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守锂
这是一个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国经济的成就一直在延续,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创新发展,中国经济的每一次突围,其源动力都在于人力资源的再升级。因此,经济的每一次律动,都波及职业教育的阴晴与寒暑。作为新时代的高职教育,预知市场及技术更迭的时效,掌握先进设备在教学上的主导权,构建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培养模式,是提早储备高端技能人才的应时之举。以新思维办学,在高起点育人,用长眼光治校,举大投入建校,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就是这样紧随着江门经济社会前进的脉搏,通过产教融合,不断创新办学模式,调整专业与专业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区域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进步须臾不离的中坚力量。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南方职院)创设于2009年3月19日,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设有30个专业,其中工科类16个,占53.3%,以工科类为主,涵盖文、经、管等学科。学院现有教师5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近一万(9896人),其中工科类学生4800人,占48.5%。已有六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历年都在98%以上。
理念引领:特色学校办学模式的根基
一所学校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理念的引领。
小河流水、绿树成荫,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实训大楼与气势雄伟的教学大楼相得益彰……走进南方职院,你能清晰地感受到这里的环境清静幽雅,人文氛围浓郁。“新时代高职教育高端人才阶段性特征表现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技术能力必须与先进的机器设备生产技术条件要求相匹配,这种匹配要具有市场及技术更迭的时效性。学生的培养环境、条件、制度、文化等必须与真实的产业企业匹配一致。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必须掌握高端先进设备在使用上、在人才培养教学上的主导控制权。这实际上是对办学模式提出匹配性要求。”南方职院院长陈光潮表示,对新时代经济、产业、职业教育阶段性特征的认识,是学院确定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依据。
在推动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南方职院以产教融合为依托;以智能制造专业群(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控制技术、软件技术)建设为特色;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为引领;以人工智能为综合导入,推动高端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全面提升高端人才培养质量。
模式构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2015年10月,江门市携“全国首批小微双创基地城市”头衔到深圳“双创周”活动作招商推介。台下,有一个人听得格外认真,他就是深圳市一家从事智能机器人研发的企业负责人周志强。一个月后,周志强作出“移师”侨乡落户江门高新区的决定,促成了后来与南方职院的校企合作:校方注资并提供大量有理论功底的学生,企业提供研发技术并指导培训学生,校企深度合作建立“校中厂”——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
建设“校中厂”,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
南方职院以工业机器人专业教改为先导,创建了“校中厂”式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作为工业机器人生产与服务平台,为学院的科研成果转化,自动化生产线的孵化,学生实习实训以及校企深度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可行性保障和实验平台。该公司去年获得了“2017广东(江门)人工智能创新示范企业”的荣誉,2017年被批准为“江门市创业研发中心”,该公司去年创造产值1000多万元,今年预计创造产值5000万元,争取五年内实现5亿元产值目标。
2018年,学院第三、四栋教学大楼建成后,还将在一、二层近2万平米新建车间和实训室,与广东今科机床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展工业母机—五轴以上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装配、调试,将这些现代先进制造高端人才必备的技能和训练引入职业教育的“实训课堂”,将原有的“校企合作”深化为“产教融合”,探索多模式下的产教深度融合。
以工业机器人为引领,探索现代学徒制改革
“使用机器人产品,可解决人工无法承受的潮湿、噪音、持续高强度工作等问题,效益比之前提升4倍以上。企业实力得到壮大的同时,学生深度参与研究、安装和调试,如此一来,既满足厂方的生产需要,又满足校方教学培训需要,既为客户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也为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强表示,这种高度市场化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及其良好的市场反响迅速引起相关部门、行业机构和高校的注意。
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南方职院尚不属试点单位,但他们充分利用“校中厂”校企深度融合的优势,自2017级新生开始,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为先导,以南大机器人公司为基地,启动了“现代学徒制”的“先行自试”教改工程,稱为“准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现已有60余名学生参加了“工业机器人准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师徒关系以拜师礼方式确认。目前,试点班学生以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试行教改;在南大公司参与实际生产、安装、调试,甚至部分设计和优化,学生参与装配的机器人教学装备不仅用于南方职院的教学,还行销广西和广东部分高职院校。公司自14、15级毕业生中选拔优生留校,壮大公司生产规模。打造校企共育高端高技能人才的新模式,使产、教双赢,携手壮大,携手发展。
探索教育责任制,强化职教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要对国家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要提升新时代下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育人的全程质量把控就要责任到人,全员参与。2017年9月,南方职院推出教育团队责任制,打破系部和职能部门界限,组建了32个教育团队,基础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和师傅,以及职能部门领导和职员全员参与。教育教学质量由团队长负责,对学生在校3年全过程教育跟踪、负责到底。不仅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还要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高端的教育资源“专供”,对学习困难和缺乏学习信心的学生要“开小灶”,以爱心“推、拉”前进,减少“掉队生”,让每位进入南方职院的学生学有所获。
提升学术水平,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端师资队伍的建设。南方职院组织教师到企业去锻炼和带队实习,同时也参与南大机器人的生产和装配,提高实训指导水平和动手能力;也接受南大机器人公司的工作人员参加课堂理论学习,和学历提升教育,增强师徒理论沟通和指导,使校企双方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高度配合,协调互动,既使理论学习不脱离生产实际,又使生产实践不脱离理论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南方职院与时俱进,紧扣区域产业经济,为了加大创新力度,学院大力搭建高端人才培养平台。经广东省人社厅批准,学院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建立了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基地充分利用武汉理工大学坚实的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大量的博士毕业生资源和学院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先进制造能力,利用比邻江门国家高新区,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区域优势,在合作中优势互补,共享成果,共谋发展。
特色彰显:实践产教融合的品质收获
经过两年多的高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南方职院的声誉显著提高,也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肯定;办学方向进一步明确,突出功效表现为:充分发挥产、学、研、孵的综合优势,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助力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助力生产企业装备升级;助力企业创新提质;助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孵化与实践;助力校企深度融合与发展。
以“产”推动工学结合,推动产教双赢
产教融合的实践中,面向校外企业来料加工,生产高精度零配件以及模具。以校企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双赢多赢的合作理念,以“来图加工”“来料加工”和“协助生产”等多种生产方式,助力当下中小微企业以传统加工设备无法完成的加工任务;特别是小批量、个性化、高精度的模具加工,实现“工作母机”的效应,助力企业生产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校中厂”方式生产管理,推进学生实战实训,让实训者参与“真刀实枪”的生产。产教融合,产教互补,让实训耗材和设备维护与产品销售、价值回馈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使设备高效利用和实训贴近实战持续发展下去,造就高技能技术人才。
以“学”强化校企对接,解除企业后顾之忧
企业先进装备升级的影响因素,其中重要的一项是企业顾虑设备升级后无人操作、维修和管理。学院则以此为“切入点”,以适应企业需求为导向,调整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在智能制造生产车间的建设上集成了各类、各功能、各种品牌(如:库卡、ABB、发那科、安川和国产机器人)的机器人;使教育实习、实训方面既有单体设备操作、维护、编程和修理,又有系统协同和生产线联调,使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群的各类专业受训者在实际生产中学习,在实际车间中扩展知识面。
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理论教学和仿真试验;台架验证和上机操作;跟岗实习、企业顶岗和项目开发三阶段七环节,强化受教育者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既面向企业开展管、用、养、修方面的培训,又开展针对企业未来设备升级的专用人才“储备式”培养,学生第三年级的“专修式定向培养”,则根据企业的实际选用设备,实施“定靶定单”专业实训。同时,与南大机器人公司配合,以“毕业上岗”“销机配人”策略消除生产企业的人才匮乏之虑,从应用人才培养方面助力“中国制造2025”推进。
以“研”搭建平台,发挥产教融合优势
企業先进装备升级的另一担忧因素,是装备升级的适用性和投资风险。中小型企业的再投入资金大多不太宽裕,没有十足的把握,很难下定装备升级的决心。南方职院和南大机器人公司以工业4.0生产线为“母体”,开展面向企业装备升级的解决方案研究和专用生产线及自动化工装夹具的设计、研发和试验、实验及验证方面的探索,研发多种方案、多种形式的中小微企业适用的“生产线子机”,旨在以“向上缩距,向下兼容”的研发理念,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特点与企业设备技术改造投入的承受能力,弹性式的智能化改造,做好企业的技术支持和解除企业投入的后顾之忧。目前,已获得32项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和软件著作专利。即将完成机器人核心部件谐波减速器自主研发和试制工作以及视觉智能机器人的配套工作。现已为8家企业提供了产业升级方案,为18家企业提供了成套生产设备,为3所高校提供了成套机器人教学设备,与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文机器人公司(广工下属公司)、华数机器人公司(华中科大下属公司)建立了创新基地和协同发展的战略伙伴。
以“孵”设立标靶,为区域内企业智能制造助力
南方职院的智能制造生产车间采用“U形航站楼式星型布局”。每台工位机器人的背部均留有相应的扩展空间,添加辅助设备即可扩展为专用的生产线或专项试验平台,从而具备“工业生产线母机”功效。主体设计符合柔性生产的需求和个性化生产的示范,这将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提供设计方案和试验、验证平台,也将极大地推进智能制造的实训、实验范围,也有利于开拓受训者的创新思维训练。与南大机器人公司的深度融合,为学院的科研成果转化、自动化生产线的孵化、学生实习实训以及校企深度融合的探索提供了物质基础、可行性保障和试验平台。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顺应时代发展规律、趋势要求,以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最高目标,发挥民办体制的优势,办出特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区域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最大价值。
责任编辑 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