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煊
摘 要:在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德育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它产生的作用较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其中,美术是学校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将德育教学引进小学美术课堂中去,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主要论述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渗透;德育;重要性
在新课改教学的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对教育行业的关注,增加了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得学校课程中包含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美术教育是小学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是我国实施德育的成果,明确体现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教育的实质性目标。对于小学而言,要想全面落实好德育教学的内容和相关理念,首先要做的便是转换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思路,将德育和美术课程教学全面渗透到一起,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素质。
一、小学美术德育的内容
美术科目和其他科目相比较而言,还是存有一些差别的,它既具备较大的参与性特点,还有着很强的鲜明性,本身是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在实施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美术教师而言,不仅要从学生自身掌握的美术技能和知识点入手,同时还要多考虑学生的审美水平,以便更好地在小学美术教学期间引进德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使其朝着全能型方面努力和发展,最终为社会贡献自身的力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的落实和引进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精神,使其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再者,培养小学生的优良品质,使其呈现全面发展方向。最后,培养小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让他们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应当遵循的几项原则
1.遵循小学生自身特点
在不同年龄段内,小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生活能力、理解水平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程度都是存有一些差别的。对此,在实施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时候,要从各个阶段不同學生的特点入手,有效将德育和美术教学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由于学生所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城乡差距,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要在不同区域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根据学生生活条件确定,不可以一概而论,不然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并且,还要将学生生活实践和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考虑,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
2.各个学科教育相互结合的原则
各个学科都具备一定的教学特点、目标,因此,教学期间,要在遵循《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使学生自主参与到文化的交流和继承中去,不断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创新能力为主。另外,在美术课程教学期间,不可以仅仅依靠理论式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要依靠视觉艺术形象加以熏陶和感受,让学生清楚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在传授相关专业技能的技术上来渗透德育,将两者全面联系起来。教师在掌握美术教学德育内容和时间的前提下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树立遵循和保护自然的理念,以此实现学生德育的目标。
3.教师的以身作则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做好言传工作,还离不开身教的帮助。一般情况下,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期间,培养言行和理念,都是以教师为标准的。学生对于新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少不了教师的耐心教导,教师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来讲是学习的一种推动力,学生对其关注度较高。对于教师自身而言,要多加重视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因此,教师要从各个环节来加强自身素养,全面掌握各项文化知识点,明确认识到艺术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理念。
三、现阶段小学生美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最近几年,在教学期间,我国教育部门和各个学校已经明确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其能够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且利用多种方式相互结合的方式来推动德育在美术课程中的渗透。可是从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施开展情况来看,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一问题的出现不利于我国德育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培养。
1.比较重视理论性教学方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把学生绘画水平的高低当作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这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育和美术教学的相互渗透,不利于小学美术教学数字化方向的实现。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质性目的并非是为了培养美术型天才,而是将美术当作艺术的平台,在使用教学方式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素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善于发现和挖掘世界中的美好,使其秉承着乐观的态度去生活,最终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
2.对美术课程渗透重要性的关注力度不大
当前,在小学教育中首要的目标便是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学生都过于重视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发展和教学情况,不重视美术课程的改进和推广,美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味地讲解课本中的内容,将具备灵活性的美术教学课堂变成了应试教育的复制品,不利于学生自身修养的培养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3.不重视专业化美术教学团队的构建
小学美术教学中涉及的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包含的概念性东西不多,所以,学校为了减少成本输出,没有聘请专门的美术教师,而是让其他不是本专业的教师担任美术教学工作。这样一来,使得专业化水平下降,教师自身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分析小学美术课程实际开展情况,也没有根据美术科目的特征来制订出与之相符的教学方式。
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措施
在小学美术课程开展过程中,要想将素质教育的特点全面体现出来,实现美术课程价值的发挥,首先要做的便是实施德育的有效渗透工作,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提升自身素养。在实施德育教学的时候,在小学美术教学各个环节中,要引进德育教学的相关内容,以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为主要的目标。
1.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将美和德结合到一起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替换了以往的应试教育。在新课改内容中明确规定,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力度,不断使其朝着社会主义市场转变,以此培养学生的价值理念和思想政治素质,重点强调德育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渗透工作,合理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在人才辈出的时代中,美术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绘画这么简单,同时它还承担着提升学生美术文化素养、提升创新水平的职责。现有的美术教育具备很大的广泛性,它作为实施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主要以良好的绘画为学生展示出一个个故事和社会生活的实质,学生在对其理解和欣赏的同时能够受到教育,从而提升自身的思想品质。
(1)制作课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在绘图课上,教师的主要作用便是对绘图技巧的提示和指导。学生是整个课程的主导人员,教学的目的便是让学生掌握绘图的技能,从而完成一件作品。比如,可以为学生分组,5个人为一组来绘图。首先,便是每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将各个意见全部总结到一起,形成最佳的思路,然后按照思路的引领合理地选择所需材料,共同合作完成整个作品。绘图是依靠小组合作实施和完成的,如此情况下,学生之间必须具备一样的意见,明确分工职责,最终完成整个作品。
(2)欣赏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开展美术欣赏课程,使学生在观赏艺术作品的基础上陶冶自身情操,提升审美能力。
(3)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品德教育是主要的目标,当前,小学生自身的年龄较小,受年龄的限制,和社会接触的比较少,有时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并且小学生自身辨别能力不强,这就需要引进品德教育,以此改进自身理念。思想道德教育和理念是小学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重要的一个平台,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要将德育教学和课程教学有效融合在一起,美术教学包含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灵活性大,带来的压力小,这就成为了开展德育的主要场地,对于教师而言,要转换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实现小学美术课程数字化教育的目标。
2.有效引进多媒体技术创造良好的德育渗透环境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其逐渐进入了数字化发展时代,采取的教学设备也有了改变,在以往教学中,仅仅采取说教的方式,而当前各个班级都引进了多媒体设备,这种设备的出现使得美术课程更加丰富,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教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比如,在美术教学中讲解梵·高的作品时,可以首先对梵·高的背景有个大致的了解,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梵·高的每幅画作,认识到其中的含义。并且,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效率,将德育和美术教育有效結合在一起。
3.丰富教学内容,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渗透德育
美术鉴赏是美术课程主要的推动力,它可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美术作品的感染下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感受到世界的美丽和丰富性。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文化是主要的一项资源,比如雕塑、脸谱等艺术形式,它们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教师要定期开展美术鉴赏课程,将这些美术资源引进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全面感受到精神文化,实现美术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
总而言之,美术课程是小学阶段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它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期间,教师要总结好各方面知识,从学生实际情况来开展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何莉.小学美术德育教育教学探究[J].祖国(教育版),2015.
[2]孙宏.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加强德育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
[3]王雪峰.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管窥[J].新课程导学,201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