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嘉璐
上周我在江苏省泰兴市调查化工企业的污染情况。
在联系当地政府之前,我先到泰兴市化工园区转了一天,接触到了园区里的工人和生活在周边的普通居民。
聊天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接受我采访的当地人,几乎都对泰兴市政府的环保工作不满意:他们抱怨刺鼻的化工气味;告诉我企业是如何将污水偷排到长江深处;一位愤愤不平的中年大叔还拉着我到一条沟渠旁,指着一处排污口给我看—企业就是这样把废水排到河道中的。
就在我到泰兴前的半个多月,生态环境部十天内两次通报了泰兴市的污染治理问题。但两次通报都针对历史遗留的污染物处置,并没有涉及企业偷排问题。难道在环保工作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的今天,泰兴的企业还敢顶风作案?泰兴市政府还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带着这些疑问,我采访了泰兴市的两位领导:分管环保的副市长钱军,以及化工园区管委会主任吉勇。听了我转述的市民的抱怨,他们直呼委屈:四五年以前,泰興确实存在严重的污染偷排问题;但最近几年,泰兴关停了许多小散乱的化工厂,对现存企业也加强了监管,存在偷排现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老百姓的怨言怎么解释?
刺鼻的化工气味,并不能说明存在大气污染。有些企业的排放物符合国家标准,对人体健康并无危害,但仍存在难闻的气味。埋入长江的暗管或许有过,但目前企业的入水口、出水口都装有24小时环保监控,一旦数据对不上,环保部门就会上门执法。至于河道中的排污口,排出的并不是生产废水,而是厂区内的雨水。
官方的说法没有完全打消我的疑问,我给一位从事环保执法的好朋友打了电话。他告诉我,他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环保部门辛辛苦苦做了不少工作,市民们不仅不满意,还指责他们不作为。
在他看来,这是因为过去几十年内,中国的环保欠账太多了。很久以来,造成地方政府只把环保当作一句“政治正确”的口号,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毫不犹豫地牺牲环境、发展经济。造成民众习惯性地认为政府只在乎企业的利益,不会真抓环保。
将心比心,普通市民并不懂得空气中的异味来自何种物质、是否有毒。在他们看来,刺鼻气味就是有毒气体的标志。更何况,这些符合标准的化工废气,虽然无毒,但还是令人作呕,确实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当前,环保工作已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多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天地一体化监测、地下管网检测等技术手段已经足够打击绝大多数的污染物偷排行为,在政治高压下,绝少地方政府敢于放任企业偷排。
但这还不够。泰兴市副市长钱军说,在达到国家标准之外,泰兴还要满足“民标”,也就是让老百姓满意。
这很有必要。企业污染物排放也好,其他公共政策也好,只符合国家标准、法律规定是远远不够的。既然制定公共政策是为百姓服务的,那政策是否有效、落实是否到位,就理应由老百姓说了算。达到“国标”只是基本门槛,满足“民标”才是终极追求。
具体来说,满足“民标”要做到两点。
一是用结果说话。比如企业的排放只符合“国标”还不够,还必须把刺激性气味去除干净,这样才能打消老百姓的顾虑,让他们放心。
更重要的一方面,还是赢回老百姓的信任。如果人们不信任你,那你付出再多的努力,民众也未必满意。所以,要让人们感受到地方政府真的是为一方人民、而不是为一方企业服务的,重建百姓对地方政府的信任与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