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驱象 动势行诗
近来读诗与写诗时,随时出现于脑际的一些思维碎片的积淀,直接导因则是为弟子江山的《半亚斋吟稿》作序时的一次“顿悟”。具体地说,“以意驱象”是我对诗的意象化,即意与象相结合的进一步思考,范畴还只限于单元意象本身。而“动势行诗”则是对全诗的意象链接、组构章法等的全局思考,以“动势”这一红线加以概括、贯穿。而这种思考上的升华运作,其根源就在于运用了上述唯物论、辩证法,极力避免了形而上学观点在我脑中的惯性影响。
至今传颂不绝的李白名作《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怀乡的凄孤心情下,月亮是其寄意之象,很平常。而“霜”则是因意驱动了的因而发展变化了的物象,没有“霜”这一象征意象的发展,以传达寒冷、凄凉、孤独之感,则末句意的内涵无法作感情的定位和凸显,因为“故乡”这词太广阔太广泛了。没有“霜”的意象,全诗则浅白无味。
江山有诗,也以月为寄意之象的。
出国归来(二首)
机上口占
万里归心载月行,天涯此夕共澄清。
他乡月亦家乡月,带到家乡月更明。
归家口占
卸却行装未洗埃,先随月影上阳台。
黄花知我归来晚,捱尽风霜始盛开。
望月思乡是古今诗人常用的静止的意象,使用率极高。江山的第一首没有借助其他意象,而是用“带到家乡月更明”这一发展了的“意”(类乎“近乡情更怯”),加上运用了动势感的“带”,便使月这一静止的意象前进了、发展了、新颖化了。这就是以意驱象、动势行诗的艺术手法。第二首不同的是在主象(月)之外,因意的驱动,而添加了另一意的物化物黄花。把黄花拟人化,化静为动,表现了时间流程。其实,与月是同一月、近乡未必更明一样,黄花无知,也并非是等诗人归来时才盛开。这全是诗人的奇思妙想,也即是诗人“意”的发展,驱动时空,选择了黄花这一静止物象作为依托,写出意的动势感来。可知动势行诗,是以意驱象的全诗化、章法化。表现动势感是显现诗意发展脉络的最佳手法,因为,它合乎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和形态,也符合人们认识的科学思维逻辑,即感性与理性思维辩证运作发展的规律。诗句一有动势感,形象就立刻生动活泼起来,因而意贯神流;一首诗有了各句动势感的承接、发展,便前后呼应,意脉贯通,全诗皆为之活络灵动起来。
以意驱象、动势行诗,确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艺术手法。我曾说:现代诗坛上概念化、口号化之风渐戢,原因是大多数人接受、确认并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法则。其表现的程序为:概念化→形象化→意象化。现为了推动精品战略,因势利导,进一步更广泛地提高诗词创作的艺术水平,以我所悟,是否可提出更高一步的程序,即意象化→以意驱象→动势行诗?
其实,当代有不少好诗,已经有意无意地运用了这一高明的艺术手法,如果细究起来,也许正是沿着这一程序走过来的,只是他们没有总结经验,没有从理论高度加以确认,成为有意识的行为而已。我想,诗人们一旦从无意识状态中解脱出来,必定会有更多诗歌精品涌现。
诗如织锦 经纬并重
平仄律、韵律、体式,是诗的外结构三大因素,人们都集中注视于此,相对忽视诗的内结构。我对诗的内结构的思考,过去也只限于章法,喻之为打排球的一二三传。以绝句为例,一二句破题,第三句为二传手把球托到网前,第四句如主攻手,一锤定音。这次读蚌埠诗人刘华的一首五绝《爱晚亭》,感动之余,细思这篇锦绣如何织成?才发觉过去单论章法,只是“经”线,其实,还有许多“纬”线穿织其间。这使我对内结构的认识提高了一步。现就此诗,谈谈我对“经纬并重”的感悟。
岳麓夕阳斜,闲庭雨后花。
晚来风两袖,信步拾飞霞。
这是一首普通的游赏诗。前两句述所见实景,第三句投入主观深情,引出第四句的象征性动势结尾,主旨含蓄其中,达到诗的最高境界。从章法上说,完全合乎上述规律,且紧扣“爱晚”两字,内凝性极强,语言功夫到家。更重要的是,作者巧妙运用诗的“纬”线编织其间。
一、此诗的表层意象,源自杜牧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亭名由来,用作表层意象,顺理成章。但依据当日实景作了改造和发展,一是把“夕阳斜”的实象,发展为“飞霞”实象;二是把山叶如花的喻象,缩变为“雨后花”的实象。
二、意象的巧妙链接,形成纬线。
1、表层意象夕阳、亭花、晚风、飞霞(后两者是作者自创),形成了辐辏式意象组合,向“爱晚”内凝。
2、从四个意象之间的关系看,前三个并列意象,都一致的成为末句“飞霞”意象之因。夕阳形成晚霞是自然逻辑,妙的是雨后花光的实景,也被作者驱动、发展为“霞”这一意象,使阳光和花光合二为一。
3、第三句“风”的意象产生动感,与末句飞霞之“飞”的动感,形成因果联系。
因此,全诗意象链接紧密,逻辑感强烈。一个“飞霞”,紧承祧三句,包羅的意象则是丰富的,可产生多方面感应与释义。
三、此诗还有深层的暗示性意象的设置,使人叹为精妙。
其一,爱晚亭是毛泽东早年游赏、读书、聚友,纵论天下之处,为天下人所知。写爱晚亭不涉毛泽东是个缺憾;直面重复熟知共感的事象,则易泛易俗。刘华巧妙地运用了毛泽东游泳词中名句“胜似闲庭信步”的高共知率,将“闲庭”(“庭”改为“亭”)“信步”二词,直接移用入诗,“暗示”了作者情感抒发的范畴与线路,却又与本诗的诗境完全契合。
其二,第三句使用了“两袖”一词。从字面看,是风吹两袖,以与后句的“拾”字形成因果关系。细究之,才悟到来源于“两袖清风”这一成语,是作者为官清廉,离休后(诗面上写的是“晚来”)的自信、自守心态的表露。在这种心态下,才可以闲庭“信步”,才可以捡拾“飞霞”。光此“两袖”二字,就与诗中多处产生内在联系,更不用说“风”与“飞”的因果关连了。
以上所述,从内结构来说,都是诗的意象的横向联系,形成纬线,与诗意运行的起承转合波状线路形成的经线,一纵一横,共同织造成结构完整,简练内敛,却又脉络鲜明、肌骨互彰的精美的锦绣。只知经线的经营,固能成诗,如果在简短的篇幅中,也努力经营纬线,在意象、气势、词语上多作联构、互动、呼应、兴发乃至象征、暗示的锻炼功夫,形成许多“纬线”罗织其间,则诗质会更为致密、花纹将更为灿烂。其实,我们有很多好诗,都是运用“经纬并重”艺术技法写成的,只是没有发现、解悟,并从理论上加以认定而已。
《老年学诗乐》的诞生
学诗以来,梦绕神牵,绞尽脑汁,不以为苦,每有所得,反觉其乐无穷。却也有人惜我怜我,好言劝我:“75岁了,劳苦一生,享享清福算了,何必呢,真是自討苦吃!”我虽唯唯,心实不甘,对人生的苦乐观,我自有见地,每欲以诗明我之志。积想于心,昨日秉灯夜读之际,忽动念,凑成一绝,《老年学诗乐》:
自古人称七十稀,如今八十若晨曦。
退休岂敢享清福,自比春蚕吐尽丝。
我是针对别人的劝说,所做的“答辩”。其中我以“晨曦”来形象地表现当代老人的生存状态——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条件、精神状态好了,所以都能长寿,实质是歌颂当今盛世。这是我创建的主体意象。在请丁老修改时,我大言不惭地直接指出:这个主体意象,你如认可,就不要动。
丁老接过一看,笑说:“人们说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现在你把八十老人比作晨曦,比青少年还要年轻。写诗不妨夸大,很好。尤其是扩大了与第一句的反差度,更觉得好。”我听了满心欢喜。丁老接着说:“一般说,此诗已经拿得出手了。如作更高要求,不足之处在于后两句。虽说文从字顺,意思明白,但是第三句是概念语言,第四句是老套的比附联想,虽然形象化,却无新鲜感、独到感,审美效应就差多了。”
我不解地说:“这首诗我是要辩苦明志的呀,不点主旨,还怎么说呀?”丁老说:“看,又是新闻思维来了!你写诗,要作诗性思维!直截了当地说,这首诗的根本毛病,在于你创作的主体意象‘晨曦没有发展,后两句游离于晨曦之外。这样,主体意象就苍白无力,全诗就像一盘散沙。怎么改呢?你可以一箭双雕,把尾句的比附形象与晨曦联系起来:蚕是吐丝的,丝可织锦的,晨曦有丝吗?云丝、雾丝、霞丝……,却都不可织。但诗中可织,那就取又美又亮的霞丝来织。在哪织?诗人的心就是织机,用心织成绫罗绸缎,织成比锦绣还美的诗。这么一延伸想象,不仅把‘晨曦说清楚了,而且使‘晨曦发展了、丰满了、动势化了,同时也把末句那个老套的比喻、早已共性化的意象——春蚕,作了新颖的再一次变化。它成了作者的化身。它吐的丝,是作者心中用霞光织成的丝。丝与诗发音相同,这正是汉语一音多字、一字多义特点的运用,真是奇缘巧合,恰巧被我们擒来,纳入此诗,一字擎天,成了声贯全诗的天鼓。虽然全诗未出一个‘丝字,而‘丝却绕了个圈圈——由丝到晨曦,到霞丝,到丝织品,直到出发地也即终点站,摇身一变而为诗!”
丁老说到这里,我的想象似乎也被这一缕丝牵着环诗游动,最后突然踹在这个明晃晃的“诗”字上,大吃一惊,也大悟其妙!丁老说:“这种线型抒情意象的构建,在短诗中尤应运用。‘丝变为‘诗,是偶然神会之笔,不是能随手拾得的。”丁老把改稿给我抄清如下:
自古人称七十稀,如今八十若晨曦。
霞光缕缕心中织,笑仿春蚕细吐诗。
我读了,深感后两句这么一改,始可谓佳作矣,尤其末句,“丝”改为“诗”,使从唐朝李商隐的名句开始,被千百年用滥了的套话,一下变得新鲜、深刻、生动起来,真可谓一字千钧。
为此,我立即沏了杯丁老喜欢喝的咖啡,欢庆这个了不得的“诗”字!
(上文承蒙詹强先生整理并转来,特此致谢。詹强,西籍华人。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会员、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理事〈香港〉、西班牙中国传统诗词空中课堂发起人兼主讲老师、欧洲中华诗词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