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
【摘 要】本文对湖南湘江新区校企合作参与各方的定位与功能予以完善,并提出响应区域经济与教育发展规划的园区校企合作整体思路、对接举措及保障机制,以求在政府、职业教育机构、园区企业之间形成一个良性运行的有机体系,实现园区产业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圆融共通。
【关键词】校企合作;园区;湖南湘江新区
一、以校企利益共同体建设为平台,优化合作机制
1.优选合作对象
综合考虑合作者的利益诉求以及成长性、规模、资源、能力等要素,在一般性合作和深入沟通的基础上优选合作主体。尤其是对合作企业的选择,除了专业的对接因素之外,更应该考虑:第一,企业是否掌握了行业先进的标准技术,以迅速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高端性;第二,企业是否具有一定规模与实力,以保障合作资源的充分有效;第三,企业负责人是否具有回馈社会理念和长远的企业发展目光,既能在传统的合作领域与学校合作,又能在新的合作领域与学校沟通。
2.化解合作方矛盾
在合作各方中,政府出于社会事务全局考虑,需要协调经济、社会、教育等各种关系,即使在教育体系内部,也需要协调各种教育类型和层次的关系;行业企业出于利益驱动的需要,从企业成长与投入回报的角度考虑合作关系;职业院校出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需要,亟待从人才信息、资金设备等方面得到支持。各方不同的出发点,势必在合作過程中产生冲突。因此,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应从机制构建着手,建立政校企联席会、信息通报、矛盾化解等制度,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
3.引入第三方评价
综合社会、行业、企业要素,构建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对学生在校期间、毕业后年和年的职业发展历程进行评价,建立起“园区、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质量保证机制。
4.促进中高职衔接
整合不同层次类型的职业教育资源,凸显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优势。在市政府、市教育局、园区管委会统筹协调下,由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在集团内成立对接湘江新区支柱产业的工程机械类、汽车制造与维修类等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整合区域内中高职软硬件资源,凸显集团的专业资源优势,开展专业共建、订单培养、人力资源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合作项目。
二、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推进专业资源对接
加强组织平台建设,形成联动指导格局: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建立有企业和办学方参与的“理事会”的校企合作平台,学校的专业建设必须在理事会指导下进行,具体指导学校的专业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改造、专业申报等。在学校专业建设理事会的指导下,各专业由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企业现场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行、企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全程,校企共同制订专针对学校专业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制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的标准与指导性文件,对专业建设状况量化评价,逐步稳妥淘汰不适应园区产业发展、建设基础差、就业水平低的专业。
三、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优化课程体系
1.构建“能力本位”的模块课程结构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各专业校企共同设计推进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构建“能力本位”的模块课程体系。重点构建三个模块:一是基本职业素质模块,包括人文素质模块课程与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程;二是双证融通职业能力模块,根据职业岗位工作流程或典型工作任务,依据职业岗位(群)要求,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具体工学单元,将系列工学项目模块和项目综合实训模块相结合,并设置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课程,开设相关公共课程及专业素质选修课程;三是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包括就业指导讲座、专项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见表。
2.打造“课证融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从职业角度构建课程体系的内容架构,打破课程学科体系,坚持“能力递进、双证融通”的模块化教学,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适应行业工作岗位对技能的要求,确定工学项目系列模块,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构建工学结合核心课程体系。推行拟真工作场景的项目教学。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各专业建设理实一体教学场地,引进合
四、以多主体投入为依托,建设开放型实习实训体系
1.构建“政、行、企、校”四位一体,“共建、共享、共赢”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机制
采取学校主体、企业主导,“校企共建共享”等多种方式,依托长沙高新产业园区管委会和园区企业,建立以理事会为基础,以企业资金、设备、技术等模式建立股份制基地建设运用管理模式,明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关系,形成由松散型管理体制向紧密型管理体制的转变。同时,按“企校一体化”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实行企业、学校共同建设与决策,学院教务处、校企合作处、实习就业处和各教学系部合署办公,分工协作,共同开展各个专业群校内外实习实训工作,建立“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新机制和模式,包括激励与约束机制、沟通机制、选聘机制、保障机制、监督与评价机制等,实现技术研发、合作培训、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等方面“共建、共享、共赢”。
2.构建“投资主体多元、运行模式多样”校内实训(室)基地
职业学校根据“依托园区、对接产业、服务企业、成就职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学院专业集群,按照工学结合形式多样的特点,创新引进企业、引进产品、引进资金和技术人员的多元化建设模式,校内实训(室)基地建设以虚拟型、仿真型和生产型为主,构建“投资主体多元、运行模式多样”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五、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推进合作育人成效
1.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紧密对接行业产业,根据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以长沙各产业园区合作企业的实际岗位对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为导向,以企业高职岗位、职业活动需要为主体,人才培养规格应体现“双素养双证书”的要求。
2.形成对接产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内涵
形成职业学校“一主线,二强化,三结合,四对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特色。其内涵为: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强化职业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产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人才规格相对接,人才培养过程与产业工作过程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环境与产业实际环境相对接。
3.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功能
校企对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共同监控,采取“综合评价特长评价”的评价形式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思路,积极改革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探索学生成功就业的实现途径和保障措施,力争让更多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丁金,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认识,高等教育研究,2017(3)
[2]肖洪寿,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对接机制的构建教育,学术月刊,,2018(2)
[3]湖南湘江新区官方网站:http://www.hnxjxq.gov.cn/
[4]湖南湘江新区十三五规划[R]湖南湘江新区,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