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鹰 元绍山
“指南针”课程是笔者所在校近年努力建设的校本课程体系,“指南针”课程是根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落实和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三位一体构建的校本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与校本课程构成。如语文基础课程与语文校本课程……德育课程。“指南针”课程是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张扬学生个性发展的潜能奠定基础的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的实行中,及学校教师开发的特色的“校本课程”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多元个性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为不同学生设计人生方向的指南针课程,是可选择的、能融通的,是为开启每个学生智慧之门而设计的多元综合性课程。
在研究人员看来,“高品质”学校,主要指办学理念科学,校本活动丰富,学业质量、学习空间优化,教师发展加速,学校发展卓越,高品质学校选择学生利益高于一切,为不一样的孩子提供不一样的帮助,发现学生的优点;高品质学校善于把校内外的所有资源都变成学校的课程;在各个学科领域寻找制高点。
当前本校的“指南针”课程,已经从课程建设方案、课程实施结构等多个方面开展了研究,从音体美德智育等多个方面培养新时代的初中生。在区域中已经成长为大校,在区域进行过介绍和推广,是附近老百姓向往的学校。
在本校原有的“指南针”课程研究基础上,深入探讨,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方案、措施、策略,对于学校发展高速成长期的发展路径的探索,在实践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校的课程体系承载着落实素质教育的重任,同时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有力的支撑点,研究者所在校兼以多元智能等理论,创建“指南针”课程体系,彰显学校历史和特色。人的潜能是人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但现实的人向什么方向发展,发展到何种可能的程度则完全取决于包括教育在内的人的实践,在教育活动中取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实践,是“学生在探索中尋求自我永无止境的过程”,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
通过在学校前期进行的“指南针”课程建设中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学生高品质培养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包括初中各学科教研活动、校内备课、课堂教学等状况;通过初中各学科教师素养考核,掌握初中学科教师对教材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及在课堂教学的状况;通过访谈、问卷等评教评学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感兴趣学科的学习认识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的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还不到位,有的教师教学方法还有待改进,学校有的评价制度需要完善等。通过对高品质学校的内涵研究及“指南针”课程建设结构优化的策略研究,努力多角度地改善。
通过课程方案改进,研究办学理念优化。前期在进行课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对学校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研讨,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在实践基础上,通过课程方案的研讨和改进,对于以往的学校办学理念进行研讨,从而更符合学校的发展实际。
通过指南针课程的实施,开展校本活动优化研究。研究课程的结构、目标、评价等,在以往校本活动开展的基础上,请专家进行分析和评估,进行系列的优化研究。
通过指南针课程的评价研究,开展学业质量保障研究。在前期的研究实践中,学校开展过教学质量保障的研究与实践,有很好的研究基础,针对当前新的教育教学形势,开展优化研究。
通过资源建设研究,努力在各个领域寻找制高点。
①初中各学科核心知识内容的结构化分析。以某些学科为突破口,积累对初中各学科单元结构、主题结构、课时时序、课程资源作系统分析的实践案例,提升教师对初中学科课程实施的整体规划能力。
②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深入研究促进高品质的途径,研究初中各学科课堂结构化教学的基本范式。针对各学科和学生认识的特点,探索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内容、教学环节的结构化处理及学科方法的即时指导的基本范式,并积累初中学科的不同课型,如各学科的新课、复习课、实践课、主题探究课等的典型实践课案。
③在原有的“指南针”课程研究基础上,深入探讨,指向高品质学校建设的课程建设方案、措施、策略。探索能促进学生高品质提高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作业设计、资源配备等。通过对“指南针”课程结构优化,深入探讨“指南针”课程基本范式,通过补充、整合形成指向高品质的指南针课程,从而利用空间优化来促进学校建设的品质。
学校将对整修后的校园建设进行规划,使校园在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上更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更加有体验性、互动性。
当然,在课程建设中,开展教师团队培养的案例研究也是必要的。指导教师在学科课程资源、教材分析、全程评价、课堂环节、课时时序、作业优化、学法指导等环节进行充分的理性思考,研讨和提出初中学科教学的某些结构化教学的课堂要素和基本范式。
相信,在本校原有的“指南针”课程研究基础上,深入探讨,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方案、措施、策略,通过对学生高品质学习和研究,保障学业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努力把校内外的所有资源都变成学校的课程,在各个领域寻找制高点,在建设高品质学校之路上必然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