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宁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91)
国内动漫专业的学生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关键帧不够,中间帧滥用。其次,对角色和故事的理解不到位。最后,即便对故事有所了解,仍然不知道该做什么动作或能做出动作却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情感。实际上,这些都是基础问题,关键原因是人物动作和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鲁道夫·拉班(1879—1958),匈牙利现代舞理论家、教育家、人体动律学和拉班舞谱的发明者,德国表现派舞蹈创始人之一。拉班运动分析法直接建立了一套人类外部动作与其内部态度之间的分析方法。只要知道需要表现哪种情感,就能设计出恰当的动作,这正是动画制作者所需要的。
拉班运动分析法基于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的类型心理学,将人类心灵分为:感觉、思维、直觉、情感。在拉班看来,感觉对应着动作力量的强弱变化;思维对应着动作的空间方向变化;直觉对应着动作的快慢变化;情感对应着动作的轨迹变化(见图1)。
当四种元素只有两种参与并主导动作时,称为不完全力效(Incomplete Effort)。因为只有两种元素参与,所以最具艺术表现力。不完全力效可以有效通过人类的外部动作暗示其内部态度。
图1 心理类型理论
空间和时间主导的力效被称为觉醒态度(Awake),力量和效率主导的被称为梦游态度(Dreamlike);空间和效率主导的被称为超然态度(Remote),力量和时间主导的被称为存在态度(Presence);空间和力量主导的被称为稳定态度(Stable),效率和时间主导的被称为动荡态度(Mobile)。
当两种元素主导动作时,与其对应的另外两种元素处于一种不高不低的平稳状态。如角色A突然转过头开始和角色B讲话,只有空间和时间发生了改变,看不出力量和效率的变化,因此将其视为本力效中的不完全部分。
角色的态度一般由目的所主导。如莫里哀的喜剧《无病呻吟》,主人公阿贡非常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他的悲和喜都是由自身病情所决定,因此表现这个角色时,动作当以力量和时间的变化为主导,即存在态度;反之,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角色,疯女欧菲莉亚,其动作为情绪所左右,时而正常时而疯癫,这类角色的动作当以力量和效率的变化为主导,即梦游态度。随着剧情的发展,其态度也会发生变化,如莎剧《奥赛罗》中的反派伊阿古,当他表现对主人公奥赛罗的嫉妒和仇恨时,动作当以力量和时间的变化为主,即存在态度;而当被问及“你既然不喜欢奥赛罗,为什么还要给他做事呢?”伊阿古此时回答的理由并不充分。所以这里的表演最好加上一点梦游态度,即运动效率开始变化,以表现他在潜意识里对奥赛罗仍存敬畏和依赖。
基于荣格的心理学理论,拉班的跟随者之一Yat Malmgren(瑞士表演教师,舞蹈家,1916—2002)提出的内倾动作(Inner Action)、外倾动作(Outer Action)理论也很有帮助,特别适合长独白或独角戏动作。独白演员较长的心理状态基本上都是在内倾和外倾之间转换,因为人的心理功能所决定演员不可能长时间保持外倾或内倾。
首先需要给学生安排一些表演分析课,找一些有名的动画、电影镜头,用拉班运动分析法来分析其动作,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拉班运动分析法体系。
给学生发一段上下文缺失的台词语音,最好选择在10秒左右有代表性的,如激烈的对台戏、平静的独角戏,不同年龄性别特点的角色,歌舞等[1]。
学生拿到语音后,首先让学生展开联想,为这段台词设计角色和故事背景。这个过程是最有意思的,因为同一段台词可以有无数种解释,而每个学生的设计都不同,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为整段台词分段,而每个同学的理解不同,所以分段也不同。分段的依据是大的态度变化,不用明确具体是哪种力效,但要明白角色在哪个时间点态度发生了转变。学生要先把台词写在纸上,然后用笔标注。
态度转换的逻辑必须清晰,不能“天马行空”,也要充分考虑趣味性。帮助学生联想,怎样才能通过各种不同的态度转变激发出最佳的戏剧效果。分段确定以后,就可以设计关键帧了。
首先要确定当前这一段由哪种心理元素主导,然后再确定力效。在有时间条件的情况下,可使用专业的拉班谱记法符号,标出力效的种类和变化的时间点以及强度(见图2)。
图2 拉班谱记法
通过标注,学生可以对整段表演动作一目了然,知道哪里强及哪里还不够强,经过调整,确定最终的动作设计,可鼓励学生在镜子前测试自己表演方式的动作标准。
全班共同设计一段语音,所以同学间可相互借鉴比较,加强教学效果。能做动画表演的学生一般是已经具备动画基础,对解剖和力学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因其表演动作的复杂性,对多数同学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无法兼顾情感的准确性和力学的真实性。在点评的时候需要重点让同学认识到自己这方面的不足[2]。
动画和真人表演的内容是一致的,但过程却完全相反。(《Acting for Animator》Ed Hooks)动画表演的教学并不适合直接套用斯塔尼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因为真人演员优先考虑到的是感情,其动作是自发产生的;而动画师做动画则是先考虑做什么动作才能表现出某种特定的感情。做动画时,要先设计关键帧,再逐步加入中间帧,经过反复调整设计出最终动作。因此,动画表演的动作设计除了需要体会,观察之外,还需要有一套理性分析的方法为辅。
动画是一门时间艺术,和音乐一样,创作者需要有乐谱的辅助进行创作。使用拉班谱记法可以让学生在动画创作之前对要做的动画有一个整体把握,方便设计、制作动画。
借用理论体系,而不是教师的个人喜好来点评学生作品,使点评更具说服力,让学生更好认识到自己作品中的问题。即便没有教师,学生只要掌握了这套体系,也可以自行提高动画实践能力,比较适合一些偏理性思维的学生,因此在教学实施上会有一定局限性。
本方法只是给动画设计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还可以不断丰富角色性格。实际上,人的精神世界是复杂深奥的,想通过动画表演的手法来塑造人性,需要多年实践经验,以及动画师本人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加深对戏剧艺术原理的理解,认真观察生活,才能真正步入通向艺术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