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模式。通过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情感做到很好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的成长。所以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51-01
随着教育体质的不断改革,现代的教育工作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而通过采用情感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而且可以很好的陶冶他们的性情,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成长。
一、小学语文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教学方式单一、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只是对学生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了讲授,其主要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应对考试,没有注重对学生進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因为情感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对这种教学模式做到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式也经常也只有一种。这样单一的情感教学模式很难对小学生真正的做到情感培养。而且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模式,教师也没有对其教学方法和技巧做到充分的掌握,这样他们在采用这种不太成熟的教学模式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无法真正的发挥其作用,最终也无法真正的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开展情感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采用情境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对许多事物都无法做到清晰的了解。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可以提高他们的情感体会,所以可以通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让他们对课文做到最为真切的体会。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进行情境设置,或者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他们便可以真正的体会到课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的性情得到很好的陶冶。因为小学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性的文章,这些教师都可以采用情境设计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可以非常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情感。
(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中,其实有许多文章中都含有非常丰富的情感因素。但是小学教师在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相关的课文或者古诗词进行深入的挖掘。只是对需要背诵的课文要求学生一定要背熟。而对一些课外阅读更是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教授学生一些基础的文字词知识,让学生学习生字、造句。虽然也经常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但是因为学生本身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造成了他们在写作练习中写出的东西只能是流水账。另外,老师在对古诗词和课文进行讲解中很少会涉及到情感内容,或者直接把文章的思想感情告诉学生,没有给学生思考和体会的时间,这都无法对学生做到很好的情感教学。所以教师在情感教学中,应该对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做到充分的挖掘,在保证基础教育的同时,留给学生更多体会文章情感的时间,并且对他们进行循循善诱,从而来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在要求他们进行写作练习时,篇幅可以一定的减少,语言可能不够规范,严谨,但一定要是真情实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提高教师情感教学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努力学习情感教学技巧,通过不断提升自己在小学语文中的情感体验,从而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相关的情感教学有效的融入到文章的讲解中。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做到很好的掌握。比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便可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父爱的伟大。在学习《珍珠鸟》一课时,便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信赖是创造奇迹的关键因素,从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养成彼此信赖的好习惯。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情感内容的恰当插入,可以促进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有效的引导,最终在提高学生对文章深入理解的同时,也使学生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非常好的帮助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主要采用情感教学法。但是在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使用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情感教学能力,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行充分的挖掘,利用情境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的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维明,黄丽萍.探析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118+135.
[2]章和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74-76.
作者简介:
陈堃玉(1985,10-),女,广东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