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的毕业创作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8-07-21 12:14黄温玉余文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论文

黄温玉 余文浚

摘 要:毕业创作(论文)作为艺术类院校本科四年教学成果的总体检验和集中展示,是实现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也能够较直观的反映出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PDCA循环(戴明循环),结合ISO9000系列标准、TQM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对毕业创作(论文)的每一个环节做出指导并以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为例,尝试构建出一套基于PDCA循环的中国画系毕业创作(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提升毕业创作(论文)质量。

关键词:PDCA 毕业创作(论文) 质量管理

一、研究背景

如何提高本专业毕业創作(论文)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是当前高等美术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普通综合类大学已经有较完备的、定量的评估理论和评估体系,而美术类专业因其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和培养模式,跟普通综合类大学在人才培养方案、毕业创作的教学安排和评价模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别,很难形成一套系统的毕业创作(论文)质量管理体系。戴明在转危为安一书中曾指出:85%的质量问题和浪费现象是由于体系的原因,15%是由于岗位上的原因。一套科学且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管理全过程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PDCA循环理论作为质量管理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管理。本文运用PDCA循环(戴明循环),结合ISO9000系列标准、TQM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等对毕业创作(论文)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希望能够为高等美术院校毕业创作(论文)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二、研究方法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开展所有质量活动的科学方法。具体来说本项目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Plan阶段:分析现状、拟定目标和计划。(2)Do阶段:按照计划实施。(3)check阶段:检查验证、找出异常的原因。(4)action阶段: 巩固成果,形成标准,寻找遗留问题,持续改进。PDCA循环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阶梯状向上攀升,他能够有效、及时、充分地执行下一个命令和方案,配合人工分析和监督,提出标准化方案一直执行下去,实现大循环中套小循环。整体来说就是一个大循环套小循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管理程序体系(如图1所示)。为了提升高等美术学院校毕业创作的教学质量,本文利用PDCA循环搭建出教学管理的框架,确定目标,找出问题,固化标准并持续改进整个教学过程。

图1 PDCA循环示意图

三、基于PDCA循环的中国画系毕业创作(论文)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实施戴明PDCA循环在毕业创作的每一个环节,利用PDCA循环找出问题、分析要因,不断固化和更新标准,将有助于教学机构提高向学生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本文根据PDCA循环理论,将毕业创作(论文)教学管理过程分为四个大循环,这四个大循环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下图为中国画系近三年毕业创作(论文)管理流程图。

1.Plan计划阶段

毕业创作头绪繁杂,必须及早成立毕业创作指导小组,根据教学大纲制定一套详细的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日程安排等,提前布置、落实才能将创作融入到基础之中。其中,规章制度包括毕业创作 ( 论文) 选题要求、写作规范、进度安排、答辩要求、成绩评定办法和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各项规范、安排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及时间截点,以验证所有工作是否按时、按质完成。

以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为例,毕业创作初期往往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如:学生素材收集不够、自身能力不足、选题重复且耗时长等。学生在毕业创作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就业、升学的压力,学生边忙于找工作、考研,边在自己的工作室独立进行创作,创作交流的氛围不浓厚,缺少创作的紧迫感。另外,毕业创作阶段,院系针对毕业生出勤的管理上会较为自由。少数学生毕业创作意识淡薄,学习惰性强,真正用在毕业创作的时间极短,部分毕业生的作品甚至存在临摹、抄袭、拼接等现象。为最大化的延长毕业创作的时间,解决创作周期短的问题,中国画系在大三下期就设置了相应的创作类课程,并指定当年即将参与指导毕业创作的老师担任任课教师,提前就毕业创作内容、思考路径、制作方法等做综合介绍。课程结束后还会召开毕业创作动员大会以及优秀毕业生毕业创作分享会督促学生利用寒假时间,确定毕业创作的选题并完成草图。

2.Do执行阶段

Do环节主要是在计划环节的基础上,按照计划开展选题、创作指导、毕业答辩等具体工作。毕业选题是否恰当,是毕业创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面对绚丽多姿的当代画坛,学生会感到困惑,甚至对毕业创作感到畏惧。毕业生虽然经过几年的基础能力训练,对技能的掌握和运用都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艺术创作还停留在最初的感性认识阶段,不能很快的转变观念。在这个时期,教师应鼓励学生注重阅读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参加学术讲座、论坛、实践等各项活动,结合学院的选题要求,明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在创作进度安排上,虽然指导小组会制定较完善的教学计划,却没有对学生的创作进度、成绩评定等作出具体要求,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导致部分散漫的学生不能合理规划时间,完成阶段性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许多院系并没有将教辅人员纳入指导小组。按照美国菲根堡姆博士于1957年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7]教辅人员在此时也应当参与进来,辅导员可在过程中对学生做心理建设与辅导,教学、科研秘书协助指导小组、定期对毕业创作进展做出记录,督促学生认识到毕业创作的重要性。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注重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全员参与。

毕业创作初期,应当将毕业创作课程前置。川美中国画系在第六学期就设置了毕业创作课程,并让毕业创作指导小组的教师担任本门课程的授课教师。这样使得学生在正式进入毕业创作之前对创作本身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能尽早让指导教师掌握本届毕业生的整体水平。毕业创作不是一蹴而就,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大化的延长毕业创作时间才能保证毕业创作的质量。本专业在三年级下学期就召开全体毕业生毕业创作动员大会,并对学生的选题进行审核。督促学生利用寒假期间完成创作初稿,开学后即进入审稿检查程序。为避免重复选题、保证选题的独特性和个人风格,除及时成立专家组审核选题之外,还打造学生可以及时交流的平台(如微信、论坛、创作主题感想会等)。这样毕业生在吸取别人经验的同时,也避免了出现同样主题和相似画风的创作,呈现出作品的多样性。

3.Check检查阶段

检查阶段是检查毕业创作和论文的全过程是否按照计划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建构规范的审查制度,是毕业创作能够顺利实施、作品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川美中国画系在每一个环节都设置了明确的检查制度。如开题审核规范、中期检查规范、毕业创作(论文)工作规范、成绩评定要求、毕业创作(论文)质量督导制度等。毕业创作过程中,毕业指导小组通常作为一个整体指导当年的所有毕业生,教师之间职责划分不明确,不能有效的督促学生及时完成毕业创作。指導教师是否认真履行职责,是学生毕业创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应让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起毕业创作(论文)的责任,严格把好质量关。

检查过程中,成立毕业创作质量审查小组对毕业创作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督导,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毕业创作各阶段的情况,对整个毕业创作过程实施追踪管理。如不定期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与学生出勤情况;定期检查选题落实情况及毕业创作阶段性任务、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最终作品完成情况;对未能完成阶段性任务的学生出具处理意见,并在最后评定综合成绩时作为平时表现的参考依据。

4.Action纠正阶段

Action阶段的目的是采取纠正措施,避免结果中出现异常情况,防止它们再次发生。每个月应召开毕业创作质量分析会,分析毕业创作质量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质量问题,找出影响毕业创作质量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采取措施制定合理计划。在毕业创作(论文)管理的每个环节不断固化、执行新的标准,改进管理体系和流程,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不断提高毕业创作质量,促进毕业创作质量持续改进。

高等美术院校通常规模较小,科研、教学管理人员人手不足,无暇对自身的工作作出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专业课老师与教学管理人员沟通不足、无法最直接快速的得到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反馈。毕业创作的研究多是针对学生毕业创作模式、指导方法及提升学生创作能力的分析,并不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设立闭合的信息反馈系统,尽可能快速准确的了解毕业创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除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毕业生问卷调查制度外,还可以对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定期调研)。及时处理反馈的问题,填写《毕业创作教学质量改进反馈书》,在检查中发现不合格问题,当场记录、反馈,要求责任人进行要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绩效奖励方面,虽然每年有设置奖项对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但奖励形式比较单一,未能有效的与毕业生创业、就业结合起来。还可深入挖掘其他的激励方式。如:1.鼓励发表作品。对于作品发表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绩效奖励。2.建立合作平台。与画廊、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校企、校地合作平台。让优秀毕业生获得优先推荐就业的机会。与国内外艺术品经营和收藏机构与个人合作、推动学生进入艺术品市场,建立良性的培养与激励机制。3.收藏优秀作品。对学生的优秀作品定期举办专题展示活动,包括群展以及部分优秀学生个展,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艺术展览。4.举行优秀毕业生毕业创作(论文)分享会。

结语

在2014届-2017届中国画系毕业创作教学环节中,通过对毕业创作课程应用PDCA循环进行教学管理后,中国画系在全校评比中曾获得优秀组织奖。校内外专家、企事业同行普遍评价毕业生毕业创作(论文)质量较以往有很大提升。PDCA循环能够科学的构建高等美术院校在毕业创作(论文)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大循环套小循环的方式,不断的更新目标,找出问题,固化标准并持续改进整个教学过程,对高等美术院校提高毕业创作(论文)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明.转危为安 [M]. 钟汉清,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6-10.

[2]柳巧玲;基于 PDCA 的本科毕业设计 ( 论文)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3( 6 ):97-98.

[3]陈国华,贝金兰.质量管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33-35.

[4]齐二石、霍艳芳.工业工程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09:185-188.

[5]Rita, S. and Kalyanaraman, Lakshmi, Mechanics of How to Apply Deming's PDCA Cycle to Management Education . March 5, 2009:6. Available at SSRN:https://ssrn.com/ abstract=1353763

[6]张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PDCA循环管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213- 214.

[7]刘兴培.管理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2:2.

[8]WB Frakes,CJ Fox . Quality Improvement Using A Software Reuse Failure Modes Model [J].《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1996,22(4):274-279.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论文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