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的前沿问题初探

2018-07-19 00:55尼释丹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
民族音乐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科音乐课堂

■尼释丹(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不管是何种音乐类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年人的音乐世界分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对于中学生来说,音乐课堂的系统性与专业性的教学是他们培养更高的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从近现代学堂乐歌的产生到今天音乐教材上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基础音乐教育经历了无数次的探索和改革。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将初步探索中学音乐教育中前沿问题的一些见解整理成文,与各位教育同仁分享探讨。

■中学生音乐审美的定位问题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阐述了音乐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放在首位。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是音乐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在现代基础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启发学生潜能常常被放在关卡位置。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学生音乐审美的定位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初中的学生年龄范围约在13~15岁,对外界给予的新鲜音乐素材接受和变化的很快,加上音乐文化市场的繁杂,电子音乐产品的发展,审美的个性化差异发生在他们用不同方式触碰音乐的一瞬间,不同类型的音乐素材在短时间内被分化成不同的轨道进入“重复选择”“可以选择”与“不再选择”3个区域,经过时间的积累形成每个人独特的音乐审美标准。在这样不可控的社会条件下,课堂的音乐教学应在尊重个性标准的前提下给予学生一个正面音乐审美导向,帮助学生学会“敬畏音乐”“筛选音乐”和“理解音乐”。亟待解决的一个矛盾点在于我们无法时刻把握每一个学生变化中的音乐审美水平,又不愿将学生的个性化审美差异用强硬和条框的手段磨成统一的标准,只能在初步把握时代音乐文化的导向中学生给予渗透。

■基础音乐教学中的几个“平衡”问题

(一)音乐课程三维目标之间的平衡

“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是音乐课程的三维目标。直观来看基础音乐教学是遵循着这样“三角稳固”的目标开展。三维目标间的关系自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笔者认为,最难达到的目标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们经常以为达到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最应该注重但常常被忽略的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顾此失彼,在三维目标中无法找到一个平衡点,以其为辐射扩散,展开教学。如歌唱课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学生演唱的结果,或学生合作体验二度创作的过程,忽略或淡化音乐文化背景的渗透;欣赏课上我们经常侧重音乐结构的分析、音乐文化的介绍,无法顾及学生对音乐的实践过程;活动课中常出现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表现过于关注,而忽略最终音乐呈现方式的选择。

笔者认为,三维目标的平衡应根据不同环境背景和不同学段的学生学情特点进行调整,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短时间内的分层教学。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人类群体对于音乐的理解存在天赋差异,所以针对同一音乐素材对于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如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银杯》一课的课堂教学,在最终音乐课堂实践的环节中,可选择歌唱能力较强的孩子进行准确演唱,强调音准、节拍和用声音塑造作品风格;选择有舞蹈能力的孩子进行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创编;对于性格内向不喜欢展示的孩子可让他们自行选择几件有民族特色的打击乐器进行配合,而不是采用以往普通的小组合作。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不仅仅在音乐天赋方面,更多的是在性格塑造方面,将学生培养成其“最好的本身”,让学习和实践真正发生。

(二)“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之间的平衡

给予与接受的问题或许不仅仅存在于音乐学科的教学中,也是全学段、全学科教学中永恒探讨的问题之一,同样也是音乐教学中知识深度与广度的纵横分布问题。许多和笔者一样的年轻教师在刚走上讲台的几年里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拥有着不竭的动力,备课的时候十分认真,期望着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多元化地进行课堂教学。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所准备的课程内容都是学生愿意接受的吗?接受之后能够有效消化吗?一些创新的课堂实践方式真的有效吗?

笔者在准备校本课程“民族乐团的编制和乐器特点”一课时,采用让学生模拟民乐团座位分布的方式让学生随机抽取乐器卡片,将整间教室模拟成一个排练场地,然后在规定时间里让学生调整座位,从而了解自己所抽取的乐器在民乐团当中的组别和角色。整堂课的气氛活跃适中,看似已经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后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自己的反思,笔者发现这节课的学习并未真正完全地发生。学生对于民族乐器的了解几乎仅仅停留在为零的阶段,很多学生并不能分清楚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也从未看过民族乐团表演。在这种情况下的课堂学习是“架空”的,课堂上的活跃和配合是低效率的。

所以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已知的内容和想知道的内容,不以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左右教学的内容。在一定原则的范围内确定教学内容和所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尤其是音乐学科,学生可获取知识的途径十分多元化,每个人对同一音乐素材的理解也可能大相径庭。尽管众口难调,给予与接受的平衡问题还需我们继续探索。

(三)“音乐表现”与“音乐思考”的平衡问题

音乐学科是一个典型的人文学科,感性和理性兼备。社会音乐教育行业的兴起和现代家长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让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能掌握1~2项课堂之外的音乐表现技能。笔者在为校民乐团学生排练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和家长盲目相信社会考级带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导致学生基本不具备识谱能力和音乐基础知识素养,依赖于社会音乐教育教师手把手的音乐教学,批量生产考级证书,也就是只具备音乐表现的能力,并不具备音乐思考的能力。

音乐中的感性是让音乐具备风格和流派的重要因素,但音乐中的理性是让音乐首先成为符号和元素的必备条件,缺少感性的音乐是冰冷、麻木的,而缺少理性的音乐便无法以乐谱的形式呈现、无法传承和发展。所以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维持这种理性和感性的相对平衡,也是音乐学科关注的前沿问题之一。

■音乐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科发展趋势关注度的问题

音乐教育是流动性的,课堂教学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部分,最好的课堂在社会中、在路途中,更在每个学生的人生经历中。随着社会文化现象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更要有敏锐的感官,着眼于更高的视角去捕捉社会变化浪潮中音乐文化变化的趋势。更要有一种音乐情怀和音乐教育梦想,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承和发展经典的民族音乐文化,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摄入世界各地优秀的音乐文化。在一定范围内关注学科综合,弱化学科边界,更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曾根据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决策,融合历史、政治、地理、音乐4个学科,初步探索了一节立体全景式的主题教学课程,在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的同时也提高各学科教师的综合学科素养。

音乐不仅仅是一个学科,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艺术的象征符号。从个体层面来说,音乐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从群体层面来说,音乐对整个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音乐教育工作者更要在世界发展和变化的进程中保持对音乐教育的敬畏和热忱,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将音乐教育作为终生的事业和追求,让音乐学科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建立完整的、有个性的、有层次的音乐审美体系,以音乐为载体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未来发展走向,用音乐的方式让学生的中学生活丰富、高雅、立体。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用自己的萤火之光照亮音乐教育的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学科音乐课堂
【学科新书导览】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超学科”来啦
音乐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