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 102200)
子宫内膜息肉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表现为月经量减少、经期无规律等症状,给女性人群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1-2]。因宫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医源性损伤低、术后康复速度快的优点,使其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与治疗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并且近年来临床基于宫腔镜技术开展出多种内膜息肉治疗方案,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与预后结局存在较大差异,选择合理、高效、安全的治疗方式对提升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3-4]。本研究通过对北京昌平区医院收治的9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妊娠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昌平区医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年龄在23-45岁,平均(30.9±2.8)岁,不孕年限1-14年,平均 (5.2±2.3)年,其中诊断为原发性不孕39例,继发性不孕10例,存在流产史15例;观察组46例,年龄在22-46岁,平均(31.2±3.7)岁,不孕年限1-15年,平均(5.0±2.5)年,其中诊断为原发性不孕35例,继发性不孕11例,存在流产史13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手术方式和风险完全知情同意,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存在明显的经量减少、月经不调症状;满足宫腔镜手术治疗指征。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患者。
患者完成术前相关检查,选择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手术,术前3 d禁止性生活,术前4 h禁饮禁食,首先取膀胱截石位并进行常规消毒铺巾,置入宫腔镜系统并应用0.9%生理盐水进行膨宫处理,溶液流量为150 mL/min,维持患者宫内压90-100 mmHg,与此同时进行静脉麻醉,准备进行手术。
所有患者先用检查镜明确息肉的位置以及数目、形态大小等基础信息,对照组对息肉进行摘除,然后进行电凝与刮宫治疗;观察组在宫腔镜下进行息肉电切术,采用环形电极切除息肉的基底部,同时行刮宫术。切割功率为80 W,电凝功率则为50 W。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并进行积极的感染预防治疗。
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的月经量;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超声复查,观察两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内膜厚度,并统计两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以及妊娠情况。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手术、住院指标比较
临床研究显示不同宫腔镜下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不同大小形态的息肉,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与预后也存在一定的差异[5-7]。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分析,育龄期或中年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一般病情较为简单,多为单纯的子宫内膜息肉,无其他合并症,通过宫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在对宫腔镜下刮宫术与电切术疗效的差异对比中发现,治疗前两组月经量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息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在减少月经方面较宫腔镜下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结合其他研究以及本研究结果分析认为,针对不同大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可采用不同的宫腔镜治疗方法,虽然本研究宫腔镜下刮除术疗效低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但在小型局灶性子宫内膜息肉、弥漫型多息肉患者中也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对宫底、宫角部位进行重点刮除能够提升息肉的治疗效果,但其对子宫内膜的损害以及刮除后内膜厚度的准确判断仍存在一定的缺点[8-9]。而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形态较大的内膜息肉更适合进行息肉电切术,大息肉患者术前进行宫颈扩张,后根据实际病情进行电切,能彻底破坏息肉的基底层,这种切除导致息肉在短时间内不会复发[10],治疗效果更彻底,同时电切术的安全性更高,在电切以及凝血方面的可控性更理想。
综上所述,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应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内膜息肉治疗效果显著且见效速度快,患者预后结局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