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站

2018-07-17 09:04:34
城乡建设 2018年13期
关键词:雨棚水滴跨度

一、工程概况

宁波站为改建站,总建筑面积为202810m2,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客运专线上的一个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真正实现了铁路、公交、地铁、出租车、长途汽车等“零换乘”的设计理念。宁波站的建成开启了陆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

工程桩基最大桩径2.5m、桩长84m。主体结构采用“预应力框架结构+大跨度钢梁钢屋盖”组合结构体系,雨棚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横向张弦梁+索撑”结构体系。轨道层、高架层均采用“劲性钢管混凝土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预应力框架梁最大跨度为48m,截面为1.5×3.6m和1.2×4.2m;屋盖中央拱形钢梁跨度达66m,南、北正立面设有“水滴”状悬挑大桁架,悬挑达22m。

宁波站是国际上第一座既有线横穿施工现场又实现了一体化施工的火车站。其造型复杂,施工及技术难度大,面临一系列难题:既有线横穿施工现场、基坑需一体化施工、“水滴”及“船型”张弦梁结构复杂、雨棚跨线施工难等。设计和施工单位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一系列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

工程于2010年10月6日开工建设,2015年9月18日竣工,总投资32.16亿元。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宁波站造型新颖,设计独具一格,追求灵感,紧贴地域人文。整个建筑由一滴晶莹剔透的“水滴”幻化而来。“水滴”型超大跨度大悬挑空间桁架结构以及“船型”预应力张弦梁结构均体现了建筑、结构以及力学的完美融合,在国内独一无二。

2.首次在站房领域提出并采用跨越深基坑的“现浇梁板+钢格构柱”组合式铁路临时栈桥结构体系,为既有线运营及基坑整体开挖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大中型站房改扩建提供了经验借鉴。

北立面全景

侧立面全景

全景轴侧

候车大厅正视图

“水滴”泛光照明近景

3.国际首次研发应用了上跨软土深基坑高速铁路临时栈桥技术,攻克了既有线上跨深基坑一体化开挖、高铁列车不降速安全通过等世界难题。技术创新应用达国际领先水平。

4.创新采用了高架站房与地铁共建一体化结构沉降耦合控制技术和“环形钢牛腿+混凝土环梁+预应力”的复杂节点形式。

5.针对受既有线影响下的沿海软土地区多紧邻超深基坑需同步开挖的重大难题,创新提出并采用了软土地质下多紧邻深基坑综合支护技术,有效地将“时空效应”原理融合到多紧邻软土深基坑土方开挖中。

6.针对受既有线影响以及需跨线半幅施工的特点,创新研发了二级接替迭代张拉、单端双向张拉撑杆偏位控制技术,解决了“船型”雨棚施工中结构不均匀变形、应力多次重分布等难题,此外,拉索节点的优化大大简化了张拉工艺。该技术的成功运用提升了我国在铁路施工领域的领先地位。

7.在超大跨度大悬挑“水滴”钢结构及幕墙施工过程中,考虑了温度效应以及“风-车-梁”耦合振动对安装和卸载作业精度控制的影响,并自主研发了三维多角度“五级调节构造体系”,形成了一整套双层双曲面异形钢结构及幕墙的安全高效施工技术。

8.创新并巧妙地将四段寻址灯具技术、空间染色、内透光等技术结合在一起,解决了曲面幕墙亮度、色彩自动切换及各角度镜面眩光的难题。

三、获奖情况

1.工程获2015年度教育部优秀建筑工程设计奖;2017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2015年度两岸四地建筑设计运输及基础建设组卓越奖;2013年度中国钢结构金奖;北京市结构、建筑长城杯金质奖;全国用户满意建筑工程。

2.荣获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上海路局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施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项;

3.拥有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9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猜你喜欢
雨棚水滴跨度
“水滴”船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梁中的应用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组合铝合金立柱在超大跨度玻璃幕墙中的应用
上海建材(2018年4期)2018-11-13 01:08:54
大跨度钢结构安装三维坐标拟合转换
建筑科技(2018年2期)2018-10-25 05:32:36
自动伸缩折叠雨棚的设计与研究
南京站雨棚檐口漏水补强加固施工技术
透过水滴看世界
学与玩(2017年6期)2017-02-16 07:07:22
水滴瓶
某建筑雨棚板垮塌事故分析
重庆建筑(2014年12期)2014-07-24 14: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