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晓 文, 修 新 路,2
(1.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2.东北财经大学 校友工作处,辽宁 大连 116025)
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3]”认知是认同的前提。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认知历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可分为3个阶段,如图1所示。一是认知阶段,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了解和认识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大学生不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相互交流的过程,对它的意义、行为、作用形成初步理解。由于是初步接触,该阶段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并且需要不断了解和反复确认;二是重构阶段。大学生已经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将外部影响不断内化,进而对自身已有的价值观进行修正和重构。此阶段大学生将自身的情感、需求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碰撞与结合,形成自身认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三是践行阶段。大学生形成了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后实现知行统一,自觉地用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并通过自身行为和习惯来影响周围的人,同时不断加深认知,持续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和认同水平。
图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理论模型
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环境;内部因素主要是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基于自身需求产生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意愿。外部因素能够为认知营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内部因素将最终决定价值观是否被真正接受。本文认为,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
近年来,国际政治形势动荡,社会矛盾和种族、民族、宗教冲突频发,周边地区地缘政治及安全形势复杂,西方敌对势力试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对我国进行遏制和渗透;经济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深远,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剧,金融市场时有震荡,国际贸易持续低迷,经济增长乏力。从国内来看,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重大利益关系需要调整,涉及面越来越广,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经济上,面临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财富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大幅度的经济结构转型和逐渐突显的诸如就业难、看病难、买房难等社会矛盾也使大学生的信仰受到了冲击。
另一方面,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公民自豪感持续增强。党和国家一方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这一系列举措促使大学生对政府满意度稳步提升,对政治的关注和参与的积极性逐渐提高。经济上,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倡议等的推动,经济生态环境正逐步好转。加之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等一系列举措,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推动大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优势和伟大意义。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意愿,二者呈正相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的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得知识与信息的主要渠道。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环境中最活跃的群体,其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受到显著影响。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体验和信息判断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网络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培养了他们对社会的理解和对价值的选择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信息和内容认识到中国国力的增强,感受到民族的希望和自身发展的机遇,促使大学生主动肩负神圣使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践行党和国家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中心模糊化、信息碎片化、交往隐匿性等特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中虚假信息、反动信息、攻击信息等内容的存在,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不断碰撞,容易导致价值目标的缺失和评判标准的紊乱,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2: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积极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意愿,二者呈正相关。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文化自信的基础在于价值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发展的必然,是文化自觉的提升,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中积淀形成的全体人员共同持有的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其中既有大学这一社会组织的共性,也有高校发展过程中凝炼的特性。大学文化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尤其在思想政治方面对人的影响和塑造作用更加明显,高校的办学理念、校园风气等都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意愿的重要因素。当前,各高校都力争通过贯彻其办学理念和凝练大学精神的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的精神信仰,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重要的亚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学生为主体、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文化,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加直接。大学生群体有着显著的趋同现象,他们容易在主流信息的影响下形成相同或相近的思想和行为。优秀的校园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将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熏陶、感染和带动着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其主动融入同辈群体并形成共鸣,从而实现对大学生文化发展方向的引领。这种无形的调适和引导,要比硬性的说教和规定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也更加有效。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3:优秀大学文化的熏陶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意愿呈正相关。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的直接渠道和重要来源,他们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自身行为两个途径发挥作用。
大学课程既包括学生所在学科的专业课,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专业课教学是大学生接受所在专业知识的过程,大学生必将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人生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才的培养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知识体系、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等,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必须旗帜鲜明地占领这个主阵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只有抓住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这一根本,才能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自身的行为举止对大学生价值观同样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虽然已经拥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判断力,但仍然需要日常不断地对周边人进行观察、判断和模仿,进而对自身加以塑造和改进。作为学校中的学术权威和人格榜样,教师在教学、生活中展现的价值取向、言行举止、人格魅力甚至爱好习惯都直接作用于大学生,对其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4:教师言传身教的良好示范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意愿呈正相关。
朋辈群体是指年龄与社会地位相近者的结合体,大学生的朋辈群体主要是同学和年龄相仿的朋友。我国大学以集中学习和住宿为主,大学生入学后首先面对的是融入周边人群并被其接受和认同的问题。因此,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调整深受朋辈群体的影响。
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在日常学习、生活、娱乐过程中产生的,同学和朋友是彼此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群体,他们的思想、行为都在互相交往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比较和参考,进而影响自身的价值体系。同时,信任是信息接受的前提,相比于师长自上而下的说教,大学生更乐于以平等的身份和与自己年龄相近、经历相仿、兴趣相似的同学和朋友进行交流,接受他们的信息。因此,朋辈群体间内容健康、积极上进的交流,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起到推动作用。同时,由于大学生的同学和朋友同样处于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也面对一些复杂环境的影响,其相互之间也可能出现消极作用。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5:朋辈群体的良性互动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意愿呈正相关。
认同的首要原则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只有达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被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自身的认同意愿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如果缺乏内在意愿,即使外部营造出学习环境、提供学习内容,也会导致认同的表象化、功利化和边缘化,影响教育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满足大学生个体的本能要求,最终实现合理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一方面,它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精神追求。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大学生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方法论,给大学生正确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它也能够满足大学生物质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的普遍认可和自觉践行,还在于它把维护和贯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自身的社会责任,科学认识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进而推动事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6:大学生的认同意愿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效果,二者呈正相关。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影响因素模型
本研究首先采取访谈调研法实地走访多家高校,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的情况。在借鉴多个社会认知研究和高校思政研究方面的成熟量表[4-6]的基础上形成调查问卷,并选取10位多年从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专家对调查问卷的题项进行测试,对不适当的题项进行修改。最后,采用调查问卷方法收集所需数据。本次调查活动从2017年5月开始到2017年7月结束,共发放522份问卷,回收522份。剔除6份信息不完全问卷,有效问卷516份,有效回收率为98.85%。本文调查对象分布在辽宁省内的9所高校,受访大学生来自于北京、上海、辽宁、湖北、海南、新疆、西藏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包括全国各个地区,学生的专业涉及教育、语言、历史、管理、数学、电子、通讯、计算机、新能源等学科。受访样本数量大,专业分布广泛,有利于保证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本文采用的软件为SPSS 19.0和AMOS 17.0。样本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N=516)
本研究的各类测量量表主要来源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等相关研究中已经被证实或是相对成熟的量表,并在实地访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量表设计采用Likert7级量表的形式进行测度,1~7依次表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本研究共包含因变量、自变量、中介变量和控制变量。自变量包括政治经济环境、网络舆情环境、大学文化、教师言传身教、朋辈群体影响。其中,政治经济环境主要考察受访者对政治经济形势、重大事件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了解情况等;网络舆情环境主要考察受访者对网络上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对网络意见领袖评论的看法等;大学文化主要考察受访者对所在大学文化传承、办学理念等方面的了解程度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情况;教师言传身教主要考察受访者是否在课堂上接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教师是否身体力行进行宣传等;朋辈群体影响主要考察受访者在同学和朋友之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沟通、实践情况等。中介变量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意愿,主要考察受访者愿意参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宣讲、培训、活动的程度,以及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积极程度。因变量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主要考察受访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解程度及相关培育活动的成效。控制变量为大学生所在年级、政治面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
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核心价值观培育各变量的量表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α系数来衡量。问卷的收敛效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表2显示所有量表的α系数均大于0.7,其中最小的0.813,最大的0.906,说明问卷具有非常好的内部一致性。同时,各构面变量量表整体α系数均符合要求,每个构面的平均变异抽取量(AVE)都超过0.5,组合信度的最低值为0.863,说明问卷具有很好的收敛效度。表3中各构面相关系数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这说明本文的理论假设已经得到初步验证,但变量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还需线性回归方程和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
通过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分别衡量各变量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的关系及其程度。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1表明3个控制变量均对培育成效产生影响,而且显著程度较高。其中,政治面貌情况和学生干部情况对培育成效的影响为正。所以可以推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集中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群体接受度最高,学生干部的培育成效更高。从学生年级的情况来看,影响系数为负代表年级越高的大学生,培育成效越低。这说明高年级同学自身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培育成效不明显,而低年级同学更易于接受价值观的培育。模型2至模型6分别说明各个变量与培育成效的关系。模型8将所有变量加入模型中,考察全部变量与培育成效的关系。整体来看,变量认同意愿的加入会降低其他自变量对培育成效的影响,系数数值在下降,这说明内在的认同意愿相比其他外部因素对价值观养成的作用更大。数据分析显示,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认同意愿;教师的言传身教能够有力推动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大学文化环境对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不显著;朋辈群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影响的显著性较低,且为负向影响。假设1、假设2、假设4、假设6得到验证,假设3、假设5没有得到验证。
注:*表示p<0.1,**表示p<0.05,***表示p<0.01,下同。
按照设定模型,本文运用AMOS17.0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和表6。模型检验各自变量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之间关系,由表5可知,各参数均符合拟合要求,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虽然受到样本多元化的影响,χ2/df数值较大,但是接近最优临界值3,不影响模型整体拟合效果。
表6中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说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同时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认同意愿的影响,其中,内在认同意愿是提升培育成效的重要前提,而外部环境会通过影响认同意愿间接影响培育成效。
表6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
(1)政治经济环境会显著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于大学生成长来说,健康的政治环境是保障,良好的物质环境是基础,优秀的文化环境是养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向好,对其宣传是准确的,影响是积极的。大学生能够通过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及其变化,主动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可能的结果,在比较中不断地探索与思考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从而更加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提升社会责任感与爱国热情。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明确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十四个坚持”,推动了大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优势和伟大意义,提升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意愿。
(2)网络舆情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因素。信息社会,作为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有关部门积极顺应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变化,借助网络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监管机制,大力查处破坏网络道德的行为,不断净化舆论环境;借助新媒体优势,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同时,数据显示网络舆情环境对认同意愿的影响相对其他因素略低。原因在于,其一,网络信息海量多样,大学生需要从中进行识别和选择,产生影响所需时间较长,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判;其二,尽管网络宣传内容不断丰富,但仍属于思想理论灌输的手段,大学生会有抵触情绪,导致影响力不足;其三,网络上的宣传虽然辐射范围广、内容形式多样,但终究是单向传播,较难引起大学生的互动和共鸣。
(3)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没有发挥足够影响。这一结论与大学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发挥引导作用的应然逻辑存在偏差。原因在于,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还有待加强,教育方法依旧重灌输轻养成,大学生缺乏自我提升的主动性,文化的育人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我国大学同质化倾向较重[7],大学文化凝练不够,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很多大学生不了解所在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无法将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结合,无法真正理解校园活动的文化背景与教育意义,影响了大学生对其所在大学文化的认同和继承,从而减弱了大学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规范效果。
(4)教师言传身教在引领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将了解世界、分析世界的方法论传授给学生,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修正不良思想倾向,在引导大学生道德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另一方面,教师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关注的焦点,更是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在课外,教师积极与大学生进行交流,营造自然、轻松的学习环境,带领大学生参加课外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大学生将抽象价值观具体化,更有利于激发大学生自我探索、主动认同的意愿,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效。
(5)朋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产生消极影响。原因在于,大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更关注生活、娱乐、就业等方面的信息,关于价值观等深层次思想问题的交流与讨论不多,习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两课学习的延续和政治理论的灌输,某种程度上存在被动接受的情况;同时,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结构性差异,思想较成熟、积极关注政治经济发展的大学生更愿意讨论相关话题,而没有开始深入思考人生观、对社会现象缺乏关注的大学生则对价值观的关心程度较低、了解较少,个别同学不够成熟甚至偏激的观点甚至会对大学生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产生负面影响。
当代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他们乐于参与社会活动,喜欢评价与选择。大学时代是他们树立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多年来高校坚持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工作者需要适应新形势,积极主动地寻找科学有效的对策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导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前提。在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和分享速度与范围极大提高,各种观点和思潮共存并互相冲撞,大学生在面对复杂信息时会产生不同的判断。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拥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导向和舆论氛围。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必须大力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通过多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近年来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展现在大学生面前,让大学生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必须把握宣传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坚持正面宣传和引导,积极传播有利于大学生凝神聚力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第二,优秀的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环境。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是大学生文化产生的土壤和发展的环境,是大学生文化的引领、载体和保障。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深刻厚重的大学文化精神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它的感染和带动,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实践中,我们要用主流文化占领大学文化主阵地,引领校园风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通过加强校训、校徽、校歌中教育意义的解读和推广,让大学生了解校史,认识校情,铭记校训,继承并发扬大学的“红色基因”;可以通过发挥周边优秀榜样特别是优秀校友的独特作用,通过事迹宣传、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让大学生了解榜样的高尚品格、奋斗历程和人生感悟,激励和教育大学生践行前辈足迹,奋发图强;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入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奖学金颁发仪式等活动的特殊教育意义,让大学生真切感受到高校所倡导的优秀主流文化,最终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第三,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理想追求和现实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动力。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现实需求。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经验缺乏等特点决定了其需求的理想化和多元化,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丰富、多元、开放的平台,使他们做到各取所需,各有所属。要敢于尝试和接受新鲜的培育方式,推动大学生文化自主发展,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同时也必须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区别,同一个体不同阶段之间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要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将教育目的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将教育内容与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将价值观的引导和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机统一起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使大学生在自身内在动力的推动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根本上的认同。
第四,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力量。“高校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8]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与教师的互动中产生和发展的,教师不但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指导者,也是发现者、调控者和保障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实现教师在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的四个统一,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成为大学生身边的道德榜样;其次,要同时加强“两课”和专业课建设,将价值观教育有机地融于课堂教学内容,使之同向同行、协调发展,形成协同效应;再者,要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形成高校全员育人的氛围,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授课手段、教学环境、服务水平等措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此外,要注重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后的讨论、消化与吸收,巩固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通过讨论与思考提升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
第五,全方位的载体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价值观是抽象的思想意识,要通过各种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看得清、听得见、做得到”的内容,便于大学生感受、理解和践行。首先,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红色资源的作用,其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我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资源的“三进”工作,大力开展主题活动,将这些精神财富具体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产生感染和带动作用;其次,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要主动创造条件,让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了解人民需求,服务基层群众,感受社会变化,使大学生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要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引导和建设,提升活动品位、丰富活动内涵,有利于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意识。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载体十分丰富,需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选择最有效的载体,从不同角度、互相配合地开展教育活动。
第六,网络新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网络是现代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途径、沟通和交流的媒介,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维的重要来源。健康的网络氛围、正确的网络信息、精彩的网络内容和良好的网络服务是大学生价值观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新媒体时代,手机移动互联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上网手段,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特点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
要利用网络新媒体的特征,创新培育方式,集图像、声音、文字、娱乐、互动为一体,打造微视频、微应用、微文学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有效增强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了解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构建一支具备理论知识和良好媒体素养的优秀的网络意见领袖队伍进行舆论引领[9];要鼓励大学生主动适应、掌握新媒体,吸收有益信息的同时能够主动传播,成为优秀网络文化的建设者,形成从学习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要将网络上的鲜活、生动、即时的案例和内容带进课堂中、带到实践中,构建参与性与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情境[10],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效应,让学生对网络信息产生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第七,主动的过程调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科学保障。“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2]人的价值观树立历经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认知程度和特点都不相同,大学生这一群体内部也因家庭环境、性格特征等不同而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存在“万能钥匙”,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体现针对性、层次性和阶段性。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根据不同群体,分层次教育,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教育。要正视大学生中“榜样模范”“自觉践行”“被动遵从”“逐渐进步”等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客观存在,并认识到大学生会在不同认知层次中进行转换,从而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主动、随时调整,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