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畅,何 平,郭晓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上海 200025)
[关键字]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
为适应2l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专业特色,2001年我院医学微生物学科和人体寄生虫学科合并为病原生物学科,列为校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在改革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着力于完善病原生物学教育教学体系,切实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着重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对病原生物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探索。本文就病原生物学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和优化经验进行探讨,以期为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策略性指导意见。
在病原生物学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按照当前大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目标,强调“能力重于知识,素养重于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课程定位于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桥梁课程,也是生物学和医学相结合的课程。创新性提出“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程与思政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1.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团队构建自主探究型的教学模式,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内容密切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病原生物学是一门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密切联系的桥梁学科,我们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传统填鸭式的方式。团队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另一方面将临床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引入教学全过程,设计以病例为载体的“问题导向学习”,使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小班研讨课意味着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型。我们运用“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模式,采取“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整合素材、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归纳总结”的方式,由多个感染病病例的宽泛讨论发展到包括结核分枝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重要病原的深入讨论,让学生在病例讨论过程中能切实发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让学生掌握与病例相关的病原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课后问卷调查,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和满意度较高(见附表),实际效果还需对期末成绩进行客观性评价。
附表 CBL模式学生问卷反馈
2.课程与思政相结合。
病原生物学学科在基础医学学科中具有相对独特的地位,和文学、历史等有着很多的结合点,为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将立德树人摆在首位,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对学科的发展追根溯源,重点体现我国在传染病防治当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编写了课程思政素材集作为参考资料,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校的精神。将本系创始人余氵贺教授运用噬菌体疗法在拯救钢铁工人邱财康过程中做出的贡献编写为示范素材《春满人间》,在本院组织的首届课程思政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和十佳素材奖。
3.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方面聚焦培养本科生的自学能力,另外也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RBL)等各种实践性学习项目中[1]。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探究未知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先后有学生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竞赛中有所斩获,也有学生在核心期刊发表综述文章等。
4.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团队利用网络作为教学课堂的延伸,我们建立了病原生物学在线课程,设立多个功能版块,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的链接,课程相关的教学日历、教学课件、教案、大纲以及习题均提供浏览和下载功能,构建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平台。我们的课程还作为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的资源共享课程,在网络上向全国甚至海外的学生展示我们的课程。此外利用微信平台,制作了习题库,学生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在手机上阅读并完成题目,更重要的是提交答案后可以实时得到反馈并有答案解析,是一个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的平台[2-3]。
慕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也被引入到课程中来,我们制作了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规划课程医学微生物学,以不超过20分钟的视频结合参考资料、作业、互动、考试等形式展现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授课效果等还需进行客观性评价。
在改革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着力于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近年来本团队在教材建设、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优化以及教学考核体系完善等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4-7]。
1.多层次教学体系的完善建立。
我们在以本科生和八年制教学为主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学层次,形成研究生、本科生和长学制等多层次的课程教学体系。
本科教学除“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两门必修课外,开设分别针对护理与医学检验专业的“病原生物学”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同时还开设“微生物与人类”和“临床寄生虫学”等选修课程。在研究生的教学中开设的“病原基因组学” “医学微生物学进展”和“细胞微生物学”已列入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
我们根据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根据不同的专业调整教学内容。临床医学专业注重致病性与防治原则的讲授;预防医学专业注重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原则;临床药学专业强调与临床治疗用药及与微生物耐药相关的知识点等。
2.教材建设的长足发展。
配合多层次的教学体系,我们积极建设了教材资源。目前使用的教材和自编教材二十部。其中“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病原生物学》整合了原《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内容,并在全国率先主编并出版了《病原生物学纲要》和英文版规划教材《Medical Microbiology》,满足了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研究生等不同层次以及临床、口腔、高护、药学等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其次我们参与编写了两套数字化教材,将多媒体课件和文字内容相结合,这种新型的教材模式为病原生物学整合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夯实了基础。
3.评价体系的不断优化。
我们对学生的试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制度,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不局限于试卷成绩,降低期末考试在学生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不同教学模式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CBL中学生讨论的表现;RBL综述撰写和研究过程中的表现;结合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的成绩,结合在一起,综合进行评价。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热情均有较大提升,学生也能够借助这种评价模式发挥自己的专长,取得优异的成绩。
师资建设是团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我们注重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形成了“60后带队—70后骨干—80后新生”为特点的梯队特色。每位青年教师都配备高年资教师作专项指导,青年教师定期参加科研、教学讲座研讨活动,参加教学发展项目学习,汇报教学科研进展。在高年资教师帮助下,切实提高业务能力。青年教师不断成长,获得了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突出成绩。团队真正建设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符合教学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实现了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