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向芸 谢锋
社会融合的评价体系是一个层次系统,社会阶级或社会阶层作为衡量框架,社会距离和测量作为实证方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融合程度测量。
社会融合的概念意指最初是由于社会分隔与社会排斥的现象的产生及其相关研究,从某一方面来说,社会某类群体的被排斥,常常表现为不同的群体和阶层之间的歧视和疏离,因此,对于社会这部分人的针对性研究事实上为社会融合理论的范式形成提供了不同视角的测评体系。
一、社会阶级与阶层
社会阶级或社会阶层是社会结构的重要观察视角。其主要讨论线索在于阶级和阶层的构成、阶级或阶层之间的差异、阶级阶层差异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其中,以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为经典代表。
马克思阶级理论对于社会宏观结构研究有着重要影响。马克思在阐释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作为划分的物质基础,将社会群体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并且指出了其中的关鍵之处,即不同阶级对于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同,决定了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同地位以及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基于私有制之上的阶级存在是社会各种斗争和社会不平等的来源,而私有制基础上的阶级斗争社会的发展主要动力之一。从国家这个宏观的社会结构来看,人类解放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愿景指的就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阶级的消亡,而这个目标无疑也是社会融合的最高境界。与马克思从生产资料的角度所划分的阶级视角不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是在中观的角度对社会群体的一种梯次划分。这种中观角度的划分使之对于社会群体分层的衡量维度相对多元。在这种多元的衡量维度之下,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也显得极为多样,不仅限于剥削和压迫,还有各类社会角色的关系,如亲属关系、职业关系、交易关系等等。韦伯把马克思对于生产资料占有的划分标准发展到了三重维度:财富、权力和声望,换个角度说,这三个维度把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领域综合在一起形成评价系统,同时,还补充了马克思对于阶级划分的一些观点,如在社会阶级划分当中获得资源的相对优势与劣势阶层,财产的差异并不必然导致阶级斗争等。
无论是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还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都极为关注社会底层群体。马克思经由无产阶级这个概念细致的分析了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底层阶级状况,抓住生产资料占有的主要矛盾,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融合,是以消灭私有制和社会资源极大丰富主要前提。或者说,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融合的理想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与交流日益复杂,各国社会冲突日益频繁,20世纪末至今,贫富差距分化加大,底层群体的人员组成也开始复杂化,逐渐产生:没有额外收入的城市中贫困群体、由于失业或劳动力严重不足而陷入贫困的群体、精神或身体缺陷者、犯罪以及从事非法职业的边缘群体等。以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为引导,当下对于社会分层的理解,不仅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为主要依据之一,而且还涉及到教育分层、政治地位分层、社会资本分层等各种领域。社会分层视野细化了社会群体中不同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但也明晰了一个多阶层存在的社会中社会融合的较高难度,阶层之间的对抗和冲突相对频繁,甚至不同阶层之间或者同一阶层之内的社会矛盾呈现极其复杂的状况,因此,社会融合的的方式方法需要多类多层化的构建。
二、社会距离及其测量
21世纪之始,对于社会阶层化的研究开始深入到实证测量层面。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首次使用社会距离的概念来描述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客观差异的程度。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此基础上,具体划分了用社会治理对社会群体差异进行衡量的维度:以现代都市生活为主要社会背景,为了维护核心家庭的利益、保留隐私以及平衡由于社会贫富分化而带来的心理失衡,都是生活的个体,多采用的与外界和与其他个体维持一定距离的生活方式,这也形成了城市生活中邻里之间相互陌生,且对陌生人防备浓重的防备态度,人际关系相对冷漠,隐含了怀疑、排斥甚至抗拒的心理,都市生活由此促使其中居住者之间,以及与生活环境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按两者间的关系远近,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彼此非常熟悉和了解的近距离状态,相互之间大致了解但并无特别交流的中距离状态,相互间交往较少而关系比较疏离的远距离状态。显然,此类距离衡量维度还带有较浓的描述性质,欠缺客观可测量性。
齐美尔对于社会距离的界定为芝加哥学派继承后,社会距离这一概念的维度可测量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帕克提出了社会距离的空间性和心理性,并按照人与周边社会关系的理解,将其按照亲密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由此社会关系网络当中的个体,按照其与外界接触的距离等级可以划分为:按照人际亲密程度划分为身体接触与社会接触;按照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距离划分为内群体关系与外群体关系;按照情感的投入与交流划分为初级接触与次级接触。以此为理论基础,芝加哥学派对于芝加哥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从城市区域分布来说,调研证明底层群体大多生活在城市中心的商业区附近,而高层群体则大多居住于城市郊区或者城市边缘,形成了工业城市中对于群体地位隔离现象的同心圆理论。通过这个理论,伯吉斯提出,不同地位的群体居住区间的隔离,事实上是城市这个区域中各阶层群体不同资源获取能力或者说是经济力量运作的结果。根据上述已有的经验与研究成果。美国社会学家博格达斯最终明确阐述了可测量的社会距离。1925年,他所著的《社会距离及其测量》系统的设计了能够测量社会距离等级和程度的量表。这个量表由一组可以呈现距离感的词语组成1-7级维度:婚姻关系、亲属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行业关系、公民共处、移民共处,从而利用量表技术将社会距离这个主观观念可测量化,有效地呈现出社会距离的的关系和心理特征,据之揭示一些秩序层面的社会问题节点,对社会冲突的潜在矛盾作出说明,进而为社会融合的方式方法构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