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昀 赵娜 黄亚玲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设计类课程的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在该类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入创客教育理念,对课程的教育内容,课程组织方式、成果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解决该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创客教育;工业设计;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的概念不断在各行各业中成为热搜词,互联网与各行业进行跨界融合,催生了很多新的经济形态。同时,互联网也和各种新技术结合推动了创客运动的发展。另外,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国内的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对设计人才的学历要求也逐年下探,高职成为了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源的不同,以工业设计本科教育模式为蓝本的传统工业设计教育模式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积极性。本文尝试在高职工业设计教育中引进创客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抓手”和“路径”。
一、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类课程实施现状
设计类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性很强的一类专业课程,也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结合目前市场定位以及工业设计企业用人需求而开设的重要课程。该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产品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市场调研、人机工程学应用、产品外观设计、产品结构设计、色彩设计等知识与技能。
目前,许多院校对该类课程进行了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改造,将知识点与技能点解构后融入到各个固定的项目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需要的知识点与技能点,相比课堂讲授式的教学,项目化教学使学生更为直观、明确地掌握完成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然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发现存在很多问题。
(1)经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后,虽然教学效果有所有提升,但始终没有脱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尤其针对高职学生,只是对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无法外延扩展到其他的设计场合上运用。在项目设定的场合中,学生按照设计流程顺利地完成整个设计过程,项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似乎已经完全灌输给学生了,相关的技能也得到了训练,但当设计条件变了以后,学生依然感到无所适从。
(2)设计过程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或者是电脑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主要通过书本知识教条式运用,无法得到验证,但很多的设计方案只有在完成手板制作后,其不合理性才会得到充分暴露,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其主要原因客观上是硬件条件跟不上,主观上是人为地将设计过程划分为多个课程造成的。
(3)设计成绩主要通过指导教师评价和班级内部互评得出,由于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标准过于雷同,使得最终评价结论的主观因素过多。而且无法将好的设计转化成经济效益是一种浪费,同时也大大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机制的缺失无法激发学生再创造的热情与设计的成就感。
二、创客教育理念的解读
创客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最为贴切的理解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的“做中学”思想,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知行合一。结合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就是将课程中用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设计实践的过程中。赋予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听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而不是迫于教师、考试等外在压力,从容地选择设计的主题、材料、工具、伙伴等,亲自动手设计、制作、检验,享受创造的乐趣。想象、创造是学生固有的能力和天性,创客教育就是要还原学习的“乐趣”,解放学生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和维持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动力。教育者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切利于创造的环境,给予适时的指导和鼓励,更重要的是“呵护”而非“摧残”学生的天性。
如果在设计类课程中有效融入创客教育理念,让学生根据主题自己去设计项目,突破书本的束缚,在更为广泛的资源平台上学习相关知识,寻找合作伙伴,并动手完成项目,从而实现灵活运用设计理论、设计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堂改革实施过程
整个课堂改革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
(1)设计“关键词式”开放性学习项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项目化的设计过程中,采用“关键词”来设计开放性学习项目,如:《机电产品造型设计》中“手电钻设计”项目可设计为“工具设计”,同时用“家用的”“女性”“年轻的”“知性”“电动的”等关键词的作为条件框定,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外观、材质、色彩、尺寸、操作习惯等方面的思考,最后提出多种设计方案。用开放式项目来替代原有固定式项目,在保持原有的知识体系基础上最大程度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建立“实践、融合、创新、开放、分享”教学机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使得原本枯燥无味、循规蹈矩的项目完成过程变得更具有自主性、协作性和趣味性,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视野以及品质。
1)项目提出: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项目,自由组建团队,团队成员可以是自己的同学,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招募具有同样兴趣的网友参与,在某种程度上提倡这种行为的发生,由于各自知识体系的差异化,不同思想的碰撞,更能激发团队的创新。
2)项目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指导教师随着项目的深入逐渐完成“指导——协助——欣赏”的角色转变,让学生发挥各自优势,互为指导教师,取长补短完成知识技能进化。
3)结果验证:在体验式实训室中用3D打印技术、数控加工等方式将设计方案脱离纸面和电脑,完成设计方案的立体化,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问题。
(3)引入“众筹”结果评价机制,保证成果评价的客观性
设计成果在自建网络平台中发起虚拟众筹,学生利用虚拟货币对认可的设计方案进行虚拟投资,教师通过众筹结果来完成对设计方案的评价,对优秀的作品通过网络平台对外众筹,实现设计成果的经济价值的转化,促发设计者再创造的热情。
四、结语
通过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到设计类课程中完成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机制、评价机制的改造,实现学生自主设计教学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达到对相关知识点、技能点的掌握,提升了設计类学生创新、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娟,吴永和,段晔等(2015). 3D技术教育应用创新透视[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 62-71.
[2]王云彪(2014). 教师教育中创新勇气的激发与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 (8): 77-81.
[3]Brahms, L. J. (2014). Making as a Learning Process:Identifying and Supporting Family Learning in Informal Settings[D]. 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