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涛
[清]筱峰、王素 吴熙载像 125.8×58.8cm 纸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吴熙载,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卒于同治九年(1870)。原名廷飏,字熙载,后因避清穆宗载淳(同治)讳,更字让之,又字攘之,别署让翁、晚学居士。江苏仪征(属扬州)人,诸生。原籍江苏江宁,自父吴明煌起移居仪征。书画家、篆刻家。少为包世臣入室弟子,他精小学,恪守师法,又能自成面目,为世人所崇尚。兼作写意设色花卉,精金石考证,著有《通鉴地理今释稿》六卷、《晋铜鼓斋印存》四卷(李培桢辑)、《师慎轩印谱》、《吴让之印谱》、《吴让之手批印存》、《匏瓜室词》等。
吴熙载以篆刻和篆书闻名于世。道光八年(1828),吴熙载篆刻开始师从邓石如印风。《吴让之印稿·自序》(1863)中言:“让之弱龄好弄,喜刻印章,十五岁乃见汉人作,悉心橅仿十年。凡拟近代名工,亦务求肖乃已。又五年,始见完白山人作,尽弃其学而学之”①。晚年运刀更炉火纯青,在浙派风靡印坛的当时,将皖派中的邓派推向新的境界,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人常言,能以碑刻摹印,传邓石如篆刻一派者,吴熙载也。后学邓派者多以让翁为宗。之后的钱松、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诸家均受其影响。
吴熙载初学篆书,受邓石如篆书和玉箸篆的影响较深,同时还吸取了汉代碑额的用笔、结字等特点,但又不拘泥于造型,书写得轻松活泼、洒脱自然,秀雅飘逸中又自含清刚之气,开小篆书法鲜活灵动的新境界。他的小篆以圆劲流美闻名于世,用笔清雅,起笔方圆并举,凝练切入,轻松运行,急缓并用,收笔自然。回锋或内敛,或轻灵出锋,篆法方圆互参,与他体态修长的字形相得益彰,有“吴带当风”之妙。虽其篆书传邓石如衣钵,但行笔的开合、间架的布置都别有情致,有自己的风格。
后世诸家,对吴熙载的篆书评价颇高。吴昌硕赞曰:“下笔谨严,风韵之古隽者不可度,盖有守而不泥其迹,能自放而不逾其矩。论其治印,亦复如是。让翁平生固膺服完白,而于秦汉玺印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习,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让翁,职是故也”②。黄宾虹曰:“维扬吴让之,四体书学邓完白,而姿媚过之,因以其笔法作画治印也,承西泠诸家之绪,初学浙派,终专徽宗。……然让之姿媚,一竖一横,必求展势,颇为得秦汉遗意,非善变者,不克臻此。”③
吴熙载临习篆书,与其师包世臣有关。包氏的书法理论建树主要在倡导碑学方面,但包氏在帖学方面也颇有研究。吴熙载以往临仿的对象,多是宋以前的帖派书家,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黄庭经》、王献之《廿九日帖》《奉对帖》、孙过庭《书谱》、颜真卿《争坐位帖》④,但篆书作品较少。日前笔者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发现了一件吴熙载仿临的篆书作品——《弟子职》八条屏,纵174厘米,横44.6厘米,纸本,为吴熙载书《弟子职》全篇,文字数量之多(共计649字),在其作品中甚为少见。
其中第一帧有马衡补题:
吴让之篆书弟子职八帧,昔年移家时佚其二,匆匆卌年,恐无延津剑合之望。因效其体,书以补之,愧不能似也。三十七年冬,马衡识,时年六十有八。(钤白文印“马衡叔平”)
第八帧有吴让之落款:
石卿仁三兄服膺斯语,属仿书之,让之弟吴熙载。(钤白文印“熙载之印”“吴氏让之”)
“石卿仁三兄”为河南商城名士杨铎。杨铎(1813-1879)⑤,字石卿,号石道人,商城人。祖父杨嗣沅,嘉庆辛酉年(1801)进士,官居江西德兴令,曾参与编纂清代《商城县志》。父亲杨式櫹,太学生。长兄杨奕焜,太学生。杨铎在家排行三,故常被人称为“石卿三兄”。杨铎幼承家学,屡试不弟,后以县丞职入项城袁端敏公(袁世凯之叔祖)襄理文牍、军幕。咸丰十一年(1861)擢县令,加同知衔。光绪五年(1879)署震泽县(今江苏吴江)知事,未及一月病逝在任上,年66岁⑥。生平嗜好金石,青年时曾游齐鲁燕赵、吴越江汉之地,凡山川碑志、祠庙墓阙、钟鼎款识、残碑断碣,皆搜寻拓辑。甚至妻孥诟谇亦所不顾。常与山东朴学家许瀚论学,交往颇密。工画,下笔俊爽,迅扫疾驰。善花卉,尤工诗,历数十年编就《金石志稿》。咸丰十年(1860)该稿于南清河猝遇兵警散失,又复集残零,矢志不移,终成《金石志》,今《中州艺文录》存其目和自序。杨铎仕途困顿,以诗画述怀,著有《三十树梅花书屋诗草》八卷、《函青阁诗稿》、《攀古小庐文》(均已遗失),还有《函青阁金石记》及《中州金石目》八卷。
杨铎“结交多胜流名士,高谈雄辩,征逐于酒旗歌板间,颇有惊人风味”⑦。其在淮扬、金陵等地,结诗社诸名流,如丁柘唐(丁晏)、颜夏廷、何子贞(何绍基)、刘寿曾(刘恭甫)、刘显曾(刘诚甫)、薛介伯(薛寿)、高叔迟、张穆(张石洲)、鲁一同(鲁通甫)、莫友芝(莫子偲)诸名士,与他们咸相唱和⑧。吴熙载也是其结交的名士之一。杨铎曾经重绘汤贞愍(汤贻汾)所作的《三十树梅花图》,何绍基、王锡祺、孙锵鸣等人均为其题诗,其中何绍基题诗:“书屋梅花三十树,壑秘云寒山太素。问君书屋在何方?笑应客曰不知处。石头城下黄草深,梅花渺渺不可寻。作画老翁同画去,破楼相对怆人琴(石卿云汤雨生曾为作图,已毁)。”⑨
吴熙载早年居住在仪征,青年时期因从事科考,每三年两考,他都要往返于仪征、泰州。虽其最终只被录取为“生员”(秀才),但从这时起,他和泰州的文人雅士有了比较多的交往,建立了友谊。中年后,吴熙载长期寓居扬州,此时吴氏名声已起。据清《芜城怀旧录》记载,吴熙载在扬州时,曾住在石牌楼观音庵,当时观音庵内还寄居着画家王素,“王画吴字”为时推重,“当时士大夫家,皆非王画吴书,不足相配;若不得其一,即以为减色”⑩。当时王、吴声名并重,而且关系极为密切。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筱峰画吴熙载像王素补景图”,可谓二人交往的一个写照。此图画庭园水边,树木葱郁,假山林立,吴熙载身前有条石一块,上面放着书籍和茶杯,吴熙载坐在石上品茶。假山边有二童子在炉边拿着芭蕉扇,扇风烧水侍茶,一童子前来石案摆好茶杯,展书问学,吴笑而答之。画面笔调轻松,设色淡雅,展现出吴熙载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画面右上题款:“让之仁兄大人玉照。筱峰写,小梅补景。”筱峰不详。王素,字小梅、小某,晚号逊之。甘泉(今江苏扬州)人,是“扬州十小”主要代表人物。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卒于光绪三年(1877),早年学鲍芥田,后师法华嵒,人物、花鸟无不入妙,亦精篆刻,效仿汉印,惜为画名所掩。
[清]吴熙载 临完白山人 122.7×39.8cm 纸本故宫博物院藏
清咸丰三年(1853),吴熙载54岁,为避太平天国战乱,他流寓到了好友较多的泰州,前后长达十数个春秋。首寓泰州首富姚正镛(仲海)家。汪鋆(砚山)作为吴熙载的仪征同乡,曾随吴学艺,他在《扬州画苑录·吴让之》中说:“鋆乱后师事之,终日晤于泰州姚氏迟云山馆。”吴熙载寄寓泰州期间,以金石书画为生,常与当地名士墨客雅集唱和,分题拈韵,集锦作画。
从现有资料可知,杨铎与吴熙载交游颇多。他曾为杨铎所作的《秋林诗思图》题诗:“乌桕丹枫叶渐凋,杜陵蓬鬓感萧萧。奚囊收得秋光满,聊与西风破寂寥。”这首诗是其伤感之情的自然流露,与“筱峰画吴熙载像王素补景图”所表现的心境完全不同。《秋林诗思图》除有吴熙载的题诗之外,何绍基也曾题:“短篷炎日底,日日盼秋过。但恐西风起,翻增感慨多。旧游怀泲上,新赏寄江阿。好句能祛暑,凉情淡夕波(时相遇于淮浦)。”
有关吴、杨二人的交游亦可从杨铎的两方印章看出一二。1981年,西泠印社出版的《吴让之印存》中有两方吴熙载为杨铎的治印。魏锡曾所拓二十部吴熙载印谱,此《吴让之印存》是其中一部,由魏氏带到北京赠与沈树镛。魏氏所拓印谱,主要是吴熙载的自用印,也有少部分是当时为书画界朋友所刻而未及送出的印。其中便有“杨铎”(白文)、“石卿画记”(朱文)两方,边款模糊辨识不清。
在八条屏最后一帧的左下方钤“潘氏秋谷所藏”白文印,据考,该印为潘康保的收藏印。潘康保(1834-1881),原名贵生,后改名康保,字良士,号秋谷、青芝山人,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其祖父是与潘祖荫、潘世恩一起被称为“苏州三杰”的潘世璜,父亲是道光翰林潘遵祁。咸丰九年(1859)举人,同治元年(1862)考取咸安宫教习,湖北候补知县,先后知嘉鱼、钟祥、麻城等县。又署诸暨县知县,补用知府,著有《迦兰陀室诗钞》。
潘家家世显赫,故潘康保收藏极富。因敬仰黄易和翁方纲的学问,受其影响,酷爱书画金石,所藏金石拓本甚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一幅潘康保1864年旧藏《裴岑纪功碑》拓本,有冯桂芬于同治五年(1866)夏日隶书题引首:“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并钤“臣桂芬印”。莫友芝于同治庚午(1870)暮春到湖北,应潘秋谷之请,做了释文。末钤“莫友芝图书印”,右上角钤“同治甲子潘康保三十七岁后所行”,右下角钤“秋谷审定”“潘康保藏商周秦汉六朝文字”“潘秋谷所得金石书画”“替□鉴藏”等印记,近几年拍卖市场上亦出现了很多加盖其收藏印或者题跋的金石拓片。
潘康保自幼与吴大澂订交,吴大澂居家读书时,二人已经来往甚密。潘康保的四弟潘睦先(字季儒)的原配夫人即为吴大澂的三女。莫友芝晚年,书名已经极盛,潘康保曾托请吴大澂求取莫友芝的书法。
潘康保亦好藏书,上海图书馆藏有其校嘉庆十二年(1807)额勒布藤花榭刻本《说文解字》十五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其校跋清抄本《宝刻丛编》,其中在卷首潘康保跋曰:
《宝刻丛编》未见刻本。丁卯夏五,得是书于肆中,为戴松门所藏,错误甚多,未获校补。铁沙沈均初同年见之,出所藏二本假校。一为大瓢山人本,后有赵露门彤题跋,行款与此悉同,当是一本钞出者,而字画小误更甚;一为韩履卿崇钞校本,多《四库全书提要》二页,小长芦跋一页,较此本每行少二字,脱误及前后错乱处悉已更正。其中亦间有空缺数行,然已厘然可观,未知校何本钞录也。因以红墨照校一过。错乱太甚者,为重钞数页;复者割去之。虽未可遽为善本,较原书已不啻霄壤矣。康保记。
跋前有朱方印“潘秋谷校金石刻之记”,后有朱文长印“康保”。目录页有藏印三:朱文方印“潘秋谷校金石刻之记”、白文方印“戴印光曾”、朱文方印“松明山人”。卷一前有藏印七:白文方印“购此书甚不易”、朱文长印“涵芬楼”、朱文方印“海盐张元济经收”、白文方印“潘印康保”、朱文方印“秋谷”、白文方印“竹泉珍秘图籍”、白文方印“谀闻斋”。按,“购此书甚不易”印主为金檀,“潘秋谷校金石刻之记”“潘印康保”“秋谷”“康保”四印为潘康保之印,“竹泉珍秘图籍”“谀闻斋”为顾锡麒印信。“涵芬楼”“海盐张元济经收”两印,是张元济任商务印书馆主编时,为该馆收书时所钤印章。
杨铎卒于光绪五年(1879),而潘氏卒于光绪七年(1881),故据此判断,此幅作品应是杨铎去世之后的两年,即光绪五年至七年之间归为潘氏所有。
据此可知此八条屏,最早为潘秋谷收藏,清末转入马衡手中,其中有两帧在光绪末年(1908)因搬家时散失,40年后的1948年仍未将遗失的两帧找到,故马衡仿书两帧补全。1957年4月,国家文物局将马衡之子马彦祥尊其父遗嘱捐赠的1042件文物划拨给故宫博物院,此件藏品便列其中。
此八条屏“邓派”韵味十足,虽其用笔是在模仿邓石如篆书《弟子职》,但结体严整,屈曲盘回,用笔极为老道,意态清新淡雅,具文人士气,显示出自己的特点,应是吴熙载成熟时期的作品。
[清]邓石如 弟子职(刻帖局部)
细辨八条屏,其中第二、三帧应为马衡所补书,原因有二:一是这两帧纸张较新,二是无论从墨色上,还是从用笔上此两帧作品虽然法度森严、书风古雅,但总体来看,结体较吴熙载更为方正,笔意厚重有余而婉转不足。
《弟子职》是《管子》中一部十分特别的文献,也是研究古代礼仪和教育的重要文献。《管子》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言行事迹的书籍,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至秦汉时期。刘向编定《管子》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弟子职》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较为完备的学生守则,其内容是有关弟子从师时受业、作息、进退、应客、洒扫、馔馈等仪节,是一部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教育史非常真实、完整、宝贵的文献,也是后世官学、私学、书院制定学则、学规的范本。南宋朱熹曾言此篇为“童子入学受业事师之法”,清代洪亮吉认为“乃古塾师相传以教弟子者”,清代庄述祖也认为是“古者家塾教弟子之法”。汉代以后,《弟子职》几经沉浮,甚至一度几乎失传,直至清代才迎来了其发展的高峰。孙同元在《弟子职注》中言到:“弟子职今在管子第五十九篇,援据礼经,文笔简奥又似箴语。许君作说文,郑君注礼记,皆引其文,真古书也”。《弟子职》在汉代就已经受到郑玄、许慎的重视,也足以说明其重要性。
有清一代,书写《弟子职》的名家并不多见,且以篆书写之,则见邓石如晚年所书的《弟子职》刻本。而故宫博物院所藏吴熙载的作品,乃其临摹邓氏之作品。从现存吴熙载篆书作品来看,书写如此多文字的作品并不多见。
临仿是任何一个书家成长过程中均不可或缺的阶段,吴熙载也不例外。作为晚清重要的碑派书家,在实践中却并不忽略对帖学的学习,曾经大量仿书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颜真卿等名家作品。在篆书方面,他多仿书邓氏的篆书。故宫另藏有《吴熙载篆书临完白山人书》轴,亦为吴熙载所仿书邓石如的篆书作品,钤“吴氏让之”“晚敩生”两方白文印。同样受人所托,但受书人仲祥和书写时间不详,内容为:
帝尧陶唐氏,首阐执中之言,后世道学渊源之本。帝舜有虞氏,申明精一执中之旨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又发尧所未发也。仲祥二兄属临完白山人。弟让之。
《吴熙载篆书弟子职八条屏》共计649字,文字数量之多,在其作品中甚为少见,多年来因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对外公开展出,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注释:
①郁重今《历代印谱序跋汇编》,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10月,第472页。
②郁重今《历代印谱序跋汇编》,第473页。
③黄宾虹《黄宾虹金石篆印丛编》,赵志钧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10月,第92页。
④王道进《吴让之书法作品中的临仿现象刍议》,《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56-58页。
⑤商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商城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3月,第784页。
⑥商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商城县志》,第785页。
⑦陈恒和辑《扬州丛刻》(下),广陵书社,2010年6月,第992页。
⑧杨琼主编《商城文史》第六辑,中华诗词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07页。
⑨[清]何绍基《东洲草堂诗集》(下),曹旭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第7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