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力的策略研究

2018-07-21 12:14李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小学语文

摘 要:萧伯纳曾经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来提高小学生对于学习兴趣,而小学语文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深的影响,因此如何使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就要求教师对于学生进行信心的培养,通过信心的建立来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基于以上观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小学语文教育的顺利开展,从而全面提升我国整体的语文教育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人民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学生 自信力

一个人成功的有效动力就是自信力,拥有自信力的人就会拥有优秀的个人品质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对于自身高度认同就会产生强大的自信力,而语文作为一门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力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魅力,对于学生进行自信力的培养。在小学这个智力和心理都在快速成长的阶段,要进行更加全面自信力的培养,以此来奠定未来学习生活中拥有健康的心理,因此本文对于以上观点进行分析介绍,首先介绍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自信力如何培养,其次说明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最后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力的策略进行总结,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自信力,从而在未来生活中更加优秀。

一、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自信力培养

一个人的自信力并不是先天形成的,使伴随着人逐渐的成长从而缓慢形成的,学生对于自身的认同、自我的认识都对自信力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自身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学校,包括教师的指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谈,简单比喻,教师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坏的概念,会使学生产生自我认知,因此缺少自信力,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其教学科目富含丰富的文学素养,因此更容易对于学生培养自信力,在语文教材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追求完美,但却无法追求到,因为追寻的过程便是一切,在教育的领域里,戏剧的本身不是重点,而是孩子们,因此说明在教育小学生过程中,以小学生为主,一切为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力为目标,是小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二、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

(一)语文教师未曾欣赏的对待小学生

在目前的教育方式中,对于小学生的好坏仅仅是用成绩判断,忽略小学生内心想法,学生往往很在意教师的目光,而我国大部分语文教师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温和的态度,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得到的是教师的冷嘲热讽,在学生的幼小心灵埋下怀疑的种子,使其在未来成长中都带有自己是坏孩子的心理,导致缺乏自信,使小学生不能健康的快乐成长。

(二)缺乏师生交流,使小学生无法产生自信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是讲解课堂内容,仅为跟上教学进度,对于小学生仅是当成学生对待,未曾明确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不仅是教书,其更重要的是育人,对于学生未曾进行有效的沟通,难以理解学生内心的童真童趣,从而使教师仅是完成教书目的,对于小学生的内心毫不重视,使小学生难以形成自信力,从而影响未来的学习生活。

三、小学语文教學中培养学生自信力的策略

(一)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小学生的一切

小学生普遍看重教师对自身的认同,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抓住这种心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小学生,进行多表扬多鼓励,不能进行敷衍,以免给小学生带来心理伤害,语文教师要认清自身的责任感,用最真诚的心面对小学生,用自身的博爱来对待小学生,其实会发现小学生不仅童真童趣,曾经,有位小学老师在日记中记下:学生们的想象真的飞起来了,可惜很多都被忘记了,我只记得短短的上课时间,学生们的瞳孔像是天上闪烁的星星,对于我内心的温暖难以诉说。由此可见,语文教师面对学生会增强自身的使命感,以这样的心态去教育小学生,会使小学生自信力不断提升,从而发展的更加优秀,

(二)增进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激发学生的自信力

交流可以使师生之间更加亲密,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像指挥者一样,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会使小学生产生自卑感,因此要在课堂上进行平等的交流,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自信力,对于学生与学生之间,语文教师要帮助他们进行沟通,比如进行语文小组合作,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还能使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差的同学,以此来找到小学生的自信,拉近与教师和同学的距离,从他人身上激发自身的自信力。

(三)用竞争意识,激发小学生的自信力

良性的竞争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自信力的发展,比如在语文朗读上,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良性竞争的方式,通过竞争让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在教学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找春天》一课时,有位小学老师的教学片段如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争得面红耳赤,不一会,有孩子举起手来“老师,我们认为是‘探望的意思,小草从地下爬出来,探望他的好朋友。”另外一个学生举手,“老师,我们小组认为这里的‘探是指小草从地下长出头来。”老师说“长出头来?”“冒出头来”“钻出头来”学生们抢着回答。从上述内容可见,学生们被激发竞争意识,同时也激发心中的自信力。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自信力,从而使其心里健康发育,因此要语文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灵沟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力,从而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新华.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信的培养[J].学周刊,2016(06):199.

[2]辜伦.用爱为语文后进生插上自信的翅膀[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3):46.

[3]陆素萍.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拥有自信力[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7):44-45.

作者简介:李岚(1982.09-),女,四川南江,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小学语文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