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旧照片”说起我的小伙伴

2018-07-18 07:57魏海秀潍坊高新金马公学副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家族活动学校

魏海秀/潍坊高新金马公学副校长

当了20年老师,和孩子们之间发生了许多故事。今天要说的,是电脑里存的一张旧照片的故事。

学校2011年初建,第一年,七年级只有12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宝贝,每一个都牵挂着我们的心。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1年圣诞节前一天,学校举办首届国际文化节,其中一个节目是七年级所有的女孩用废旧物品制作各国传统服饰上台展示,在后台诞生了这张照片。

七年后再看到这张照片,心里涌起暖暖的感动,当年十二三岁的孩子们早就毕业,远赴各地求学。从左向右:悦旸,现在中国戏曲学院编导系读书;忠萍,初中毕业后远赴澳大利亚现在悉尼的大学读书;第三个人是我;接下来,凡凡,热爱表演并小有成果;闻聪,现在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读书;馨伟,在牛艺添老师的指导下以全国第五名的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录取;皓莹,学习刻苦,现在青岛大学读书。还有这张照片上没有出现的孩子,在香港大学读书的凯昕、在美国读大学的潇平、在新加坡的睿睿、在澳大利亚的建桦、在西南交大的丁逸、在上海大学的明洋。再看到这张照片我陷入深思:这群孩子入校时并不特别突出,也没有表现出在某些方面的特殊才华,什么原因使他们能在几年后有如此成长?与他们相处的一幕幕浮现脑海,我坚定地认为,学校自主发展、尊重生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施,是支持这些孩子发展的重要原因。

建校之初,面临诸多难题。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成长条件、开设哪些课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式管理学生?我们希望从学校走出去的孩子具有哪些品质?这一系列问题,都围绕一个核心——育人目标,我们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我们要培养“听话”的孩子吗

听话,是许多人对“好孩子”的评价标准之一,孩子听话真得好吗?孩子听话是因为发自内心认为老师说得对,还是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或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后者居多。在严格的管控下,长期没有想法或不敢表达想法的孩子,往往缺少创造力,缺少自我认同,甚至有的孩子因长期压抑有懦弱或有暴力倾向。我们不能培养盲目听话的孩子。

学校所有老师达成共识,不能把是否听话作为判断孩子的标准,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我们通过组织各种活动,给孩子提供表达的机会。比如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有个固定环节:凡是承担升旗任务班级的所有孩子,都要在全体师生面前针对某一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孩子表达流畅,有的孩子在人前很难做到落落大方,可是无论怎样,所有老师都鼓励孩子们开口表达,哪怕只有一句话一个词。同时,我们鼓励孩子用合理的方式为自己的正当权利进行申辩。在日常学生管理中,给孩子们一些自主决定某些事务的空间。当孩子们发现正当利益受到冲击,可以找老师申辩,如果他们申辩的内容恰当有理,老师要给予公平合理的解决。

我们愿意孩子“表里不一”吗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在老师严格监督管理下乖巧懂事,一旦换一个松一点的老师或者没有老师管理的时候,就会显出本性,调皮顽劣。究其原因,是因为孩子长期在高强度的管控中生活,自然本性无法释放,就像炽热的岩浆在地球岩石圈的束缚下无法冲出地表,可一旦地壳脆弱或有裂缝,岩浆就会激烈地喷出。我们希望孩子们堂堂正正、表里如一。所以,我们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校人文环境,让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敢于跟老师讲真话,愿意与老师分享他们的观点和主张,即便做错了也不用担心招来指责谩骂。慢慢地,孩子们展现的都是他们的真性情,不会因为有外人在就特别表现一下,也不会因为脱离了老师和父母的掌控就恣意妄为。孩子们以自然的状态学习生活,老师们也能在这种自然状态下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真正问题,从而帮助他们解决。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比抓好成绩更重要

学校提供一切机会让孩子自主管理自我规划。我们许多活动是孩子们自主设计、策划、执行的。比如每次的家族活动,在学校大方案的主导下,各家族的活动方案完全由孩子们自己来定,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家族的情况设计行程、目的地、活动内容,安排家族成员的饮食、出行。孩子也会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学校开出大量分层的必修课与分类的选修课,每个孩子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孩子们的选择一定不会非常完美,甚至很多孩子在自我管理与自我规划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对自己估计过高、没有把握住机遇、判断失误或懒散懈怠等,老师们会引导、帮助,但不会包办代替。

因材施教,难的是知材、辨才

天生我材必有用,可是孩子知道自己是什么材吗?学校自主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发展路径。

再次回到那张旧照片上去,照片上的一群姑娘,有作导演的、有演唱歌剧的、有从事表演的,还有学习金融的。她们如何认识到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呢?这得益于学校的课程。学校除了开发分层必修课以外,还开发了大量分类选修课,更有丰富的活动课程。每年的校园戏剧节、艺术节、传统文化节、英文歌曲大赛、诗词大赛、体育节、辩论节、美食节、数学计算大赛……学校的基本理念是所有的活动课程面向每个孩子开放,所有的活动都是全员参与。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有的当导演、有的是编剧、有的是舞美、有的做服装设计、有的是演员、有的是选手、有的是导师、有的是摄影师、有的负责后勤保障……无数个岗位锻炼着孩子们,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反思,在一次次尝试中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

学习成绩很重要,生活能力更重要

学校对孩子们的学业成绩非常重视,实行选课走班的目的也就在于获得教学的轻负高质。同时,学校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也从没放松。我们通过生活教育中心来落实学生日常生活基本能力的教学,同时通过家族活动让孩子们接受生活挑战和生存挑战。

几年来,我们设计的生存挑战类的家族活动就有“公交线路大查询”“一张A4纸的革命”“一元钱的生存挑战”“一个曲别针的旅行”等。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体验生活的不易,掌握基本的生活生存技能。这些技能平时隐藏着不容易发现,关键时刻却能发挥大作用。

有位同学叫翟克迅,从小喜欢唱歌,在学校里一直跟随音乐老师学,七年级变声期过后,到北京拜师,系统地学习歌剧,可父母没时间陪他去,声乐学习又不能间断,于是每逢周末他就自己去北京求学,当时孩子只有12岁。问孩子的妈妈,不担心吗?妈妈淡定地回答:“不担心,孩子去北京所需要的能力,在一次次的家族活动中都掌握了。”

照片中六个女孩“出人意料”的成长是高新金马公学学子自由生长的缩影。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神秘种子,只要给予合适的土壤、养分,谁知道会生长出怎样的惊喜呢。好的教育一定是尊重生命的教育,是适合每个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也一定是具有高度前瞻性的教育。

猜你喜欢
家族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