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07-16 11:28郭忠翠
读天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程的魅力,并要预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学生的数学兴趣会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升。因此,本文笔者针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特征,具体分析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期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持久学习动力的关键所在。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的局限,加上数学课程的抽象性色彩,常会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现象,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并不佳。那么,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一) 符合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无论是什么课程的教学,都非常注重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思维特征,又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讲解式教学模式,只会培养出会按部就班解决问题的学生,当问题发生丝毫变化时,由于他们死板的思维模式,就会出现不知如何解决问题的情况,这与现代社会所需的创新性人才不相符合。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教学,才能有效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较为开放与灵活,从而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实际性的分析,顺利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保持最持久的学习兴趣,真正和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相一致。

(二) 符合教与学效率的顺利提升

教学效率的提升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在以往传统讲解式的教学模式中,此教学目标的实现总是处于难上加难的状态中,是困扰广大小学数学老师教学的难点所在。而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那么就会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教学,那么通过老师长期的引导与学生长期的自主学习,其教学效率必然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预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冲破学习重难点,这对于学生数学学习之路的顺利前进是十分有帮助的。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

(一) 新颖导入,引起兴趣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预示着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小学数学老师想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必须要从课初导入环节着手,要让学生从课初开始就对新知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比如在学习《年月日》相关内容时,以往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通常会进行平铺直叙的教学,使得课堂教学处于枯燥乏味状态中;而有些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会拿日历这一实物来进行教学,但却没有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所以,笔者认为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前导入内容: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中常会出现令人激动人心的一幕,借助多媒体展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短视频;借助多媒体展示2008年8月8日这天,这是我们中国人都应该永远记住的日子,因为这是我们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这样新颖性较强的课堂导入环节,不仅能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新知探究欲望。

(二) 明确目的,使学生产生兴趣

相关心理学研究发现,兴趣一般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形成与发展。当学生对于某知识的学习产生需求时,自然会开始非常关注某知识的相关内容,最终产生探究兴趣。因此,当老师进行了新颖的新知导入之后,还需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是什么,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习新知对于自己生活、学习方面的帮助,从而使学生对其真正意义的重视起来,产生真实的心理需求,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感,真正对小学数学课程的新知识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 巧设趣味情景,诱发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色彩,需要老师借助创设趣味情景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实现引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在学习速算相关内容时,便可以巧设情景: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猪八戒和孙悟空在路上吃完桃子之后,孙悟空想要捉弄猪八戒,便对八戒说:“咱们进行计算比赛吧!”八戒一听十分高兴,好啊,于是孙悟空出了419-81、4715-85两道题,看谁计算得又快答案又精准。这时猪八戒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孙悟空借机嘲笑八戒,这么简单的计算题都不会,白吃了那么多桃子,孙悟空将正确答案说了出来:338和4630。八戒不服气地说你算得对吗,怎么会那么快呢?孙悟空向八戒解释,你看这两道计算题都是多位数减去两位数,最关键是被减数的后两位和减数竟然是互补数,所以,可以利用100-81+19+300=338,后面这个计算同上。通过此情景的设定,学生不仅计算兴趣浓厚,最关键的是顺利掌握此简便计算方式,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设计操作环节,促進兴趣

动手操作是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的学习环节,所以主动学习性较强,加上它自身具有的具体形象性特征,很容易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建立有效的表象,使学生轻松的理解相关知识点。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多感官会参与到活动中,进行及时的思考、表达、思维及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相关内容时,为了确保学生深刻记忆住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个三角形,如钝角、直角、锐角等三角形,让学生进行随意的拼接。通过几分钟的拼接之后,学生们发现,原来两个三角形能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等,当学生有了此惊奇的发现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对拼成的图形和原三角形进行仔细的观察,此过程中学生能明确拼接图形与三角形底与高的关系,真正意义上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后续解决实际问题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习的有效催化剂,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应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也更积极有效,学习就能事半功倍。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老师教学中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可以从新课导入、明确教学目的、创设趣味情景、设计操作环节及增加课堂互动环节等方面着手,进行递进式的培养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平先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数学大世界,2015(05).

[2]陈海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考试周刊,2017(44).

作者简介:

郭忠翠,贵州省安顺市,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新铺镇江西坪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