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刚 熊永亮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其特色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和完善是业内关注的焦点。中职院校往往采取内外资源互补、校企合作联动的模式,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拓展合作范围,增强合作密度,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全方位地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在梳理中职院校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校企合作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中职教育 校企合作 问题不足 改革对策
与最早开始研究就业能力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此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我国有关就业能力的研究也多集中于解决失业问题、减缓就业压力等方面,将其作为一种生存技能或者综合素质进行探讨还相对不足。简而言之,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表达能力,就是指学生毕业之后所呈现出的可以被企业所接收的一种资本;第二是适应能力,要求毕业生能够适应当前的就业市场和工作环境,能够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第三是自我发展能力,是指学生工作以后要综合提高的上进能力和相关的管理能力。
1.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与普通高中的学科基础教育不同,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以专业型、技能型为主,换句话说,其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需要就业市场同频共振。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中职教育大多以培养一线的操作工人为主,娴熟的专业操作能力就成为其人才培养的核心。所谓以就业为导向,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渗透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来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这使学生毕业后面对工作中各式各样的复杂情况时难以得心应手。所以,近期有学者呼吁应加强理论课的比重,保证理论知识与专业操作能力相匹配。
二是重视的实践能力。重实践、轻理论是我国中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造成学生理论储备薄弱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强。
2.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培养模式
中职院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往往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联动,共同制订学生的培养计划。例如,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就严格遵循“學校围着市场转、培训围着企业转、知识围着技能转”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也主要以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为基础,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就目前情况而言,定向培养、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即时就业,以及众所周知的订单式培养,仍然是比较普遍的形式。
3.以“双师型”为核心的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体现在双方共同制订学生的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和实习项目上,更为重要的是,师资队伍也采取由专职教师和企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所组成的兼职指导教师相结合的方式。此外,众多中职院校也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术型与职业型完美融合的“双师型”教师。这也是职业教育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理论、完善的技术知识结构和娴熟的理论教育技能,并且具备较强的专业动手操作能力和示范能力的专业化教师。
当然,“双师型”教师并不是教师与技术工人的简单相加,其核心内涵依然是双素质和双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偏重于一种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我国中职教育中的“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有相关行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更需要有一定的经济知识,以及能够对市场、质量、效益、产业等进行把握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在行业、职业更新换代日益频繁的今天,“双师型”教师面临更多的新兴事物的挑战,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教育环境的变化。
1.“订单式”模式渐趋僵化
“订单式”模式是学校和与学校进行长期合作的企业之间,通过相互“订货”的形式来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历来被视为一种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此种模式下,教学目标基本上是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来制定,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简化了招聘程序。
然而,任何一种模式都需要不断更新完善,都存在着僵化刻板的危险,“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自然也不例外。就目前情况而言,虽然这种模式在短时期内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但是随着机械化向传统企业的渗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悄悄发生变化,完全依靠由某类甚至某个企业“订货”来实现毕业生就业的中职院校本身就留有很大的隐患。再者,“订单式”模式需要学校与企业存在着稳定的合作,从与企业签订合约到毕业生进入其内部工作本身就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期间,一旦市场或者企业发生变动,后果不堪设想。最后,其教学目标和培训内容也需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学校如何让已经培养出的人才快速适应企业的转型,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企业如何做好人才就业后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是这种培养模式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2.教材缺乏针对性、职业性
调查发现,32.1%的学生认为现有的教材内容和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和职业定向性,14.6%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太过艰涩,与实际的专业操作脱节。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纲领,是教师进行指导的重要依据。然而,教材内容陈旧、僵化刻板的言说方式,都造成了学生对教材不感兴趣,教师的思维受到限制。课堂效果的呈现及学习氛围的调动,基本全靠教师个人的授课方法和模式,而参差不齐的教师水平使得其对陈旧教材内容的弥补相当有限。
1.多方联动加强校企合作
与培养科研人才目标的学术型教育不同,职业型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为基础、以实践为手段的适用型教育,其教材内容中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要小于实际的操作比重,而娴熟的职业技能必须要有专业的、长期性的实战训练相配合。
这就意味着教学资源需要内外联动,校企配合双管齐下共同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事实上,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就非常强调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注重对校园与社会相关资源的整合。比如,德国就规定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根据相关企业的实际需要,基本实现学校教育和工作岗位实战演练的零距离,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澳大利亚的职业学校更是有“教学工厂”之称,与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人事部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空间。
我国的中职院校也应学习这种“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学校在设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进行细致的课程设置时,可以征求相关企业的意见,甚至可以双方共同制定該类人才的培养方案,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线和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实践实习基地,实现从校内的实践场所到企业工作现场的双培养。
2.制定系统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
校企合作、内外联动已经逐渐成为为中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原则,然而在“订单式”模式渐趋僵化的同时,需要对此项原则的具体落实进行调整和更新。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一整套系统完善的制度加以保障。
具体而言,可以借鉴国内外相关院校的经验,如设立企业冠名的班级,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聘请该企业的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等。如此一来,学生毕业之后就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激发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兴趣和动力。
3.拓展教师资源,提升教师素质
面对中职院校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双师型”教师匮乏的现状,必须拓展教师资源,提升教师素质,建立“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首先,可适当提高中职院校教师待遇,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融入其中。其次,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教学环节的实例示范,促进教师与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双向提高,如可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由同一教师负责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双师型”教师能力的提升,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教师资源,降低教育成本。最后,要在对现有教师加强培训、提供更多进修机会的前提下,外聘一些技能型人才,以壮大师资力量。外聘的人才可以是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级技工,也可以是各个岗位的一线管理人员。总之,要根据本校的实际需求状况,建立一支稳定性强、素质高的兼职教师队伍。
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就业市场变幻不定的当今时代,如何对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有利因素,综合提高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必须思考探索解决好的问题。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从重复性的操作型向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复合型转变。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需要慢慢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特色鲜明的培养和考评机制,以促进校企合作、内外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和专业化、特色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长文.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12).
[2]许庆祝,李士军.“订单式”培养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冶金教育,2006(1).
[3]汪晶.试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8(1).
(作者单位:核工业南昌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