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改造后的李棋中学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要求。玉溪市结合自身实际,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有效推进适合本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保护好绿水青山;建设海绵城市,保护国家战略水资源、全面提升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海绵城市,打造高原湖泊地区‘山·城·湖’海绵城市规划样板,引领西部山地中小城市发展”。在城市发展转型的道路上,玉溪市委市政府一直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位置,着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绿地工程。
玉溪市海绵城市试点区20.9平方公里,分为6个汇水分区,项目总计178个子项目,分为4个海绵工程项目包,可研总投资共计83.77亿元。截至目前,已经建设完成65个项目,占地面积14.61平方公里;在建81个项目,占地面积3.73平方公里。已建、在建项目总数146个,占到项目总数量178个的82.02%;已建、在建面积18.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0.9平方公里的87.75%。
玉溪市严格按照要求编制完成《玉溪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以自然地形为基础,结合自然汇水、流域分区,满足行政管理要求,避免造成地块割裂,注意整体性和系统性,结合规划区地形图、水系规划、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以及路网结构等资料,将规划区划分为27个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分区。针对不同管控分区,从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文化五方面系统构建中心城区的海绵系统。
水生态体系分为径流控制工程和河流生态治理两部分。径流控制,通过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地块、道路、调蓄设施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中途和末端措施达到82%的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水生态保护与恢复,通过自然现状水体保护,生态岸线保护与恢复,打造“一片、两轴、八面”的水生态格局。
水安全体系构建基于水生态体系工程设施规划,通过构建一维模型对管网能力进行模拟评估,优化排水防涝体系,采用雨污分流制建设,对于雨污分流地区,采取截流措施,将截流的初期雨水进行达标处理,最终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水环境体系构建统筹水体上下游,分阶段实现消除水体黑臭,全面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的目标。
水资源体系构建采取“末端蓄水集中回用和源头蓄水分散回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规划确定的雨水资源利用目标。
玉溪市海拔高,地形呈现阶梯坡地形态,中心城区位于坝子中心区域,地势相对平缓,城区高差50余米。海绵城市建设统筹平坝、低丘缓坡用地构建海绵城市,构建“上蓄下用、分级滞留、梯级净化、系统治理”的立体海绵体系。
一是坚持阶梯型坡地保护性开发。二是构建空间立体化绿系海绵。三是构建分层级、顺畅通达水体海绵。四是协调灰色—绿色雨水排放体系,防治海绵体洪涝灾害。五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阶梯型坡地海绵城市规划指标和标准,明确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污染控制率、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海绵城市规划指标。
综合采取“源头减排、管网优化、排涝除险”的全过程技术措施。通过对地块的海绵化改造,达到规划要求的年降雨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峰值削减率,对雨水进行“源头减排”;通过排水分区优化、新增排水出口、雨水干管提标、管网清淤修缮等技术措施,对雨水进行“过程控制”;“排涝除险”包含河道拓宽改造、新建强排泵站、新增内涝调蓄设施、新增道路行泄通道等技术措施。通过采取上述措施,系统解决本区域内涝积水问题。玉溪市存在的易涝点已逐步减少,预计2018年海绵及黑臭水体项目实施完毕后,试点区将全面消除30年一遇降雨的内涝灾害。
海绵改造后的两湖大瀑布
碧玉清溪
通过对中心城区水系的梳理,结合玉溪市海绵城市的建设和黑臭水体的整治,已启动玉溪大河下段黑臭水体治理及海绵工程项目,中心沟扩宽改造工程、玉带河下游改造工程、东风南干渠(金水河)改造工程、红旗河改造工程、白龙潭河改造工程、新西河改造工程等项目,结合自然环境要求,采用清理河道,堤防建设、险工险段建设等措施确保上述河流防洪能力满足规划要求,并同步建设截污干管项目。
玉溪大河、金水河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实施生态岸线修复、河道疏浚、底泥清淤、生态浮岛构建、生物多样性恢复等多项生态工程,进行综合整治,采用渗蓄滞净用排的综合措施,大幅度削减面源径流污染,玉溪大河、金水河已不属黑臭水体范畴。玉带河、中心沟正在加快建设截污箱涵工程等相关工程,争取尽快摘掉黑臭水体的帽子。
海绵改造后的东风游乐场
海绵道路节点改造
融合“玉汝于成,溪达四海”的城市精神以海绵城市理念引领玉溪市城市发展,以“生态、安全、活力、美观”为目标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实现“水生态良好、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发展战略,打造“碧玉清溪”城市靓丽名片,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建设河畅岸绿、人水和谐、生态宜居、高原特色的海绵玉溪。
玉溪海绵城市建设充分考虑景观提升要求,在重要公共节点考虑夜景照明、休闲游憩、科普教育功能的同时,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加强特色文化的彰显与传承,提升“碧玉清溪”的生态文化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