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开斌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其中以“微课”为代表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给各位读者带来一些思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
一、用微课导入新课,“活”化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周围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来导入新课。众所周知,大部分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一爱好利用微课来制作一个短视频,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圆”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更好地导入新课,我制作了一个有关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微课动画:动物王国在举行一年一度的骑车大赛,参赛人员有小狗、蜗牛、小猴子、小白兔。此时它们都已经带来了自己制作好的秘密武器。小狗的赛车的车轮是正方形的,蜗牛的赛车的车轮是圆形的,小猴子的赛车的车轮是长方形的,小白兔的赛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当裁判黄鹂鸟用优美嘹亮的声音说出“比赛开始”时,它们马上拼命地骑车。正在学生看得十分起劲的时候,突然,视频停止了,上面出现了一些字幕:“请问,谁先到达终点,成为本次比赛的冠军呢?”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说:“蜗牛会取得冠军。”于是,我继续播放视频,只见蜗牛骑着圆形车轮的赛车飞快地冲向了终点,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我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蜗牛能取得胜利吗?”于是,我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圆”。我利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微视频引出了圆这一教学内容,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用“微课”巧设生动情境,“活”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游鱼离开了美丽的湖泊,它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动;当白云离开了一望无际的天空,它就不能轻松快乐地飘荡;当石钟乳离开了溶洞,它就不能展现自己五彩缤纷的美丽。从某种程度来看,湖泊之于游鱼,天空之于白云,溶洞之于石钟,都是不可缺少的情境。由此可见,情境是多么的重要。笔者认为,微课不仅具有简洁直观的优点,还集图片、音乐、视频于一体,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这一新颖的教学设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开展“圆”的教学时,为了使他们更加清楚地理解圆的概念,在讲授的过程中,我通过微课播放了一张张生活中的圆形实物的图片。当我点击按钮的时候,一张奥运五环的图片飞快地进入了学生的视野。我对学生说:“在奥运会上,我们总会看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那就是奥运五环。”接下来,我播放了第二张图片,我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说:“这是圆圆的月亮。”接下來,我又播放了第三张图片,学生说这是一个大圆盘。我对学生说:“你们观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呢?”有的学生说:“这些圆形的物品很美丽。”有的学生说:“这展现了一种曲线美。”你一言,我一句,大家都积极地说出了自己对这些图片的感受。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了一张张精美的图片,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一场视觉盛宴,还加深了他们对与圆有关的知识的印象。
三、用“微课”突破教学难点,“活”化学生的认知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许多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对于这些数学知识,学生难以在脑海中产生直观的印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这一新颖的教学设备。这不仅有利于把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还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与重点。
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时,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学难点,还是一个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讲授这一知识难点。首先,教师让学生利用在课下事先准备好的工具自己动手去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其次,等学生的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笑着对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说:“同学们,谁愿意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的?”于是,学生针对这个问题积极地说出了自己的操作步骤;最后,教师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地观看这个微视频,看一看视频中是如何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的。”于是,教师开始播放微视频。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全班学生目不转睛地观看。在优美悦耳的声音的感染下,在生动形象的画面的刺激下,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不仅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还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总之,微课程不仅具有直观、便捷、生动、丰富等优点,还可以把各种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教师将“微课”这一新颖的教学设备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形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地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此一来,小学数学课堂将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刘花.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35).
[2]陈秉忠.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9).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