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群组管理的应用价值

2018-07-18 07:44于耕红
智慧健康 2018年14期
关键词:群组达标率慢性病

于耕红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2488)

0 引言

非传染性慢性病发生率在极大程度上的危害我国公民健康,发达国家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实施社区群组管理,通过将相同或者不同疾病患者组建为一个群组,充分利用公共卫生系统资源,对个体组织进行医疗疾病管理模式[1,2]。本次研究选取3个社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社区医疗管理的128例慢性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管理模式以及群组管理模式,通过比较两组慢性病患者干预后饮食知识、规律用药、定期复诊、运动锻炼等相关内容达标率,从而论证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群组管理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64例慢性病患者,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在53~78岁,平均年龄在(63.2±1.2)岁,疾病类型:有32例患者为高血压,有15例患者为糖尿病,有10例患者为心血管疾病,有7例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肺系慢性疾病,患者病程最短为1年,病程最长为5年,平均病程(3.2±0.2)年。对照组64例慢性病患者,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龄在52~78岁,平均年龄在(62.8±1.2)岁,疾病类型:有30例患者为高血压,有15例患者为糖尿病,有12例患者为心血管疾病,有7例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肺系慢性疾病,患者病程最短为1年,病程最长为5年,平均病程(3.1±0.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明显数据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64例慢性病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模式,常规管理模式慢性患者患者在社区医院检测其体重、血糖、血压等基本指标后,建立健康档案,医护人员根据慢性病个体患者病情、既往病史等相关情况分别给予一、二、三级管理,采用电话随访,上门随访等形式,了解个体患者心理变化、饮食、用药、运动以及日常行为等方而进行教育指导和监督。

1.2.2 实验组

64例慢性病患者给予群组管理模式,群组管理模式在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主要实施步骤如下:(1)根据慢性病患者疾病类型,社区医疗医疗卫生资源,结合相应的疾病特点选取相应科室医师以及专科护理人员组合成组织专科小组,小组配置相关疾病知识宣传手册、血压计等医疗器械,并了解个体患者既往病史、家庭情况、职业等一般资料。(2)安排群组慢性病患者学习内容、课时以及学习场地,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群组医护人员耐心回答群组慢性病患者对相关疾病诊疗护理疑惑,并针对患者的提问,结合临床教育资料,对患者饮食、运动等相关情况进行指导和干预,从而完成对群组慢性病患者专科知识的健康教育。(3)群组管理小组对群组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同时应注重对个体患者心理护理,多数群组慢性病患者长期遭受疾病折磨,且受教育程度不高,对相关慢性病基础知识认知能力较低。医护人员应通过列数据、举例子等形式减少慢性疾病患者对疾病诊疗的误解,增加群组慢性疾病患者对临床诊疗管理的信心,通过科学用药、改善饮食习惯,调整日常生活活动从而达到控制慢性疾病的目的。(4)管理小组医护人员应与小组慢性病患者建立良好的课上互动,以及课下监护关系,增强小组慢性病患者于与管理小组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促使小组慢性病患者积极配合群组管理和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慢性病患者护理干预后饮食知识、规律用药、定期复诊、运动锻炼等相关内容达标率,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个体饮食知识掌握情况,满分100分,60分以上表示个体饮食知识达标,上门随访了解个体患者规律用药以及运动锻炼情况,患者可按时定量服药即为规律用药达标,患者每日运动时间超过2小时,每周至少运动5次或5次以上为运动锻炼达标。患者每月复诊次数在3次或3次以上即为定期复诊达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饮食知识、规律用药、定期复诊、运动锻炼等相关内容达标率其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慢性病患者护理干预后饮食知识、规律用药、定期复诊、运动锻炼等相关内容达标率,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饮食知识、规律用药、定期复诊、运动锻炼等相关内容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人为21世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平均每年约有70%死亡患者死于慢性病,我国常见慢性并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3-5]。我国社区慢性病干预方式主要为基于自我管理、家庭管理上的综合管理,但是由于个体患者缺乏对自身疾病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故慢性病管理控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管理干预效果不佳[6-8]。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群组管理,群组管理是将患有相同或不同疾病个体组织到一起,充分利用有限医疗资源,由专科医护人员对其实施健康教育以及个体诊疗的一种疾病管理方式。群组管理与常规护理管理方式相比可极大程度提高个体疾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以及疾病个体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降低卫生资源占用率,极大程度的提高个体患者对相关疾病诊疗护理相关支持的了解,适用于我国人口基数多、人口老龄化等国情[9-10]。本次研究显示给予社区群组管理的实验组个体患者护理干预后饮食知识、规律用药、定期复诊、运动锻炼等相关内容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饮食知识、规律用药、定期复诊、运动锻炼等相关内容达标率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病患者给予社区群组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个体疾病控制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群组达标率慢性病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Boids算法在Unity3D开发平台中模拟生物群组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粤北地区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营养素摄入情况调查研究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