某些行为,让人顿觉情理之中而又谐趣无穷。因而,可以说,童谣在儿童与事物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儿童从自身的感官出发来感知这个丰富而有趣的世界。

又如《拉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背着也不去,抱着也不去,叽里咕噜滚着去。”这是一首河北地区家喻户晓的童谣。前四句以起兴的方式为整首童谣奠定了大开大合的基调。无论是“拉”、“扯”的动作,还是“大戏”表现出的宏大场面,都为其后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而后面的六句动感十足,为我们刻画了一个顽皮且憨态可掬的小外孙形象,使整首童谣具有一种稚趣美。

三、率真质朴的情感美

歌谣最初的诞生,源于人类抒发情感的需要,而童谣的产生也是如此。正如明代学者杨慎所言:“童子歌曰童谣,以其言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5]因此,河北童谣作为在燕赵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艺术形式,以其率情任性的情感,大胆直白的语言和对精神诉求的关注,彰显着率真质朴的情感美。比如《亲外甥》,“花红轮车就地滚我是舅的亲外甥。舅舅让吾家里坐;舅母见吾黑忿忿。 不吃你茶,不喝你酒;拿起马鞭就是走。走在小路上,逢著小姊姊。小姊姊,切豆腐,切破手,告舅舅。舅舅不是好舅舅,鼻梁洼里炒豆豆。”[6]P5这首童谣表现的是外甥去舅舅家做客的情境。通过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场景,表现出舅舅和舅母微妙的情感,真实地反映出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为成人所不屑的河北童谣恰恰表达出了人的真情实感,这反而比一些粉饰太平、矫揉造作的文学作品来的真实。

又如《小槐树,剥白皮》“小槐树,剥白皮,白娘养活的白闺女,爹的衫,娘的裙,打整的闺女出了门,爹也哭,娘也哭,女婿过来劝丈母,丈母娘,你别哭,你闺女呆俺家里挺享福,铺金被,盖银被,小脚登了银钱柜,要喝酒,有两篓,要喝茶,两厢拿,要吃麻花一大掐。要吃桃,桃有毛,要吃杏,杏又酸,想吃栗子面蛋蛋,要吃烧瓜两头尖。”这首童谣讲述了父母送女儿出嫁的情景。从出门前精心为女儿装扮,到女婿接女儿出门时的依依不舍,无一不表现着人类舐犊情深的真挚情感。

四、童蒙养正的教化美

“童蒙养正”的思想来源于《易经》。在《易经·序卦传》中指出,“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是指事物最初的状态,而“童蒙”即是指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另,《易经·蒙卦》指出:“蒙以养正,圣功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是要养正。而“童蒙养正”的意思是通过对儿童早期的启蒙教育,来涵养各种优秀的品格和美德。而在儿童各种认知处于迷蒙的时期,童谣恰恰承载了向儿童传播知识、开发智力、锤炼品格的功能。

首先,河北童谣童蒙养正的教化美体现在文化的传承。河北童谣多为民间创作,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他们的创作条件和传播条件决定了其在形式和内容方面体现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内在精神。因而河北童谣在内容方面既包括反映民间生活中的习俗,又包括民间的价值观念等。 比如河北滦县过年童谣:“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对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蒸枣花。 二十九,糊香斗。 三十儿,耗油儿。 初一儿,磕头儿。 初二儿,顶牛儿”。[7]p3这首童谣描写了河北人民在春节期间的传统风俗。将河北地区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二的过年风俗编成简单易记且韵律流畅的童谣,可以将传统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实现童蒙养正的功用。

其次,河北童谣童蒙养正的教化美体现在知识的传播。儿童处于蒙初阶段,具有旺盛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童谣是帮助他们认识自然事物,了解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之一。 童谣以和谐的韵律和谐、铿锵的节奏,通过儿童的听觉将正确的知识传递给他们。 如河北童谣:“高高山山上一头牛,两个犄角一个头,四个蹄子分八瓣,尾巴长在腚后头。”这首童谣通过白描的手法,刻画出牛的形象特征,使儿童对牛这种动物有了初步的认知。

河北童谣童蒙养正的教化美首先体现在品德的养成。儿童正处于个性、品格的形成期,因此好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童谣正是以其稚趣活泼的形式、韵律和谐的音节,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善与美的熏陶。比如河北邯郸地区的童谣:“月奶奶,明光光,开开后门洗衣裳。洗类白,浆类白,寻个女婿不成材,又喝酒又打牌,好好日子过不来。”[8]这首童谣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吃苦耐劳的女性形象,而后半部分却因她嫁的丈夫不成材,而使生活陷入困顿。通过此类童谣的传播,意在规劝儿童要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格,认真对待生活。此类童谣要到儿童年龄稍长以后才能真正发挥功用,使其能够理解童谣中的寓意,并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河北传统童谣具有朗朗上口的韵律美、稚趣横生的趣味美、率真质朴的情感美、童蒙养正的教化美等审美艺术特征,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学者不断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M].北京:儿童书局,1932.

[2]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89.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4]高殿石.中国历代童谣辑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5](明)杨慎.丹铅总录(卷二十五)[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6][7]朱天民.各省童谣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8]秦艳琼.童谣综述——从文艺学到教育学[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情感美
追寻美的踪迹展现语文魅力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情感美
小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初探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童谣审美艺术特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