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汪宇飞
地质作用过程的描述既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且备受浙江卷青睐。从学生作业反馈来看,暴露出基础不扎实、地理思维能力不足等问题,成为学生失分的重灾区。笔者在高三二轮复习公开课中,推荐以“倒推法”建立逻辑思维链条,辅以地理专业术语将思维链条串成完整的地质作用过程,对解决该类试题颇有成效。
2017届学生是浙江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届,选考科目的考试模式(学考70分+选考30分)让加试题显得至关重要,被浙江师生奉若珍宝。2016年10月选考中,加试题第29题第1小问“指出甲区域沙地的主要沙源地,分析甲区域沙地的成因”成为众矢之的。毫不夸张地说,该小题的8分成为了能否拿高分的“分水岭”。根据选考阅卷老师反馈,该小题的全省平均分约1.2分。仔细比对分析该设问,其实,这是一个关于“地质作用过程的描述”的问题,与2016年浙江老高考第36题第3小问“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有异曲同工之处。
地质作用、地质构造、板块运动等内容在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中有所涉及。本部分地理事实、概念、地理过程和原理性知识比较密集,是学生学习中难点比较集中的部分。作为地理学中基础内容同时具备考核地理思维价值的内容,在高考中辨识度也比较高,所以,高考试题在对待该部分内容时都别具匠心。尤其是“地质作用过程的描述”的试题不仅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较强的地理专业术语的表述能力,而且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极高。因此,“地质作用过程的描述”问题是对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考查,备受命题老师的青睐。
“地质作用过程描述”属于地理过程的描述类试题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是针对某一区域的一些地形地貌和构造地貌(如三角洲、冲积扇、天坑群、背斜谷等),从内、外力作用角度来解释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一般而言,这种试题的答案虽然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但往往需要将这一句话拆分为逻辑思维缜密的若干分句作为答案要点。同时,该类试题的某些设问具有隐蔽性的特征,看似一般的成因分析,但有别于一般的成因分析问题。想要回答好该类题,则需要从地质作用各个环节加以阐述,以避免答案不完整。
从地理学角度而言,任何地形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内外力共同塑造,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外力作用中某一种地质营力起着主导支配地位,另一种则起着辅助作用。因此,按照地质作用主导作用的不同,可以将此类试题划分为三种:1.侧重内力作用的考查(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39题,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2.侧重外力作用的考查(如2009年安徽第33题,罗布泊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2008年全国卷Ⅰ第36题,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等);3.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考查(如2015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第27题,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从设问的角度而言,此类试题大致可以分为直接设问和间接设问。间接设问往往具有隐蔽性,需要考生准确把握命题立意,破除思维定势,抓住问题的本质,从地理过程入手。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两类设问,笔者罗列了二者的对比列表,见下表。
分类设问常见样式答案特征典例回顾直接设问说明……的过程逻辑思维紧密的句子1.(2015杭州质检)说明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2.(2012武汉调研)说明祁连山北麓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间接设问分析某地理现象或者地貌的原因可以将过程分解,分点作答1.(2016浙江选考)指出甲区域沙地的主要沙源地,分析甲区域沙地的成因2.(2016浙江卷)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浙江卷对地质作用过程的描述类试题偏爱有加。笔者分析原因大致如下:其一,湘教版必修1的核心内容在第二、三章,而地壳运动和地表形态一直是重中之重;其二,本部分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密集,同时,地理过程的描述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要求高,完全符合浙江卷侧重考查能力的命题导向。
“地质作用过程的描述”一直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对于老师而言,能够把地质作用过程通过讲授法让学生听懂已经实属不易,如何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变成流畅的答案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对于新老师而言,由于自身对高考答案的钻研有限,很难用精简干练、严丝合缝的语言准确地表达清楚地理过程,也只能浅尝辄止、点到即止。因此,如何运用浅显易懂的方法让学生拨云见日已经迫在眉睫,值得求索。
对于学生而言,回答此类问题总感觉有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无奈感和挫败感,如同暗室求物,不得要领。纵然学生地理知识储备丰富,每一个单一的过程都能够理解,但却很难像参考答案一样精炼、严谨,寥寥数语却让人茅塞顿开。笔者以某一次高三二轮复习中某次学生的作业为例,重点对学生作业中暴露出来的几大问题加以阐述。
【例1】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蒸发量达1 600 mm的宁夏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材料二图1为宁夏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横向剖面图及P地景观示意图。
指出图2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描述P处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该题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地质作用过程的描述”试题,属于直接设问。前半个小问,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手到擒来。但是,后半个小问则暴露出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地理思维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大致可以将学生的问题概括为以下5种:1.过程描述不完整,环节缺失;2.语言表达太业余,地理术语缺乏;3.过程表述太啰嗦,不够精练;4.地质作用先后顺序颠倒,因果关系难理清;5.间接设问类试题答案不全面。
相较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提出的“教师中心论”,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提出的“学生中心论”在现阶段更加受到教育学者的推崇。因此,教师“教”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教学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情,本专题的教学设计应当着重解决上述五个问题。
“地质作用过程描述”试题按照设问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设问和间接设问,因此,本文选取了两个案例(例2直接设问和例3间接设问)进行了重点分析,分析过程中重点演示“倒推法”的运用,并概括出解决此类试题的一般步骤流程。
【例2】(2015杭州质检)材料一“天坑”是四周皆被刀削似的悬崖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底部有地下河相通。乐业天坑群位于中国广西乐业县,占地约20平方千米。地质调查发现,乐业天坑群所在地区石灰岩分布区。
说明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分析】该案例的设问开门见山,属于典型的地质作用过程描述的直接设问,参考答案往往为逻辑思维缜密的一句话。针对此类试题,一般遵循如下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阅读材料,挖掘地质作用的“终点”;
第二步,依据所学知识,逐步倒推地理过程;
第三步,如遇间接式设问,注意环节建模,以避免答案的缺失、不完整;
第四步,运用地理术语串联环节并组织答案。
依据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如下具体操作:首先,根据材料和题干信息,地质作用的 “终点”为天坑群,并找到关键信息分布在石灰岩区;其次,推导出思维链条为:
最后可以依据思维链条的逻辑顺序,用地理术语将这些环节逐一串联起来,如在外力沉积作用下形成石灰岩,石灰岩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后经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重力坍塌成天坑。
【例3】下图为某亚热带季风沿海图,人口约2万,面积为500平方千米,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 428米。以图中虚线为界可分为A、B两个区域,农业类型不同。
图中甲河相对于乙河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试分析其原因。
该题是一道比较典型的 “地质作用过程描述”间接设问式例题,看似成因分析,却不同于一般的成因分析试题。而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学生能够答出零星几个要点,却很难回答完整,总是缺胳膊少腿。依据前文所叙述的方法,首先,通过审题、材料,可以得出地质作用的“结果”为三角洲,其次,建立思维链条如下:
学生之所以回答不全面,是因为只能抓住某一个地质作用环节进行成因分析,而实际上想要比较全面、完整的分析这一现象,需要对三个地质作用环节进行建模分析如下: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将上述三个地质作用环节建模后,结合地理思维链条的逻辑顺序,我们可以对每一个地质作用环节对照题目图文信息(含图例)逐一细致分析,得出结论:甲河流域以林业为主,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小;中上游湖泊众多,大量泥沙在湖泊沉积;与乙河河口相比,受夏季海风影响大,海浪的侵蚀作用强;甲河流速快,泥沙不易堆积;甲河河口附近城镇少,人类的破坏作用小。
“地质作用过程的描述”试题侧重于对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符合新高考的命题立意,值得一线教学人员的不断探索。该类试题在浙江卷新老高考、全国卷及其他省份高考卷多次涉及,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