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慧
摘要:本文以沈阳市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结果为出发点,充分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究,从而为下一步深入的对策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心理问题;成因
当前的新形势下,民办高校由于其独特的办学模式,使其学生身处在特殊的学校环境中,面临比公办院校学生更复杂的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且他们的身心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引发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找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优化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从对沈阳市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状况达到中等程度症状的人数平均达到3.25%,且症状总均分为3.33,分值较高。这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因子均分值X≥2的因子中,症状较重的因子为:强迫症状占23.39%、人际关系敏感占17.60%、敵对占11.40%、偏执占12.34%。因子均分值X≥3的因子中,症状较重的因子为:强迫症状占1.76%、人际关系敏感占1.76%、敌对占0.95%、偏执占1.16%。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一般要经历3至5年时间,其学习、生活可以分为入学适应、稳定发展和就业准备三个阶段,由于不同的年级所面临的发展课题不同,心理状态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倾向或特征。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由于民办高校特殊的办学模式,使得民办高校大学生个性特征突显,同时也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特征。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既会碰到当代大学生因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而产生的来自学业、情感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同时还承受着经济压力、社会认同压力等。最常表现:
(一)自我意识不健全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正处在青年初期,更是心理自我发展关键期。对自身心理状态不断认识和评价。自我意识在表现形式上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在全方位评价自己的程中,常常是矛盾的,自信与自卑交织,并由此产生一种内心痛苦与不安。
(二)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动机多样化且趋向于浅溥,学习态度不稳定。厌学情绪普遍,专业兴趣淡化。重视考试分数,应试心理严重。学习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失眠,神经衰弱等。
(三)人际互动沟通不良
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基本的与人互动沟通交流的能力。更有一些大学生沉迷网络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不愿意与人交流。
(四)情绪情感问题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青年时期,情绪情感发展逐步稳定,但波动较大。常因恋爱问题,导致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心理失衡,情绪失控。在公司就业面试,公务员考试等关键时刻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常因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抗压能力差,产生抑郁情绪等。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做为大学生,社会对其期望、要求很高,大学生自我的人生定位也较高。现实与期望之间的落差,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状况发生变化。民办高校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心理问题与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以及自身因素密切相关。
(一)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人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等都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他们产生强烈的冲击。当大学生遇到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时,容易引起心理问题。
(二)校园环境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但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育仍停留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上,一直重视学习教育,而忽视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教育。使得学生进入大学后,会产生种种不适应,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出现心理问题。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中,父母的性格、教养方式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父母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位老师。并且父母的教诲更是伴随学生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四)自身因素
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要经历两个明显的变化生理上的变化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他们内心深处常常充满着矛盾与冲突。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往往滞后于生理成熟,是易诱发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高峰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价值观念、心理状况在时刻发生变化。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中突显的心理问题,在高校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探索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应对策略,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新途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康美玉,马凤娟,张秀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11).
[2]刘雪英.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李笑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沈阳城市建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