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玲
摘 要:小学生性格多样、个性特点突出、身心发展不平衡,小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比较复杂的、系统的工程。特别是小学班主任,应该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当的管理意识与沟通艺术。小学班主任不仅担负着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责,还是联系上级领导、科任教育、社会、家长的主要桥梁,班主任的沟通交流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探讨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沟通 小学班主任 管理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比较复杂,要建设班级环境,加强学生学习活动,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班主任要充分了解班主任工作的特点,提升自身的管理艺术与管理技巧,发挥沟通的作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班级班风优化、共同进步创设良好的环境
一、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
沟通艺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更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有的时候冲动,难免会出现摩擦与冲突。学生之间个体差异性明显,学生在观念、行为习惯上都存在着不同,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班主任运用沟通艺术,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尊重个性,解决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实现班级内部的和谐,向学生灌输集体观念,养成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对班级有归属感,主动维护班级的集体荣誉。
(二)挖掘学生潜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有学习潜力,需要教师的充分引导,实现学生的综合有效发展,让学生的成长沿着正确的轨迹进行。这个过程中,沟通艺术就要展现出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经常与学生有效沟通,仔细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与潜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逐渐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于学习成绩好且热情的同学,可以任命其为学习委员,同学们遇到不懂的问题,都可以向他情境问题,对于积极劳动、比较勤快的学生,可以任命其为劳动委员,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是班主任的主要责任,教师在日常的管理中,应该有目的的灌输给学生思想,增加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以维护班级集体荣誉感为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如何发挥沟通艺术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一)公平管理,坚持一视同仁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公平,不论学生的支持基础、家庭背景、民族如何,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提供和谐的宽松的环境,提高班主任在学生群体中的权威性,得到更多学生的支持与认可。与班主任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始终保持一视同仁的态度,对每个学生都采取一致的态度,不忽视不偏袒,更多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按照学生的个性进行分别教育,构建科学的班级氛围,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影响。
(二)关爱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班主任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需要关爱学生,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学生会敞开心扉与自己沟通交流,给学生最大的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愿意对老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上的班级氛围始终是和谐友爱的。
(三)倡导赏识教育,尊重学生个性
在沟通艺术中,应该着重运用赏识教育,提升沟通效果,优化班级管理方式,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促进学生提升自我,改善自我,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但是擅长绘画,教师可以挖掘这个闪光点,让其做板报,挖掘其闪光点。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掌握其性格爱好与特点,教师保持赏识的态度,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教师不进行频繁的沟通,就会缺少了解,不知道学生所思所想,没有办法挖掘学生的优势。有的学生甚至会干预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片面认为学生一些兴趣对学生的成长是没有益处,束缚学生的思想,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变得不自信,甚至出现自卑的心理,不爱与教师进行谈心。
(四)加强交流,化解矛盾
师生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与交流,缓解师生、生生之间的矛盾,班主任应该利用其权威职权特点,实现良好的沟通。例如,在发现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普遍下降的时候,开展班级会议,让学生自己总结原因,引导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改正,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师生之间出现问题与矛盾的时候,交流与沟通更是具有必要性的,双方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问题得到解决,明白矛盾的根源,抛开误会与成见,实现正常的沟通交流与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五)平等沟通,相互尊重
平等是相互信任的基础,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多多看着学生的眼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取得学生信任,本着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在平时多多关爱学生。教师对待学生要细心且严厉,在小问题上批评加指导,在原则性问题上要严厉对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六)建立健全班级的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班主任若想管理好班级,必须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班级管理的制度,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首先,建立班干部制度。班级事务纷繁复杂,班主任教师需要助手,因此在学生民主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班干部的选拔,协助教师班级管理事务。班主任在班干部的工作过程中,要给与及时的指导与引导。其次,要制定班规。班主任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班规,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师生之间的沟通才有保证,沟通也才会顺利进行下去。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小学班主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班主任,需要加强自身的沟通艺术,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潞燕.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沟通艺术[J].学周刊,2013,23(09):10.
[2]李丹丹.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才智,2015,27(08):8-9.
[3]任淑.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8):33.
[4]李桂华.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0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