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阳萍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有三个重要方面:“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东西”。许多小学生都害怕作文,究其原因,多数是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所以写不出来。
新教材中的作文设计与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这表明语文作文教学离不开生活。有些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枯燥无味,多是因为脱离了生活,导致作文“营养不良”。如果说作文是一棵大树,那么生活就是土壤。要想大樹长得枝繁叶茂,必须从生活这块土壤中吸取营养。下面我就根据一次作文教学来谈谈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
在三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有写家乡环境的作文训练。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生活关注太少,对家乡的观察、环境话题的思考不到位。这次作文训练与生活联系紧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化难为易,让学生把这次作文写好呢?准备工作不可少。于是在上这一单元的课文之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调查家乡周围环境的任务,按学生居住区域划分,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由小组的成员共同商定一个活动计划,并提示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调查,如观察、访问、查资料等,还可以把看到的场景拍下来。我特别布置学生关注龙泉街道及城镇的变化。自从龙泉争创全国文明村镇后,街道上添置了什么,又少了些什么,原来是什么样子的,提醒学生可以拍成照片,展示给同学看。
准备了一周后,我就让学生分小组把调查的情况在班上汇报。汇报时,有的小组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着重汇报了家乡周围的环境受到了哪些污染,如柏临河受到的污染、家乡山上的树木被砍伐烧炭的场景图片。有的组着重汇报为了改善环境,家乡的人做的环保工作,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在汇报时还把家乡街道以前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进行图片对比。通过展示,学生体会到了家乡创建带来的变化,也明白了环保的重要性。
如此铺垫后,学生写起这篇作文来也就水到渠成、得心应手,写出来的文章让我惊喜不已。有学生写道:我家门前的一条河现在河水已经枯竭了,里面的垃圾、草堆不计其数,现在再也看不到那碧绿、清澈的河水了。我希望叔叔们在建工厂的时候也要有环保意识。还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现在,我的家乡变化可大了,街道上有了红绿灯,人们过马路都遵守交通规则。街道两旁围上了栏杆,再也看不到在路旁摆小摊卖早点的了,再也闻不到浓浓的油烟味了,街道两旁树木成荫、鸟语花香,整个街道干干净净,面貌焕然一新。我真为家乡有这样的环境而高兴。同时也希望家乡的人们齐心协力,保护好这美好的环境。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为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次作文训练,我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我又抓住了家乡龙泉成为全国文明村镇这一热点加以引导,很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引发他们的思考。这既是一次作文课,也是一次环保教育课。
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课堂作文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剂“良药”。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更好地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