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宝贵资源,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要求加强初中数学教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综合应用;现状;对策
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笔者结合这些问题,从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引入课程小实验,动手操作,结合生活实例,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调查等方面,对初中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 当下培养初中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现状分析
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思想淡薄。受应试机制的影响,在考试升学大棒的指挥下,老师往往为了提高升学率而采用“急功近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机械记忆解题步骤,无休止地进行“题海战术”训练,教材例题讲解犹如“纸上谈兵”。老师课程教学墨守成规,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又何谈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養呢?二是课堂教学受到较多的条件限制。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中考升学的压力,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而且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逻辑思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初中生数学能力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性大,生活经验有限等,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二、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 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
数学概念、数学规律具有一定的归纳性、总结性,大多数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对于数学概念、定义教学,如若只是简单地向学生进行文字讲解,脱离内在原理进行分析和探讨,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不得要领。因此,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可以强化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讨、分析,结合实际实例,引导学生切身感受“抽象到具体,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转变过程。比如说,在绝对值的概念教学中,笔者引入数轴,在数轴上找出两个对称点,并用数字“6”与“-6”标注,让学生通过数线段的方式找出“6”与“-6”分别距原点的单位长度,思考两者有什么关系,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绝对值的概念。为了强化学生的认知,笔者还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找寻“0”“±a”的绝对值,让学生体会感受互为相反数绝对值相同的这一结论。
(二) 引入课程小实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切忌理论教学、说教教学。数学教学不同于语文、英语等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在教学中,引入课程小实验,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比如说,在探讨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稳定性时,笔者教学前准备了几根木条、钉子和锤子,用钉子把其订成一个三角形木架,然后扭动它,让学生观察三角形形状有无变化。随后,笔者选取四个木条,订制一个四边形木架,同样扭动它,让学生观察木架的形状是否改变。通过这样一些小实验,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三角形木架的形状无论怎样扭动,其形状不变,而四边形会发生变化,进而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为了让学生更加感受到三角形、四边形稳定性特征,笔者在四边形木架上斜钉了一条木条,扭动木条,让学生观察四边形形状变动情况,并作出原因分析。
(三)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许多数学知识蕴藏于实际生活之中。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常见的生活实例,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运用价值认知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如三角形稳定性内容,可以引入生活中与之关联的事物,如盖房子,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会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探讨木工师傅为什么这样做?又如,在不等式学习中,可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关于产品生产、销售及利润的生活问题,还可以使用旅游中最合理的购票方案等问题,将日常生活、生产中最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实际问题与不等式教学结合在一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运用意识上大有裨益。
例如:某公园的票价是5元/人,且一次购票30张,每张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学生要去公园游玩,应该怎样购票最为合理。
在不等式教学中,笔者引入这样一个生活例题,让学生探讨,有的学生认为应当购买30张票,而有的学生认为只有27人,应购买27张票,30张票“浪费”。
接着笔者让学生计算买27张票和30张票的费用:
27张门票费用=5×27=135(元)
30张门票费用=4×30=120(元)
显然120<135
随即笔者问:当前去游玩的学生少于30人时,但至少要多少人去公园买30张票反而划算呢?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列出不等式。设有x人前去公园。不等式为5x>120。
(四)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调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短暂的教学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应当让学生自行组队,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对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作出调查方案,开展实践调查活动。如让学生利用刚学完的“垂线最短”定律,自行测量体育课上跳远成绩。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相关内容,测量山高、河宽等。还可以让学生找生活中同心圆的事物,动手调查圆面积S与半径R,及其周长C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此强化学生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为学生函数学习打下扎实基础。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调查,发挥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在扩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的同时,能够强化学生对合作学习认知,加强学生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素贤.浅谈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性[J].学周刊,2018(02).
[2]陈剑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改善分析[J].才智,2017(35).
作者简介:
徐冬林,江西省贵溪市,鸿塘中学。