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菲菲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所以加强对小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其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更重要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育,还能促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艺术表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但是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制度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不能活跃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不能在音乐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音乐课堂气氛沉寂,学生缺少学习音乐知识的激情,影响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那么教师就需要在音乐教学中渗透音乐游戏,以此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增长。
关键词:音乐游戏 小学 音乐课堂 应用分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活跃音乐课堂的教学气氛,在音乐教学中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出发,合理制定音乐教学方案,以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音乐技巧的掌握。所以教师需要深入了解音乐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让音乐教学能够适应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拓展。下文就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一、情境表演的游戏形式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展情境表演的游戏形式,让小学生在对音乐内容进行演绎的过程中,强化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劳动最光荣》这首乐曲的学习时,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分别进行太阳光、雄鸡、鸟儿、花儿、小喜鹊、小蜜蜂、小蝴蝶等形象,让学生对其各自劳动来生活的良好品质进行理解,进而对小蝴蝶贪图玩耍这一反面形象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到劳动的重要性,进而在表演之后进行乐曲内容的学习。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教学这一特点,在音乐教学课堂前期就要对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且要鼓励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情景表演之中,在整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探索性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
二、合理利用音乐模仿游戏渗透音乐知识
采用模仿游戏的形式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把握好游戏难度,做到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理解方面也要选取让学生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进行。音乐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征,选择她们感兴趣的游戏方式,例如,在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时,首先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欢快的国外民歌,在歌唱上面会发现很多重复的音调,可以让学生们观看视频关于母鸡在下蛋时咯咯的叫声,并让学生进行模仿,通过使用dol.re.mi.fa.sol.la这6个音节进行学习,在遇到高音和低音转换的难度音节时,让学生通过使用肢体语言的互动感受这首歌曲的高低音变化,遇到学生不会的地方老师可以进行示范,最后与学生们进行互动,相信在愉快而简单的氛围中,学生们可以轻松的掌握这首歌曲的演奏方式。
三、利用音准训练游戏进行音乐知识教学
在学习音阶等理论知识的时候,音准训练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训练环节,我们可以说音准是学习音阶的重要基础和小前提,如果在学习进阶的前期没有做好音准训练工作,那么就无法从根本上去掌握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和疑点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现象,相关的音乐教学,教师就应该积极的带领学生进行音准训练,通过反复的进行音准训练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性,从而使学生对音乐学习有着更为明显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将音乐游戏融入到音准训练活动中,把游戏语音中训练进行集合,也就是能够将抽象的音乐理论进行具体化的转变,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也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在老学生进行音准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叫音准中的小跳音比喻为小兔子,我们都知道小兔子在走路时是蹦蹦跳跳的,用小兔子走路一蹦一跳的姿势来形容小跳音是比较符合并且比较贴切的,然后还可以将音阶比喻为小狗在爬台阶,这样的比喻能够让学生觉得音乐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比较贴切,从而也就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与热情到音乐学习中。
四、音乐接龙游戏强化对歌词的记忆
一首歌曲的完美演唱需要学生对音乐的音调进行掌握,对歌曲的歌词进行记忆,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很难会主动地去记忆音乐课程的内容,所以在音乐课的开展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采用音乐接龙的游戏,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主动地去记住歌曲的内容,并以游戏的开展来不断地强化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进而保障学生在音乐课程中能够有好的收获。
五、团队音乐游戏形式的开展
在音乐课堂中多设计一些需要集体合作完成的小游戏,比如你唱我猜、学生合唱等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游戏的同时,明白想要做成任何一件事情都离不开合作,在游戏中加深彼此的合作,进而提升合作的意识。例如:在学习《茉莉花》这首歌时,在全班同学熟练掌握歌曲的基础上,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第一组为全体男生,他们负责演唱歌曲的第一段,第二组是全体女生,负责演唱歌曲的第二段,歌曲的最后一段由全班同学进行合唱。如果中途有人唱错,可以让唱错的人来进行才艺展示。这样将同样的一首歌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出来,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培养学生之间合作的默契,同时集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音乐游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采用情境表演、音乐模仿、音准训练、音乐接龙、合唱等多种游戏形式,强化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宪发.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4(13):127-128.
[2]钱静宇.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21):15-16.
[3]张艳.在音乐中嬉戏,在嬉戏中学习音乐──议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2,18(3):118.
[4]周妮娜.激發兴趣,感受“乐”趣──浅谈低年段音乐趣味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2(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