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桂琼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提问”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高质量的提问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展其思维能力、创造力非常有利。主要从掌握好提问的时机;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提问量要适宜;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教学的重难点;了解思维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课堂提问要注意的问题和有关技巧。只有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提问有效;课堂高效;时机
基础教育改革的开展已经好几年,教师身处教学第一线,是课程的直接执行者、开发者和创造者。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更是发展迅猛。进行创新教学,特别是培养学生具有求异思维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已成为当今学校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作为教师,我认为语文高效课堂的主阵地,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学功能和作用,使语文课堂获得最大效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堂教学结构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其中“教师提问”又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时间,是否适合,问些什么,怎样提问,方式是否得当,这些都将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课堂气氛的调节。所以,精心设计提问方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一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高质量的提问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展其思维能力、创造力非常有利。因而,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要讲究艺术和技巧,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
一、要掌握好提问的时机
在什么时候提问最合适呢?首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问;需要用到学过的知识的时候可以问;讲到文章的重点或难点时可以问。特别是当学生遇到似懂非懂的问题时,将疑设在这些问题上,会使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釋疑渴望,使他们产生越学越想学的心理,才能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
例如:《鸟的天堂》一文,“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为什么课文中有的“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引号?又如,《蝙蝠和雷达》一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科学家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然后进行反复试验和研究,终于发明创造了雷达。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蝙蝠和雷达》吗?为什么在课题中加“和”字?让学生知道课文介绍了蝙蝠和雷达,飞机上的雷达就是蝙蝠的嘴和耳朵,雷达和蝙蝠有直接的联系。教学这两篇文章时,将疑设在学生不以为疑的问题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
《草虫的村落》一文,草丛中的小虫子也有“村落”吗?它们的“村落”跟我们人类住的村庄是否一样?区别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吗?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又如《老人与海鸥》一文,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而当思维出现障碍的时候,教师则要补充一定的提问环节。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怎么会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呢?有学生说她又冷又饿,有学生说她身无分文,无家可归,但都没有讲到实质上。这时候,教师提问了:如果小女孩生长在新中国会有这样的遭遇吗?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马上触动,理解到小女孩生活的社会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只有死亡,害死小女孩的罪魁祸首是贫富悬殊的社会,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平。
这样,教师适时抓住提问的时机,以疑促思,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二、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刚一问完问题,学生马上纷纷举手,教师也毫不犹豫地指名回答,以为这样的做法就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谁知学生回答的结果通常是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学生的思维根本得不到训练。究其原因是没有给学生“想一想”的空间。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是需要思维的。只有“想一想”,才能知道所提的是怎样的一个问题;只有“想一想”,才能想办法解答这个问题;只有“想一想”,才有可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想一想”,那么,提任何问题都是徒劳的。
那么需要多少时间来“想一想”呢?这得视问题的大小及难易。从教师发问结束到学生开始回答,最起码也得想几秒钟。教师不该为赶进度剥夺学生思考的时间,否则将得不偿失;学生也要先“想一想”才来回答教师的问题,尽量提高回答的质量。尤其当遇到有导向性和一定深度的思考题时,更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三、提问量要适宜
课堂提问过多弊多于利。有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喜欢用问答式,以为提的问题越多越细,学生才会将课文内容弄明白。正如特级教师高万同老师归纳的语文课堂提问的七大弊端:多——问题数量多;碎——问题松散零碎;浅——问题简单肤浅,缺乏思考价值,不能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乱——组织提问序列不清,缺乏系统观念;急——提问匆忙急促,节奏紧迫;干——提问死板干巴,枯燥无味;飘——问题的解决毛躁、浮飘。上述七项,基本涵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出现的问题。
如果在一节课中,师生一问一答的频率过高,学生则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读书、思考和书写的机会就会相应减少,收益自然也就少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容量来设置问题容量。一般而言,10个左右的提问就够了,不可少于5个,也不要多于15个。
当然,所提的问题也得讲求质量。问题提得过于深奥,超出学生的认识水平,学生无从作答;相反,提得过于简单,只问些诸如“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之类毫无思维训练意义的问题,教师也收不到任何有效的信息。
四、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教学的重难点
课堂教学做好提问的设计,就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问要明确、集中,并且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教师应该抓住重点词句和课后的思考练习题来设计问题,并且要能体现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例如《怀念母亲》一文,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而课文中的语言富有跳跃性,学生对作者的感情缺乏现实了解。在转入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时,就有不少语句学生比较难理解,那么,老师设计的问题就要注意了。老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为什么作者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他想到了什么?作者回忆房东太太的时候,为什么会产生“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念头?作者到底在寻找一个什么梦?为什么作者又说“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学生的思考从这里逐渐深入,对课文的理解也会由此慢慢加深。
再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该课教学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课后的练习题就是: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老师按照教学流程依次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3)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4)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6)是什么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7)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8)你自己又为什么而读书?问题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学生体会到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到周恩来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在此之前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了远大志向,他的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学生的思考由此逐渐深入,对课文的认识也由此加深。老师引导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
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进行思维的过程。有了思維训练,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和潜能才能发掘出来。这样就能收到一问一答的最佳教学效果。
五、了解思维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由于学生的先天素质、生活阅历等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是有较大的差异的。教师就应该根据差异设计相应的思考题,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凡卡》一文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写的,内容组合比较复杂,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提问时就要多照顾学困生,如:课文中哪儿是作者的叙述?哪儿是信的内容?哪儿是凡卡的回忆?凡卡的信写了些什么内容?他告诉爷爷自己受了哪些苦?这些问题,就算是学困生也可以找到答案。如果还是答不上就再找其他学生补答,给他们创造一个不断进行思维的学习环境,使学困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不会因为成功无望而气馁。至于为什么在凡卡写信过程中插进回忆的那几件事呢,这个似喜实悲的结尾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是专为优等生设计的,在解决了较简单的问题后,他们有了新的目标、新的挑战,又会跃跃欲试。了解学生的思维差异,注意因材施教,设计既适合学困生思维训练的问题,又利于优等生提高思维能力的问题,就能使全体学生都处于思维之中,得到思维的拓展。
孔子提出“疑,思之始,学之端”,十分强调“疑”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习的重要作用。教师精心设计提问,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能让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将已有的知识加以巩固,而且能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教师的提问要像一颗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因此,我们要想办法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一句话,提问有效,则课堂高效。
参考文献:
张波.精心设计提问方式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9).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