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贤
摘 要:微课是新课改有利的科技支撑手段,教师可通过微课直观的演示,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小学语文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涵盖了多重领域的知识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博览群书,以便在开放性的问题中,能够针对学生的课堂反馈应对自如,从而促使學生“亲其师,信其道”,提高课堂的互动活跃度,微课作为语文的教学辅助,可在短时间完成抽象到直观的效果呈现,在三维立体视角下,突破课堂的封闭限制,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以宏观的角度建立辩证意识,逐渐在微课的指引下获得全面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微课 小学语文 教学 应用 问题
小学语文做为一门基础的学科,美篇文章都需要学生了解主旨内涵,在不断的思维发散中,获得语文的多重感悟,微课契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彻底打破了语文教学的沉闷性,教师应与时俱进,发挥出微课的优势,在课堂上转变教学角色,让学生从学习的旁观者状态中脱离出来,逐渐代入自身的情感体验文章的真知灼见,微课图文并茂,且网络的大环境中能够获取大量的信息,教师可打破陈规,在课堂上随时根据学生的困惑点,充实语文的教学内容,以微课为载体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应用微课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中的情境描述较多,但小学生鲜少有机会设身处地的感受情境意境,通过微课可将文中描绘的内容,以动态化的形式直观的展示出来,不断以新奇的视角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不由自主的表述观点,这种吸引无形中提升了语文的魅力,打消学生对于语文的畏难心理,引人入镜的灵活处理教材,可通过情境更直接的体验与感受。例如学习《月光曲》时,教师可利用微课将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的情景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月光的清幽、景色的美好,使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乐趣。再如《开国大典》一课,许多同学未去过天安门,仅仅通过插图,并没有办法感受到天安门广场的气势宏伟,从而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效果。而微课的使用,可以通过教学视频与图片的配合展示,更形象地描绘出天安门的宏伟、人群的激动,视觉与听觉配合,刺激学生的感性认知,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达到教学目的。
二、应用微课活跃气氛
以往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占据独裁者的地位滔滔不绝的口头描述,学生难有发言的机会,一直处于被动的环境中,学习的压力较大,教师可抓住微课的契机,在课堂上以微课简明扼要的提出问题,突显文中的重点部分,小学语文有了微课的帮助,学生开阔了思维,能主动和小伙伴讨论互动,能更深刻地理解语文知识,从而更有效地学习。如果这时,教师能细心地指导学生、引导学生,那么学生将会对语文有不一样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题西林壁》这首诗时,可以先让学生知道这是苏轼写庐山的一首诗,让学生知道庐山的壮观,然后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庐山的一些图片,让学生对庐山进行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在自己的想象里感受“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就像一句话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借助微课辅助教学,构建语文的知识点框架,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语文内容的学习中,然后能把自己感受到的语文知识分享给其他同学,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思考领悟语文知识,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三、应用微课以生为本
微课之所以备受学生欢迎,关键还在于其采用的是生动有趣的微视频教学方式,同时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方便学生在家中利用电脑或智能手机进行观看。教师在设计微课时需要抓住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尽量采用生动有趣的画面、图片、声音、文字、视频剪辑等来增添微课的趣味,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微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以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文章教学为例,由于课时有限,对于课文中生字词的学习就可以提前应用微课教学。这篇文章中共有13个生字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字词的音、形、义,教师可以使用语言讲解、文字陈述、图片展示、视频诠释等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一节有趣的微课,比如学习“孔隙”这个新词时,可以采用图片或者短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孔隙的含义即洞眼非常窄小的缝,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够理解和掌握新的生字词并学会灵活运用。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学习《挑山工》这篇文章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就需要借助微课教学来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挑山工”的辛苦与质朴,思考作者这种描写手法并熟悉这种描写手法,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应用微课发散思维
随着教学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实现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在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索精神等,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没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引起重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有效应用现代化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深入的思考,并展现自我的个性。例如:在《赵州桥》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赵州桥的图片,让学生总结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在学习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座桥,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如在进行《五彩池》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五彩池的景象,并在观看之后让学生发表看法,交流观点,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具有诸多的优势。微课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都很精简,内容也较少,因而学生掌握起来更加容易,学习效率更高。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具有诸多不足,因而教师在对微课进行实际应用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为培养综合性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正菊.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5(9):76-77.
[2]俞尽沙.浅论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上),2016(5):150-150.
[3]眭完齐.浅析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17).
[4]王茴.以微见著,提高学习效率──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