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勇鸿
摘要: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国民教育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可以更好的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我国的高职艺术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但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一直存在民族文化创新能力不足、文化自信缺失、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民族地区的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与本区域民族特色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脱节的问题。这些情况都需要各地的艺术类专业紧密结合地方产业情况,探索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合地方产业对艺术创意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学研创
如何推进艺术类专业紧密结合地方产业以及适应民族文化的发展需求构建有民族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教融合、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是基于“大师工作室”为载体,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为导向,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性发展方面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通过引进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进驻校园成立大师工作室,构建以工艺大师、教师、学生为主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发团队,在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上,艺术设计类专业群与企业、民族技艺大师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企业进班级、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公司进班级等多种形式并存的“一体多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具有創新创意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一)在校企合作方面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以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互派师资共建共享、生产设计项目合作等形式,构建“校企深度互融、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在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互通共享、生产性实训及教学管理、生产设计项目、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建立“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企业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专业的课程开发、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教学与实训实习管理等教学全过程,使教学过程与生产及工作过程相结合,实现学院实训与企业经营一体化,经营者与教师一体化,使学生从入校到毕业都能全程置身于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学习训练。
二、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通过与民族技艺大师、企业等合作,培养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创意创新能力、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三种能力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包括课程体系开发以及课程内容开发两部分,实施“教学做产”一体的教学模式。
(一)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企业骨干共同合作,构建职业能力为核心、三种能力一体的课程体系,分析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以行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任职能力要求为依据,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岗位人员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进行分析整合。课程体系内容选取参照职业的工作流程,课程体系的排序以职业工作流程为参照,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岗位能力、创意创新能力、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开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岗位流程为导向、以设计项目为载体、以职业教育教学论方法论为指导。构建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各阶段的项目的设计注重民族元素的融入,在三年的课程学习和实训中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用潜移默化,用多种文化成分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创意创新能力。实施“互联网+课程建设”,校企共建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项目团队,以微课、慕课、精品课程资源、在线课堂为载体,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为手段,将“互联网+”融入课程改革中。
(三)课程依托“大师工作室”为载体,以“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注重“微课、云课堂、慕课”等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实施校企双导师的"教、学、做、产"一体化教学模式教中学,学中做,做中产,校企双方共建课程的内容、评价体系,共同管理课程。
三、构建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通过与民族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共建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积极进行生产性项目、创意产品研发,培养技能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通过国内外学习交流、项目研发等手段,培养专业群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实践经验丰富,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创新型专业负责人、“双师型”骨干教师;通过下企业实践、参加学术交流、老带新等手段,培养青年教师。使校内教师在职称结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与教学质量上进一步提高,建成一支国际化视野、高水平的校内专业教师队伍。
(二)依托行业企业、协会,汇集行业精英与行业优质资源,以签约授课,学术讲座、科研合作、建立工作室等方式引进国内外相关行业大师,聘请设计大师、企业资深设计师、设计总监、管理人员、民族技艺大师等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优质兼职教师资源库,生产性实训教学主要由行业设计师、大师担任教学,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内涵,打造专兼结“双师”结构的优质教学团队。
四、构建“产学研创”实训体系
以“大师工作室”为实践平台,与企业、民族技艺大师、行业协会等合作,建设集创意设计、民族艺术传承与创新、社会生产服务功能的实训基地,以实际设计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创新创意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与项目互融,实训与项目设计互融,顶岗实习与上岗工作互融的“产学并行、递进提升、创新与实践融合”的实训特点,构建“产学并行”的实训体系。
(一)根据艺术类专业实训教学需要,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和科研开发,建成“实体型”的“创意研发”基地。校企共同制定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管理办法,共同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和标准,共同开发突显生产性实训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指导书。
(二)依据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认知实训、非生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四个阶段进行循序渐进的能力培养,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技能能力,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与实际工作岗位实现零对接。
五、结语
依托“大师工作室”载体,通过构建构建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构建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产学研创”实训体系等多种举措,探索职业教育创新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卫.论高职教育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与使命[J].广西: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
[2]李凡.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探索蜀绣人才培养模式[J].河北:河北职业教育,2012.
[3]黎卫.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类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广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4]匡霞.“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之路[J].江苏:江苏教育,2013.
(作者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