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维
张凯莉*
乡村景观的表达要素通常包括村落(农家)、农田、道路、河流、植物及其他[1]。植物作为乡村的绿色基底,渗透到各个景观要素之中,与其他景观要素紧密相关。尤其在山地乡村中,乡村植物与周边山水融合,在生态、生产及生活方面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山地乡村景观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村落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乡村周边山林遭到破坏、农耕田地被大量新建房屋占用等,使得乡村植被覆盖度下降。在乡村更新改造时,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不受重视,其绿化方式与周边城市趋同,使得乡村植物景观缺乏特色,甚至与村落朴素自然的风貌不协调。另外,一些外来植物的大量引入也对乡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2-4]。因此,在山地乡村改造建设时,植物景观营建应该受到重视。
根据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程度不同,可将山地乡村植物景观分为生态型植物景观、生活型植物景观和生产型植物景观3类。
生态型植物景观以自然山林、自然河流植被景观为主。因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不一,自然山林中有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类型,如密林、疏林草坪、特色滨水植物群落及湿地植物群落等。各类型植物景观不仅有重要的美学价值,还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
在山地乡村中,耕地成为传统村落选址的核心考虑要素。村落往往建在山脚或山腰处,以便留出周边的平地来耕作,同时村民们也常开垦周边坡地形成梯田。另外,村民们还热衷于在村落周边或附近的荒山、荒地中种植经济林木,形成村落的防护林,以营造出较理想的居住环境。农作物的种植充分结合了山地特殊的地形地势,塑造出多样而特色鲜明的立体农业景观。
在山地村落的房屋与巷道之间常常会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的零散地块。这些地块常有保留的古树,也常被居民们利用来种植果木蔬菜、药用植物或观赏花木而在村落中形成特殊的园圃植物景观。果木蔬菜是居民重要的食物来源,改善着居民生活质量;药用植物是重要的医疗材料,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还孕育出民族特色的中草药文化[5];园林花木一般以乡土植物为主,除了村中保留古木,村民们还常常在房前屋后栽植花木,或在台阶墙角处以简陋的花盆、脸盆、水桶为容器种植花木,使得村落生机勃勃。总之,以园圃植物为主的生活型植物景观承载着生产、医疗功能,蕴含着丰富的“日常生活美学”[6]。
图1 山地乡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2.1.1 整体性原则
山地村落以自然山水为基地,村落与周边山水、林木及田地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植物景观由生态型、生产型及生活型3类组成,每种类型都是村落重要的物质或文化载体。因此保护村落植物景观格局的完整性使不同植物景观类型协调共生是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另外,山地乡村的自然河道、道路、山林与农田的边界等是重要的生态廊道,也应该以整体视角规划,划定重点保护区域。
2.1.2 文化性原则
山地村落的各类型植物景观融入居民的生活生产及社会文化传统中,与居民的民族信仰、生活需求等方面紧密相关。尤其在西南山地区域,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然崇拜”的思想意识,在自然崇拜的引导下,不随意砍伐村落周边山林植被,甚至还将村落周边的古木、林地尊称为“神木”“神林”等,每逢重要节日,还祭拜“山神”“树神”,表达出特色的民族信仰文化。另外,居民种植当地特有的粮食、蔬菜或果木,成为地方特色饮食的物质基础,从而逐渐形成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园圃里也常种植药材植物,这些药材成为了居民们的医疗必需品,自然而然也形成了当地的中草药文化。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该将植物种类选择与这些植物文化相结合。
2.1.3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乡土植物材料选择和地带性植物群落的模拟两方面。乡土植物适应当地地理气候条件,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容易成活。种植乡土植物不仅有利于节约成本,还能展现地方植物景观特色,一定程度上表达地方文化;地带性植物群落的模拟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规律,有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与持久性。
2.1.4 实用性原则
山地乡村植物承载着重要的生产功能。田地中的稻谷等农作物成为居民主要食物来源;山林中的木材提供村落建设重要的物质资料;人工种植的经济林、园圃中的蔬菜果木等为居民带来食物或经济收入。因此,在绿化种植时,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经济植物、药用植物等,不仅可以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还可一定程度满足居民经济需求。
2.1.5 艺术性原则
山地乡村植物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可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原则[7]。“统一”要求植物的姿态、比例等保持一定的相似性或可识别性,但又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出多样性;“调和”注重不同植物种类之间的联系与配合,多层次的搭配表现出舒适、协调的美感;“均衡”要求将体量、姿态、色彩等不同的植物均衡组合,避免过大反差;“韵律”要求植物配置有规律地变化,表现出节奏感。
对山地乡村植物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前提是对村落植物景观现状有充分的认知与剖析,可从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入手,通过田野调查详细了解当地植物景观现状风貌。具体可从植物景观类型、植物景观结构、特色植物景观群落及植物景观价值等几方面来入手。
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应采用不同的规划设计策略。自然山林或河流植被景观,可按“最小扰动”原则就地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在被破坏的山林区域植树造林以改善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区域,保护或修复以河流、道路等为依托的生态廊道空间,以湿塘、湿地、田园中林地等为主的生态斑块空间;村落为主的生活空间内,要控制村庄建设用地,避免民居建筑无序扩展,同时依托村落内零散地块丰富其绿化形式。通过这些措施,可形成山地乡村立体生态网络,保障其生态安全格局。
在植物群落种植时,可从地带性植被群落中选取合适的乡土植物种类,以植物的生态习性为基础,根据上述5个基本原则对目标植物重新搭配组合,形成模拟自然的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最后根据群落特点及种植要求将人工群落种植到合适的区域,以营造山地乡村特色植物景观风貌(图1)。
贵州扁担山地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该区域为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山地河谷地貌,河流发源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黄果树瀑布群,全长约50km。布依族先民很早就沿该河谷耕作定居,如今河谷内分布有近百个布依族村落。在相关资料梳理的基础上,选取8个典型且保存较完好的布依族聚落(分别为高荡村、革老坟村、布依朗村、孔马村、关口村、大洋溪村、殷家庄村、果寨)进行田野调查。
图2 典型村落植物景观风貌
图3 布依聚落植物景观生态格局示意图
村落与山林的过渡区域,为重要的生态边界;经济林能较好地适应喀斯特山地环境,生长繁茂,一般环绕着村落种植或片植于村落附近,也成为村落的防护林。布依族一直以来有“竹崇拜”的思想意识,因此村落中种植大量的竹也传达出布依人的信仰文化[8];聚落园圃依附民居建筑成为聚落植物景观格局的中心,其布局自由随机,多种植蔬菜和药材植物;稻作田园位于河谷或相对平坦的盆地,视野开阔,稻田内有河流穿过,河岸两侧植被丰富,景观优美。河流、村落的道路两侧绿化、线状林地等成为重要的生态廊道。总之,自然山林、经济林、聚落园圃及稻作田园组成了布依聚落植物景观的整体格局(图3)。
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提取的核心思想是“师法自然”,即学习自然或半自然植物群落,从自然或半自然植物群落中寻找植物的组合规律,以指导人工植物群落的配置。
根据山地垂直结构特征可将村落植被从山顶到田园分自然山林带、村落植被带、田园带、自然山林与村落之间的过渡带、村落与田园之间的过渡带。自然山林带植被群落的模拟可用于山地生态修复或退耕还林。村落植被带及2个过渡带的植被最接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其群落模拟可直接用于村落内部绿化或景观营造。田园中除了农作物之外,还常有林地斑块或河道植被绿廊,其群落模拟可用于生态廊道的修复或构建。
踏勘时,首先要注意观察不同地点植被生长状况,用相机记录不同的植物群落,以自然植被群落演替的基本理论为依据,选择自然或半自然状态下趋于稳定的植物群落作为主要研究的目标群落;然后分析记录目标群落的植物种类、植物结构层次及每种植物的生长状态;最后根据上文的山地植物景观运用的五大原则,对目标群落进行提炼及重组,以形成实用的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人工植物群落模式提炼时,要注意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选择生态位重叠较少的物种进行构建。植物种类应该以自然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常见种为主,同时考虑到其在人工环境中的适应性,必要时选择与其相似的种类进行替换[9]。同时,还要考虑通过特色的植物种类或群落来彰显少数民族村落特有的植物文化。
自然状态下,以香椿(Toona sinensis)、楸树(Catalpa bungei)和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为主的植物材料组成了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图4)。其中香椿长势旺盛,竖线条结构明显;楸树姿态婆娑,但受环境限制,长势较差;
综合考察当地布依族聚落,分析总结得出其植物景观主要由自然山林、竹林或香椿经济林、聚落园圃、稻作田园等4种类型组成(图2)。
自然山林作为村落的依托与背景,为布依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竹林或香椿经济林为慈竹夹杂在两者之间,长势一般。整体上群落层次感不突出,景观效果有待提升。以此为基础,将香椿分别与楸树和慈竹分开且错位种植,以保证每种植物都生长良好,充分展示其姿态美。同时增加食用或药用草本植被层,以丰富群落结构形态,增加其实用价值,以形成2种实用型的人工配置模式。运用相同的方法,对调研过程中筛选的10个自然或半自然的目标群落进行分析总结,共提炼出14个可供运用的人工群落配置模式(图5)。
此外,村落中还形成了一类特殊的立体绿化。一方面在村落营建过程中,人们大量运用周边喀斯特山体中片状石灰岩或白云岩,因此墙体中常常形成缝隙,缝隙被人工或自然填充土壤,一些耐旱植物,如仙人掌(Opuntia stricta)、龙舌兰(Agave americana)、天竺葵(Pelargonium hortorum)、石韦(Pyrrosia lingua)及蕨类(Pteridophyta)等便在墙缝茂盛生长,形成特色的“石缝植物群落”;另一方面,一些藤本植物,如葡萄(Vitis vinifera)、藤三七(Anredera cordifolia)、佛手瓜(Sechiumedule)等沿墙体攀爬,形成“墙面绿化”。二者共同构成了村落中特殊的立体绿化,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且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
植物景观营造时,应根据乡村不同绿化区域的特点及其功能需求,将提取的植物配置模式运用到其中(表1),目的是修复村落重要的防护林与生态林地、构建生态网络且营造出舒适自然的生活空间。
3.3.1 生态林地与防护林的修复
在人为干扰或破坏较大的山体区域或村落周边,应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形成生态林地或村落防护林。其植物配置乔木层主要以抗性较强且分生能力较强的乡土树种慈竹和香椿为主,辅助其他乡土灌木草本等,形成优势群落。
在农田与山林或村落的过渡区域,如今大量新建民居侵占农田,无序蔓延,这不仅破坏了生产景观的整体格局,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整个村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在农田周边种植防护林,营建农业环境的生态屏障,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其植物种类及群落的选择与村落防护林相似。
3.3.2 生态网络的构建
道路、河流、线状林地等是村落重要的线性空间,以此为依托可形成重要的生态廊道。道路两侧种植长势良好、抗性较强的植物种类,形成稳定的植被群落,隔离道路污染且塑造出良好的道路景观;河流两岸绿化尤其重要,具有提高生物多样性及过滤污染物等多种生态功能。河道绿化模拟河道原有植被及山谷潮湿地带的稳定植物群落,以耐水湿植物为主,在河岸高地干燥处也可种植观花、观叶植物以丰富其景观效果。
线性廊道应保持连贯性,同时连接自然山林、生态林地、经济林地、防护林等生态斑块,形成安全的生态空间网络,以保障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其生物的多样性。
3.3.3 村落生活空间的绿化
在民居的房前、屋后或宅旁,植物景观营造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并且营造出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在房前,上层植物以高大落叶乔木为主,这样可以夏日时乘凉,冬日叶落后不遮挡阳光,中低层多选择种植乡土果木、药材植物或蔬菜植物,同时辅助运用花灌木或观赏花卉丰富景观效果;屋后或宅旁的植被主要作为背景且遮挡强风,以长势较好的高大乔木或饱含民族文化的竹为基本骨架,搭配耐阴的灌木及地被。
图4 人工植物群落配置模式提取方法
图5 群落结构与人工配置模式汇总
表1 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及特色
另外,巷道是村落中的主要步行空间,巷道一般较窄,两侧缺乏足够的种植空间,因此充分运用村落中原有的特殊立体绿化模式,营造巷道特色植物景观形式;广场空间相对开阔,在广场周边种植可食用且观赏价值较高的乡土植物群落,增添广场的生活气息,同时在广场角落种植高大乔木提供交流休闲的林荫空间。
村落空间贴近居民生活,其绿化种植应尊重村民意愿,所总结的人工配置模式供居民参考,在群落模式的基础上,居民也可根据自己喜好,适当调整或添加乡土植物。
乡村植物景观规划往往是村庄更新改造时容易忽略的部分,乡村建设中大量运用城市绿化植物种类且模仿城市植物造景的方式,使得村落原有的文化及景观特色得不到充分表达。
山地乡村往往有着良好的自然山水基底,其植物景观类型多样、层次丰富,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且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规划设计应在对乡村植物景观现状风貌认知与剖析的基础上进行,其核心思想是“师法自然”,主要方法是模拟自然或半自然植物群落而提炼出特色人工配置模式,最终目的在于保护和完善乡村植物景观整体格局,以营建出良好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