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考查化学学科素养——古文化中化学常见考点探究

2018-07-20 03:20安徽特级教师
教学考试(高考化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例题选项解析

安徽 徐 静 汤 伟(特级教师)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刚指出:“在高考命题中,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高考为国选材的重大使命。各学科在试题中都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化学学科是理综各学科中学生较为喜爱的一门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化学试题中常常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考查?下面我们通过具体实例作一说明。

一、借助古诗词、古文献中物质变化特点,考查化学变化的本质属性

物质的变化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我们现在所学习的主要是西方一些科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中,针对物质变化的基本规律,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如根据物质在反应前后的种类及数量特点,化学反应分为了四种基本类型,根据电子转移问题,又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等。这方面我们古时候的炼丹师们没有针对变化进行分类,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古文记载或一些诗词,在真正理解这些诗词、古文的记载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考查我们对化学变化的本质认识。

例题1我国古代人民编写的古诗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选项古诗或谚语含有的化学反应类型A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复分解反应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分解反应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化合反应D真金不怕火,怕火便是铜置换反应

【解析】“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指的是黑火药燃烧,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复分解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错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指的是碳酸钙发生的分解反应,选项B正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指的是“蜡炬”中烃类物质燃烧,不是化合反应,选项C错误;“真金不怕火,怕火便是铜”指的是铜与氧气在加热下发生的化合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B

例题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献的记载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B.《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C.《泉州府志》记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D.《梦溪笔谈》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解析】白酒的烧制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蒸馏操作,没有涉及化学变化,选项A错误;《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是用水把青蒿中的有效药物成分浸取出来,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错误;黄泥具有吸附作用,蔗糖的分离提纯可采用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选项C错误;“熬胆矾铁釜亦化为铜”说明Fe和 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该反应为置换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D

二、借助物质性质特点,推断物质基本成分或化学式

学生学习化学常常缺乏文化自信,总是感觉化学中的物质是西方科学家发现并命名的,我们的中华文化没有记载,其实不然。远古时候,中国就有许多炼丹大师,他们就相当于现代的一些研究实验的科学家,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物时也发现了众多有实用价值的化学物质。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古书记载,弘扬我们的文化。解答该试题时,古文中的名称与我们现在教材中所出现的名称可能不一致,将古文献中的物质名称与现代化学教材中的物质名称联系在一起,我们需要能够理解古文献中所描述的物质具体状态与性质,这样考查也达到了学有所用的目的。

例题1(2015年·新课标Ⅰ卷)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解析】根据古文记载,可以得出该强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性最烈,能蚀五金”“五金八石皆能穿滴”,借助选项,可以得出硝酸符合题意。

【答案】B

例题2《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鼻冲水”条目下写到:“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在“刀创水”条目下写到:“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这里所说的“鼻冲水”“刀创水”分别指的是 ( )

A.氢氟酸、食盐水

B.氨水、碘酒

C.石灰水、硝酸

D.稀硫酸、食醋

【解析】根据文中提供的物质性质“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可以得出该物质具有刺激性气味,可为氨水;根据性质与用途“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可以得出对应物质碘酒符合题意,选项B正确。

【答案】B

三、借助古文献记载,考查化学中远古与现代的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实验,古文中也有多处记载一些炼丹大师、炼药大师等等的一些规范实验操作问题,当然,这些基本操作与我们现在学习教材中的一些操作名称可能不同,但是其操作的本质过程应该是一致的。2017年新课标Ⅰ卷第8题重点通过古文献记载,考查了古实验与现在化学实验名称的联系,解答该类试题时,重点是把握文献中记载的实验操作的本质过程,不能够仅仅关注表面文字记载。

例题1(2017年·新课标Ⅰ卷)《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解析】“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显然其变化特点是砒霜通过受热,转化为气态,遇到一些器具,便凝结,其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故选B。

【答案】B

例题2《天工开物》中对制造染料“蓝靛”的叙述如下:“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文中没有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 )

A.溶解 B.搅拌

C.升华 D.蒸发

【解析】升华为固态物质受热直接转化为气态,文中描述没有该实验过程,选项C错误;“水浸七日”即为溶解;“搅冲数十下”即为搅拌;“掠出浮沫晒干”即为蒸发。

【答案】C

例题3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民间酿酒的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方法可用于分离 ( )

A.丙烯酸甲酯和甲醇

B.对硝基甲苯和含硝酸的水层

C.硝酸钾和氯化钠

D.氯化铵和碳酸铵

【解析】根据文献记载“蒸烧”关键字句及其语境,可以得出该处指的是实验中的蒸馏方法,丙烯酸甲酯和甲醇混合,一般采用蒸馏方法分离,选项A正确。

【答案】A

四、通过古诗词或古文记载,综合考查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

近年来高考特别注重综合素养的考查,一个选择题,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多个不同的知识点,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力,借助古诗词或古文记载,也同样可以达到该考查目的,此时解答该类试题时,我们在真正理解古诗词或古文献的基础上与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真正对接。

例题1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诗词的意蕴含蓄,意境深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中的“柳絮”和棉花的成分均含纤维素

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烟”是弥散在空气中的PM2.5固体颗粒

③“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体现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①柳絮与棉花的主要成分均为天然的多糖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①正确;②“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烟是水雾,属于胶体,不是弥散在空气中的PM2.5固体颗粒,②错误;③“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描述的是梅花的花瓣从枝头飘零,即使落在道路,被车马行人辗踏,变成了泥泞或是尘土,梅花的寒香不会改变,仍旧会留存于世。从自然学科角度分析,属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依然存在,该诗词中没有体现分子由原子构成,③错误;④说明了落花后最终变为春泥肥料,中间经过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④正确。

【答案】C

例题2(2017年·安徽合肥三模)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

选项目的古代文献说明A使用《周礼》:“煤饼烧蛎房(牡蛎壳)成灰”,蔡伦造纸用此“灰”溶于水沤浸树皮脱胶“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B鉴别《新修本草》:硝石“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用于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利用颜色反应C浸出《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提取青蒿素中的纤维素D性质《本草纲目》:“(火药)乃焰消(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机诸药者”利用KNO3的氧化性

【解析】牡蛎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加热后留下的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选项A正确;在火焰上灼烧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时,前者火焰为紫色,后者为黄色,以此现象可以将二者区分,选项B正确;“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显然是取绞出来的汁而非纤维素,选项C错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硫黄和炭,一定条件下反应并发生爆炸,其中的硝酸钾是氧化剂,选项D正确。

【答案】C

猜你喜欢
例题选项解析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睡梦解析仪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电竞初解析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