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精辉
摘 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教学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微课便是其中之一。微课以短小精悍、精品化、碎片化的特点受到教师与学生的热烈欢迎。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微课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应用
网络的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给我们的教学也带来一定的影响。现在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大多数的时间都用来看手机、玩手游等,因为这样可以很快消耗掉在路上的时间,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初中生容易沉迷于游戏中,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但是,这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学生既然可以用手机、游戏转移自己零碎的时间,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地深入学习?微课正是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这种可能性。
一、利用碎片化时间巩固数学概念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数学概念却是基础中的基础,只有正确理解了数学概念才能真正学好、学懂数学,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初中阶段的数学比小学时期要深入很多,很多学生在前期还能跟上老师的进度,但是也容易出现学习内容不懂或者疏忽而落后于人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来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制成视频,让学生随时回顾,也便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1]。微课因为时长较短,我们教师可以将一些数学概念的知识做成小视频、音频等发给学生或者家长,上传到班级学习群内,要求每人都下载,在路上随时播放观看。
比如七年级的“有理数”中有正数、负数、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有理数的乘方等概念,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会比较犯晕,我们可以将这些概念动画化,网络上有很多相关的课程资源,我们截取下来做成微课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课间想玩手机的时候,可以看一下,多次巩固这些概念。还有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将数学名师,或者其他优秀教师的一些上课视频做成微课在课堂播放,之后再结合我们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讲解,多次讲解说明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概念的理解。
二、课堂上加深典型例题的教学印象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将数学知识的运用模式传授给学生,而且例题教学也是学生理解、运用数学的有效途径。我们传统的教學中,主要是依靠板书及多媒体课件来实现教学讲解,但是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很多学生会在这个时候落下功课,而且很多学生不好意思在课下去找老师再问或者不愿意找其他同学问,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甚至最后放弃数学学习。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
比如学习三角形相关内容的时候要求证三角形全等,或者两条边、两个角相等,这对一些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这里考查了学生的空间认识能力及推理能力,一部分学生不是很擅长。比如这道题:在△ABC中,AB=AC,AD是底边BC上的中线,DE∥AB,求证AE=EC。很多学生做这道题是凭借肉眼观察,“感觉”这两条边是相等的,但是不会求证过程。我用微课将这道题动态化,在课堂讲解时播放出来,每解出一步,便做说明,这样很多学生就理解了解题步骤。在之后的例题求解中,学生也能很好地独立解出答案。在这里的微课中,尤其是涉及图形的时候,微课视频可以将图形的透视效果展现出来,学生会对这些有很直观的印象,也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对典型例题加深了学习印象。
三、课后学习打好基础提高能力
课后作业、课后复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地做好后课后的作业、复习才能真正吃透数学。传统的课本作业让学生很头痛,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而且同样的练习题,对数学水平不同的学生来说也并不适用。这时候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教师也无法做到辅导每一个同学,因此微课视频在这里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样的数学知识内容,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水平,多次录制教学微课,有深入,有浅出,之后剪辑成不同版本的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学习群内以及家长群,在学生课后复习的时候可以随时观看教师的讲解视频。
笔者在单元讲解结束后,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我记在本上,并且通知学生:“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说出来,老师会专门再录制讲解的微课视频,之后上传到群内或者拷贝给学委,一定要在问题产生之初解决掉,打好基础。”之后在课下利用一定的时间,将学生的这些薄弱环节录制成微课视频,并且分开剪辑、命名,统一上传到班级学习群内,同时也在家长群内进行通知并上传微课,要求家长监督学生观看学习,有问题及时在群内沟通。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现在教学的主流趋势,而且其特点也保证了学生能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微课存放的时效性也很强,无论任何时候都可以打开播放,这也保证了学生在独立的情况下能够自主学习、复习,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叶剑.“微课”让初中数学课堂“翻转”出高效率[J].新课程(中学),2016(4):50-5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