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燕婷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持续性炎性反应,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等特点,是小儿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程较长,易复发,但临床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研究表明,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较高﹑Th1和Th2失衡﹑免疫功能紊乱[1-3]。中药穴位敷贴源于中医“冬病夏治”治疗理念,其治疗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较好,但中药穴位敷贴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灼热﹑瘙痒感,甚至出现水泡[4]。因此,中药穴位敷贴后予以专项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中药穴位敷贴专项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14年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2例,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附件:哮喘常用药物及治疗简介)》[5]中的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过敏试验证实过敏原≥3种(包括尘螨等);近4周内未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合并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者;(3)合并肝炎﹑结核和急性肺炎等急慢性感染者;(4)合并精神疾病或不能配合治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7.2±1.5)岁;病程0.5~9.0年,平均病程(3.1±1.3)年。观察组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7.4±1.7)岁;病程0.5~9.0年,平均病程(3.2±1.1)年。两组患儿性别(χ2=0.427)﹑年龄(t=0.598)﹑病程(t=0.3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三亚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具体如下:(1)常规治疗:每年7~9月份口服酮替芬(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3432460)1 mg/d,连续治疗3年;(2)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将麻黄﹑白芥子﹑细辛和皂角刺等量混合粉碎,用焦炉生姜汁调成糊状,贴敷于肺俞穴﹑定喘穴和脾俞穴双侧,2~6 h/d,分别于入伏前10 d﹑初伏﹑中伏﹑末伏和末伏后10 d外敷,连续治疗3年。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清淡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情,冬天予以保暖御寒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中药穴位敷贴专项护理,具体如下:(1)情志护理:治疗前予以心理辅导,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同时向患儿家属讲解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2)环境保证:室内温度22~25 ℃,湿度50%~60%,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定期打扫,避免螨虫滋生,禁止养花﹑养宠物;(3)饮食护理:鼓励患儿多吃水果﹑蔬菜和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食用刺激﹑油腻和生冷食物;(4)敷贴护理:尽量敷贴于肋间隙,敷贴后出现微热﹑红晕和发痒属正常现象,起水泡时可涂抹烫伤膏,若水泡较大则于无菌条件下抽吸水泡并保护创面﹑防止感染,症状严重者需入院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显效为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双肺哮鸣音消失,1年内哮喘发作1次;有效为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双肺有少量哮鸣音,1年内哮喘发作2次;无效为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改善,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2次。(2)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咳嗽﹑憋喘)和体征(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急性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3)采用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包括疾病症状﹑疾病影响﹑活动受限3个维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儿生存质量越差。(4)采集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外周静脉血10 ml,于普通玻璃管内静置1 h,3 5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7.3 cm,取上层清液置于EP管中,于-80 ℃冰箱中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gE﹑免疫球蛋白G4(IgG4)﹑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介素4(IL-4)﹑白介素13(IL-13)﹑干扰素γ(INF-γ)和白介素12(IL-12)水平,试剂盒购自嘉美纽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1.89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急性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
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急性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急性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比较(x ±s)Table 2 Comparison of 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attack times of bronchial asthma and re-hospitalization ti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3 SGRQ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儿疾病症状评分﹑疾病影响评分﹑活动受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疾病症状评分﹑疾病影响评分﹑活动受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SGRQ评分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SGRQ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
表3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SGRQ评分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SGRQ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
组别 例数 疾病症状 疾病影响 活动受限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6 57.2±8.4 38.5±7.7 47.2±7.2 38.4±5.3 71.7±9.2 58.4±6.2观察组 46 56.4±9.2 25.4±6.3 46.4±6.4 31.7±4.7 72.4±9.4 43.7±5.2 t值 0.443 8.984 0.545 6.424 0.357 12.384 P值 0.659 <0.001 0.587 <0.001 0.722 <0.001
2.4 血清IgE﹑IgG4﹑ECP水平 护理前两组患儿血清IgE﹑IgG4﹑EC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gE﹑IgG4﹑EC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血清IL-4﹑IL-13﹑INF-γ﹑IL-12水平 护理前两组患儿血清IL-4﹑IL-13﹑INF-γ﹑IL-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4﹑IL-13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NF-γ﹑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由于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因子参与引起的疾病,发作具有季节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气急﹑胸闷﹑憋喘等。中医学理论认为,支气管哮喘属于“哮喘”“哮证”“喘证”范畴,且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免疫功能低下。中药穴位敷贴是由中医“冬病夏治”“天人相应”理论发展而来,药物通过经络气血运行而作用于相关脏腑,具有去除内伏寒痰﹑补益阳气的功效,可有效缓解患儿肺脾肾三脏不足和宿痰内伏[6-9]。
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于三伏天进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时由于天气炎热﹑贴敷片透气性差,敷贴药物具有发散﹑走窜的性质,易导致皮肤出现微热﹑红晕﹑发痒,严重时甚至出现水泡;另外,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会对陌生环境产生恐惧感,治疗依从性较差,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时应予以专项护理干预,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中药穴位敷贴专项护理是指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后护理人员从情志﹑环境﹑饮食和敷贴本身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的统称,可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通过家属配合而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加强对患儿周围环境的监控,尽量排除过敏原,给患儿添加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以提高患儿抵抗力,同时加强敷贴护理避免皮肤产生水泡。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穴位敷贴专项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急性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提示中药穴位敷贴专项护理可有效改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观察组患儿疾病症状评分﹑疾病影响评分﹑活动受限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穴位敷贴专项护理可有效改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生存质量。IgE可反映I型变态反应严重程度,故IgE水平与小儿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有关[10]。IgG4可参与支气管哮喘迟发反应,介导肥大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脱颗粒﹑引发I型变态反应,其与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1-12]。ECP是嗜酸粒细胞被抗原激活后释放的毒性蛋白,具有诱导肥大细胞和嗜酸粒细胞释放组胺,导致平滑肌细胞痉挛和黏膜水肿,从而引发气道高反应和通气功能障碍[13]。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gE﹑IgG4﹑ECP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穴位敷贴专项护理可有效改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研究表明,T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是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机制[14]。Th1细胞主要分泌INF-γ和IL-12,可增加血清IgE水平[15-16];Th2细胞主要分泌IL-4和IL-13,可降低血清IgE水平[17]。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4﹑IL-13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NF-γ﹑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穴位敷贴专项护理可有效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
表4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清IgE﹑IgG4﹑ECP水平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serum levels of IgE,IgG4 and EC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
表4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清IgE﹑IgG4﹑ECP水平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serum levels of IgE,IgG4 and EC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
注:IgE=免疫球蛋白E,IgG4=免疫球蛋白G4,ECP=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组别 例数 IgE(kU/L) IgG4(mg/L) ECP(mg/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6 279.64±86.49 167.37±51.38 172.67±21.68 113.65±23.64 25.95±6.67 19.28±3.93观察组 46 275.35±61.38 121.64±46.86 176.35±19.37 86.37±15.39 26.48±5.38 15.34±3.67 t值 0.274 4.460 0.859 6.559 0.420 4.970 P 值 0.784 <0.001 0.393 <0.001 0.676 <0.001
表5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清IL-4﹑IL-13﹑INF-γ﹑IL-12水平比较(,ng/L)Table 5 Comparison of serum levels of IL-4,IL-13,INF-γ and IL-12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
表5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清IL-4﹑IL-13﹑INF-γ﹑IL-12水平比较(,ng/L)Table 5 Comparison of serum levels of IL-4,IL-13,INF-γ and IL-12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
注:IL-4=白介素4,IL-13=白介素13,INF-γ=干扰素γ,IL-12=白介素12
组别 例数 IL-4 IL-13 INF-γ IL-12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6 47.19±5.38 21.46±4.34 281.37±41.68173.95±31.76 10.49±3.57 38.56±6.55 5.84±0.76 6.38±0.87观察组 46 46.37±6.37 15.37±5.19 276.48±37.19119.39±28.64 11.38±2.18 57.68±8.37 5.67±0.68 7.89±0.97 t值 0.667 6.105 0.594 8.653 1.443 12.201 1.131 7.860 P值 0.507 <0.001 0.554 <0.001 0.153 <0.001 0.261 <0.001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敷贴专项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再住院次数,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所得结果﹑结论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